“全裸”靠一个乡政府战斗是不行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01:48
“全裸”靠一个乡政府战斗是不行的
□马涤明
【新闻背景】被网民誉为“中国第一个全裸的乡政府”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每个月月初在其网站上都会照例公布上个月的“公务费开支”,依然是笔笔细致、明明白白。乡干部告诉记者,留在乡里吃饭的人确实少了,不得已用餐的还坚持要补交伙食费。白庙子居委会主任陈波却忧心忡忡:“晒账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但乡镇一级承载的压力太大了。”(10月18日《北京晨报》)
当不正常的事情被视为“正常”并习以为常,正常的事情就会显得“不正常”,就像意大利小说《人人是贼》里面描写的“从前有个国家,里面人人是贼”,而有一天有个诚实的人来到这里,他不去做贼,反而成了另类而被认为“没有理由妨碍别人做事”。用这个故事形容白庙乡政府现在的处境,可能不恰当,但笔者觉得道理和逻辑上还是有相近之处的。
政府与纳税人的关系,其实就是管家与主人的关系;那么管家花了主人多少钱、合理不合理,理应让主人知道,这应该是一个放之四海的逻辑。白庙乡的做法没有任何不妥,在丹麦和日本,所有官员公务出差出访回来,不仅要拿账单,还要拿出菜单,要是有一道菜没有理由地超标,就没法报销。放之四海的逻辑到了我们这里被认为“不近人情”,原因是我们将“人情”视为通行的逻辑,久而久之,不合理的东西反而合理,“合理”与“不合理”的逻辑遭到了颠覆,就像那个“人人是贼”的国家里,诚实反而违背“公序良俗”。
如是说,白庙乡政府承受了太大的压力,应该在“情理之中”,而靠一个乡政府的战斗,注定无法实现我们期望的结果。那么,中国出了一个“全裸乡政府”,它的意义除了“旗帜性”色彩更多一些,将很难成为“标杆”。而如何让它成为“标杆”,形成扩散蔓延效应,让“全裸政府”多起来,最终“遍地开花”,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核心问题。
曾有报道说,国务院曾打电话给四川省政府,要求将白庙乡财政公开之事写一个报告上去。当时舆论揣测,是否上面有意推广这个模式?现在看来,“推广”的事并没有想象那么迅速。而经验与现实告诉我们,靠上级乃至中央文件推广一种好的做法,未必能有明显的功效——国家从来就反对过度公款消费,禁令性的文件也不可谓不多。然而,一旦出现一个“全裸政府”,却反而成了“另类”,说明“推广”也好,“禁止”也罢,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全裸”靠一个乡政府的战斗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