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1:38:35
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继续耕种,因地制宜地造林种草,恢复植被的重点工程。该重点工程范围涉及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市、区)、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依据现有退耕还林政策标准和已完成任务测算,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将达4300多亿元。

    这项重点工程是世界上投资最大、造林面积最多、政策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是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一大创举。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在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显著的综合效益。同时,这项重大工程也为改善世界生态环境、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加快国土绿化  改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工程直接改善了生态环境,扭转了治理区生态恶化的趋势,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快了国土绿化。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同期全国6大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总面积的52%,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二是减少了水土流失。退耕还林增加了地表植被覆盖度,涵养了水源,减少了土壤侵蚀,提高了工程区的防灾减灾能力。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认为,长江输沙量减少,退耕还林工程功不可没。三是减轻了风沙危害。我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实现沙化危害逆转,退耕还林发挥了重要作用。退耕还林工程还增加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退耕还林工程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工程政策补助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退耕农户户均已经获得5000多元的补助,通过退耕还林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程度。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退耕农民更多地从事林业、副业和多种经营生产。一些地方大力发展畜牧、林果、花草、中药材和观光旅游等产业,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陕西延安、贵州毕节、甘肃定西、宁夏固原等生态恶劣、经济贫困的地区逐步走上了“粮下川、林上山、羊进圈”的良性发展道路,退耕还林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


    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退耕还林培育的经济林、用材林、竹林,以及林下种植、养殖业,已经陆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

    退耕还林还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通过在退耕还林中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大增加了我国的木本粮油、干鲜果品和肉奶产量,有效改善了人民的食物和营养结构。


    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民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强了全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影响深远。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朝致富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改善生态面貌的决心和魄力,广大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到了生态改善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及“五个结合”配套措施的落实,促进了工程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继续稳步推进工程建设  确保总体建设目标实现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根本目标是改善工程区的生态环境,为我国生态改善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为了保证退耕还林工程这一总体目标的最终实现,“十一五”期间,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投入不断增加,从2006年的1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6亿元。

    据国家林业局此前发布的有关规划部署,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有两个具体目标:一是确保已有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二是继续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在国家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的同时,要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加强林木后期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砍树复耕现象发生;还要通过增加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推进生态移民、发展后续产业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和长远生活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国生态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可能,积极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退耕地造林和荒山荒地造林,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