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红人谱:李宇春超越娱乐意义的平民神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0:25:56

十年红人谱:李宇春超越娱乐意义的平民神话


 


如果进行一个全球流行文化的尖端发展采样分析,那么,人类竭其所能可以展现出的社会性符号,几乎都可以在中国发现合适的代言人标本。而青少年流行文化,是我一直从事和关注的重点。


2005年,当传统的平面纸媒、电台、电视传媒与网络、手机新媒体交织成中国发展中的一幅美妙图画,音乐选秀活动第一次以成名的诱惑、新鲜的窥隐视角和全媒体的进攻方式伙同广告商利益一起进入青少年的视野;这一年,造就了中国电媒音乐产业模型,也造就了真正的全民娱乐。这一年,中国的娱乐第一次以实录的方式,事无巨细地展示了不再是领袖而是平民的成长细节,全面记录的是个人的魅力或不魅力、成功或是失败。而当这种个人魅力的代表,最终既得众目睽睽之爱但也成为另一种众矢之的, 当面临如此境地并且无权退却时,只有一个人,独领风骚,她叫做“超级女声”,另一个同义词又名:李宇春。


新世纪娱乐十年,唯独李宇春,出自娱乐,却超越娱乐。


在泛传媒的含义上,个人的意义从未如此深远,大大超越了音乐和娱乐的含义,应该说,李宇春本身就已经是一个传媒。


当我接受BBC和《时代周刊》就李宇春的现象问题采访时;当我看见玉米粉丝们坚定地围绕着偶像;当不同看法者反对声甚嚣;当我听到抢眼涌现的新人言必称要超越,或称不必要去超越的对象,都是李宇春;当我知道数位投资金融界、房地产业界上市公司主席在企业内刊寄语“要像李宇春那样勇于承担责任”以激励团队;我知道,六年来,各方关注从未停息,涉及社会领域、层面之广泛和深入,堪称神话。有趣的是,反对者也好、舆论刺激也好、客观评价也好,这些都和支持者的呼声一起,共同构筑成对李宇春的全民关注。


当然,不管具备怎样的社会意义,如何超越角色,却还得从角色身份本身说起。我在个人角度,见证了许多选秀者,而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和不同阶段的李宇春—一个淡定、喜欢微笑的铁路警察的孝顺女儿 ,时至今日仍然简单如初的普通女生,六年时间里从不放弃,终于从2005年一个看似幸运的娱乐神话中蜕变出来,印证了现实世界中勤奋努力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奇迹。在我的记忆中,珍藏着许多关于春春的温暖片断:


2005年8月,“超级女声”总冠军之夜,最后四十分钟里我没有继续坐在评委席上,而是在湖南广电集团的导播指挥间和欧阳台长、王平总导演一起紧张关注投票即时变化,这是唯一知道结果的地方,结束投票前十分钟左右,投票系统显示数据表明,李宇春以绝对支持率强势获胜。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来自欧阳台长:“天时地利人和,缺哪样都不行,李宇春这是观众选的啊,五十年,最多五十年这么出一个。”


2006年,李宇春首张唱片《皇后与梦想》面世。制作人张亚东在北京三里屯的一个酒吧里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那孩子挺灵的。”(北京话说“那个人”,同辈以下常说成“那孩子”;制作人之间说谁“挺灵”是很高度赞扬,是讲歌手进录音棚悟性很高,基本上能马上按照要求做到。)


2006年7月,南方都市报主办的第六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年度艺人奖,李宇春代表超级女声领取。当时我将要亲手颁奖座给她,一同在幕后候场,她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我还好,演出太多,想有时间好好唱。”


2007年,我与李宇春所属的太合麦田老总宋柯一道,在快乐男声总冠军决出次日于广州观看李宇春个人演唱会,宋柯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老黑,我当初签的时候还没怎么着,现在我是一真正的老玉米,李宇春太努力,进步太大了,让我心里爱的啊”


2008年,受李宇春父亲及四川音乐学院好友之邀,再次观看李宇春广州演唱会,觉得做歌迷比做评委幸福,犹记得我对李宇春父亲所说的一句话:“春爸爸,不用再叮嘱我给她提意见了,春春不仅自知,而且自省,你和我都不用操心这个了。”


2010年年初,《一周立波秀》上,任对方舌绽莲花,攻打会否嫁人生子问题时,李宇春始终微笑答曰:没有那个经验。众人爆笑,那是为她的冷静机智由衷喝彩。


2009年,李宇春进军电影,出演角色不俗。当初看完,我说不出什么话,那感觉同样记忆犹新。


2005年至今,李宇春与粉丝玉米一起成立“玉米基金”,投身公益。   稿件来源:雅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