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就应该是靠论文堆成的/ 方舟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7:45:18
一些评论家在评论中国科学院新科院士谢华安被举报论文抄袭一事 时,大概觉得拘泥于一人一事境界太低,要借题发挥反思一下中国院士制度的弊端。据说谢院士是因为虽然在水稻育种方面有大贡献,但是由 于理论水平低缺少论文,为了能选上院士才去抄别人的论文。于是评论家纷纷质问,评院士看论文还是讲贡献?“院士”是靠论文堆成的?有 位院士也对记者说,现在每年产生数不清的学术论文,有多少论文有实在的价值呢?有的人也许所谓的“学术成果”一般,但他把论文写在了 稻田里,写在了大地上。选院士当然要看贡献,但是并不是什么贡献都算数的,否则岂不是 农民以论文写在田地上、工人以论文写在工地上、战士以论文写在战场上、商人以论文写在商场上、运动员以论文写在运动场上……等等为由 都可以要求当院士吗?院士称号又不是对社会贡献的奖赏。如果因为谢华安对社会的贡献大(其实其贡献是被媒体大大夸大了的),就认为他 什么荣誉都该得,那么今年是不是还得给他发块奥运会金牌?
选院士要看的是学术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规定得很清楚,院 士的标准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而一名科学家公布自己的学术成果的正常途径就是在有同行评议的学术 期刊上发表论文,其他的途径,例如媒体报道、申请专利、开鉴定会等等,都容易受非学术因素的影响,都是不正常的。不发表论文,科学界 同行们就无法客观地了解、检验和评价科研成果和成就。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不看论文,难道要看候选人的自我宣传、媒体的炒作或长官的 旨意吗?
论文是衡量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贡献的最客观依据。学术贡献与 发表论文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一致的。那些把二者对立起来,质问评院士看论文还是讲贡献的人,乃是不了解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规范。发达国 家评教授、评院士乃至评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也都是以论文为依 据的。
诚然,中国目前在引进论文评价机制时出现了不小的偏差,例如过 分看重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论文的质量,甚至只看论文标题不看论文的内容,导致出现了剽窃、重复发表、制造低质量论文等种种不良现象。但 是,不能因为有许多论文是垃圾,就认为论文都是垃圾;不能因为有些人靠低水平的论文当上了院士,就认为选院士不应该靠论文。我们应该 做的,是进一步完善论文评价机制,而不是干脆放弃这一机制。 2008.1.20
五柳村转自新语丝(XYS200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