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道在安祥禪 - 安祥禅友修行心得 - 安祥禅学网 - Powered by Disc...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0:40:37

幸福大道在安祥禪

無雲

  戀愛中的男女認為擁有愛情,就是幸福;可是一旦情人變了心,幸福也就隨之消逝了。原本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認為擁有親情,就是幸福;可是如果遇到了子女不孝或親人永別,這份幸福又跑到哪裡去了呢?
  相信這世界上大多數人們,都會認為擁有財富便一定能獲得幸福,可以買時尚名牌、住豪宅、玩名車、蒐集骨董、環遊世界名勝。所以大家都從小立志追求財富,不但可以自我滿足虛榮,還能炫耀於他人面前。最重要的是可以大肆吃喝玩樂,充分享受感官之樂,這是多麼幸福!
  然而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不見得人人都能做得到,而且再多的物質享受仍填補不了心靈的空虛。所以有不少人試著從宗教中去尋求心靈的寄託,希望從這裡可以得到更深層的心靈幸福或是來生的幸福。
  世尊佛陀從小在王宮中長大,備受呵護,及至成年娶妻生子,並準備要繼承王位做一國之君。然而他看透了這些榮華富貴、權勢地位都不過是夢幻泡影;生老病死等種種苦惱依然揮之不去,也沒有力量去改變它們。於是他毅然捨棄了這些虛幻、短暫的幸福而逃離王宮,一定要追求到真實永恆的幸福,以徹底擺脫生死苦樂的無盡糾纏。不僅自我解脫,還要幫助眾生解脫。
  世尊佛陀透過修行,不斷的探索和淨化心靈,以提昇生命的純度,祂老人家終於成功到達了「常、樂、我、淨」的純生命境界;永恆不變、安祥喜樂、自覺自在、清淨光明、沒有煩惱、遠離污垢,這才是最真實、圓滿、永恆的幸福。祂的心靈不再像世人一樣煩惱重重,而是洋溢著慈、悲、喜、捨,無限幸福。難怪四祖道信大師說:「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耕雲先生說過:「使眾生幸福是佛出世的本懷。佛之所以出現世間,就是為了除苦予樂;除掉眾生的煩惱痛苦,給予眾生以喜樂和幸福。」
  佛法是指成佛的方法,修行是指修正自己的想念行為,成佛之道就是邁向生命圓滿的幸福大道。修行一定要從反省懺悔自己的過錯開始,這點若搞不清楚,我們便會經常重複錯誤,而一直活在煩惱與罪惡當中,永遠不會接觸到真正的幸福。既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沒有任何意義。
  有些企業家就很令人敬佩,他們勤儉樸實的努力工作,同時也沒有忘記隨時布施行善,濟貧扶弱,既不求善名也不求回報,只是默默無私奉獻,感恩報答社會。他們並沒有因為常常幫助別人而變得貧困,但卻獲得了心靈的幸福。老子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道好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他們能夠信受正法,並且弘揚正法,為建設人間淨土而貢獻心力和發揮熱情,必定會獲得更多更真實的幸福;千災不會降臨,百難不會萌生,大吉大利。
  也有些企業老闆,倚仗權勢,巧取豪奪,欺負窮人、壓榨員工、欺騙顧客、污染環境的追求財富,寧願為富不仁,卻不肯富而好禮,以為吃喝玩樂就是幸福,結果背道而馳,走向墮落,實在可憐!
  宋朝青原惟信禪師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祇是山,見水祇是水。」
  唐朝香林澄遠禪師做了十八年雲門文偃禪師的侍者,終於有一天開悟了。後來活到八十歲,臨圓寂的時候,告訴大家:「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人一生的黃金時期,通常不會超過三、四十年。從少年角度來看,好像日子還很長遠,其實到了老年,會發現不過轉眼間就在忙碌中渡過了。而且這其間累積再多的財富,也不可能死了帶走花掉;如果太過份於吃喝玩樂,身體會承受不了,就會提前報廢;如果將遺產留給兒女,也很可能會害了後代子孫。
  所以我們應當慎重思考,到底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麼?不要無本可據,一片茫然。難道只有累積財富和吃喝玩樂才是我們的生活重心?因此我們何不善用這寶貴人生,來換取永恆的幸福,豈不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耕雲先生說:「我們安祥禪不走宗教路線。我們歡迎所有的宗教都來研究安祥禪,因為文化是人類的公產,安祥是所有宗教的實質與生命。」
收藏 分享 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