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三畏:不看新闻联播,孩子能否长大?(南方都市报 2008-1-1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55:47
何三畏:不看新闻联播,孩子能否长大?
2008-01-14 10:15:41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媒体思想之何三畏专栏
据说吃新闻饭的人不看新闻联播是活不出来的。我最近试了一下,只上网不看电视,还是过来了。倒是反过来,只看新闻联播不上网,做新闻的人可能该饿饭。既然这样,还有什么人离不开新闻联播呢,想来想去,国家干部可以跟吃新闻饭的相反,只看新闻联手不上网,也是没有问题的,事实上,的确有这样的干部。
但那是另一回事。我想说是,这些天,复旦大学在全国举行自主招生考试。主考官对记者赌咒发誓地说:不看新闻联播的学生是不行的。的确,他们考了一些时事内容,比如物权法、十七大。然而,就是这些内容,也不一定非看新闻联播不可,互联网也是完全可以获得的。只是新闻联播的某一部分内容,在互联网上可能是比较冷门儿,不会像那位十三岁的女生那样突然一声惊叫:一不小心就意想不到地见到了。
中学生需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好。这个话顺着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反过来说,如果发展不全面,或者具体地说,不看新闻联播,不知道物权法的内容,也读不懂十七大文件,这就是一个废物,复旦大学就不对这样的人开放,我觉得也算得上邪门儿了。你这样的学校,至少陈景润是进不去的,总分一定不够。
教育学上的全面发展是要全面地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而不是不全面的人就不让他受教育。面试是干什么的,就是要发现那些片面的天才。这些道理,面试主考官或许稍微想一想就会赞成,但他们对新闻联播的迷信就是到了那样的程度,以为只有在那里得到的时事,才算是时事。
说到这里,我还想说我基本上相信,现在的某些大学教授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及那些从来不看新闻联播的九零后孩子。我为这一个判断感到欣慰。我女儿现在十二岁,我曾有意无意地把她引导到新闻联播的电视机前,看她怎么看。不料,她说,那是摆拍的!我问她怎么知道的,她说,这还不知道!当然,她并不能领会什么叫真正的摆拍,但是,她从她仅见的各种活动,已经零零星星地感知到一种新闻方式叫“摆拍”。另一次,我在电脑上播一段央视播发过的文件音频,她当然听不懂,但她还是评价了一句:这里面“必须”太多了。我一想,真是的!文件就是叫人们执行的,执行就是要“必须”,否则,没有可操作性。可是,孩子还是想知道为什么要“必须”。
我想,我这孩子算是没法看新闻联播了,我也不打算引导她看了。上不了复旦那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也不知道复旦什么时候会放弃新闻联播崇拜。然而,我坚信不看新闻联播的孩子照样可以成为好孩子。我国有130万个网络论坛呢,所有的报刊都上网呢,怎么可以独树半小时的新闻联播为一尊,它“联”得了多少呢,没有看它怎么就“不可教也”了呢。
然而,十二三岁的孩子确实需要好好引导,看不看新闻联播是一回事,新闻联播要保护他们确是一分责任,要他们在新闻联播里出镜,更是应该考虑到他们是未成年人。至少在这一点上,新闻联播经常没有做好。例子多得很,这一次,让一个13岁的小女孩以真实姓名,不用任何图像处理,就去讲一个关于“很黄很暴力”的话,成为一种清洁网络的人体信号弹,就是一例。
显然,如果没有不幸成为这样的节目中的儿童主角,能不看到这样的节目,也是值得称庆幸的,是有利于成长的。
(作者系《南方人物周刊》主笔)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801140322.asp
孩子们要不要看新闻联播
2008-01-16 10:14:0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批评与回应
1月14日《南方都市报》的个论版刊登了何三畏先生的文章《不看新闻联播,孩子能否长大》。谈到新闻联播和孩子成长的问题,我想到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是上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班主任号召全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大事的具体做法就是每天下午7点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并且有了硬性规定,要在新闻联播节目中摘录一条新闻梗概,也就是每条新闻播出时屏幕下方的一句话。这是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的,摘录的小本每天早读的时候给老师检查。这个作业简单,但时间一长也令人厌倦。我发现几乎每天开始的新闻都是雷同的,写的一句话就是:“××领导会见×国客人。”现在终于明白“××领导会见×国客人”涉及中国的外交,而外交问题不要说当时我这样的小学生,恐怕小学老师也未必清楚。班上有的同学到最后连新闻联播也不看了,自己打造“新闻”,主语××领导基本上不变,会见某国客人,就编造成英国、美国……敷衍交差。
新闻联播内容比较枯燥,加上新闻联播以前的时间播出的都是少儿节目,什么大风车、七巧板、动画片,一比较,《新闻联播》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如果不是老师把收看新闻联播当作作业,强制我们收看,七八岁的我绝对不会出于兴趣观看新闻联播的。
从这个角度看新闻联播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情况。不过,谈到孩子的成长,却不能脱离接受中国“传统教育”这个前提。
文章中举例,复旦大学在全国举行自主招生考试。主考官对记者赌咒发誓地说:不看新闻联播的学生是不行的。要考大学的,都是十七八岁的高三学生了,认知水平当然要比我七八岁的时候强得多,看新闻联播不至于盲目和不懂。虽说十七大、物权法这些时事政治信息互联网上也有,但浩如烟海的信息量,对于备考学生而言将如何筛选呢?若每天抽出半小时看看新闻联播,考试就能顺利过关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回到“不看新闻联播,孩子能否长大”的前提:在中国接受“传统教育”,无论你多么无奈,现在中国的教育仍然是围绕升学考试的应试教育,中国的考试就要和政治挂钩,而考个好分数就能上个好大学,上个好大学就有好前途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看还是不看,你说到底哪种才算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普嘉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zy/200801160450.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