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58年前后“三面红旗”出台内幕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5:05:08
这里说的“”,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1958年前后,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一个时期。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落后就要挨打”的忧患意识、“开除球籍”的危机感和“尽早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豪迈气慨,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接连干了几件震撼世界的大事:制定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在它引领下发动的“大跃进”运动;和在全国范围内大搞“人民公社”化。那时,辽阔的祖国大地到处是“一马当先,万马奔腾,大干快变,超英赶美”的壮观场面。
党中央和毛泽东试图通过“三面红旗”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快马加鞭地推动国家的经济建设,尽早挤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这个愿望和决心是好的,勿庸置疑的。但由于决策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实际施行中的巨大偏差,加之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全国范围内经济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各项建设难以为继。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过去50多年了。回头看,它都是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是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则是反应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50年,弹指一挥间。但对经历过那如火如荼岁月的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每每回忆起来,总有不少感慨和沉思。
“总路线”的提出
总路线的全称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据史料记载,最早出现的是“多快好省”。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说,要拿个好办法,“可以使合作社办得又多又快又好”。不久,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又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要“又多又快又好”。12月6日,毛泽东在关于反右倾反保守的讲话中说,中国农民比英美工人还好,因此可以更多、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稍后,毛泽东采纳李富春的建议,在多、快、好三个字后边加上了一个“省”字。12月14日,全国农具工作会议首次传达了中央“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建设方针。1956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为全面地提早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而奋斗》的元旦社论中提出“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把“多快好省”的口号向全国公开发表了。
到了1958年,《人民日报》在《乘风破浪》的新年社论里说,不仅要“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进行各项建设工作”,而且“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创造性”。社论发表后,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1月上旬,毛泽东在同历史学家周谷城谈起《人民日报》新年祝辞时,周谷城对毛泽东说,这篇社论的中心就是八个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毛泽东听后十分高兴,赞成周谷城归纳得好。后来在南宁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又多次提这八个字。1958年3月中央召开了成都会议。会上,毛泽东再一次提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时发出不少感慨,并与“多快好省”连在一起,称之为“总路线”。至此,一个完整概念的“总路线”形成了。在毛泽东看来,通过建国后七八年的实践,终于摸索出了一条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路子。
www.stnn.cc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