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关心人民币汇改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3:11:52
我更关心人民币汇改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读者: cantiona 字号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17条]  

FT中文网编辑:

读了《中国不让人民币升值有道理》一文后,我想对Stephen King关于两个假定的驳斥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我不敢肯定名义汇率的改变到底能否导致竞争力长久调整,能否提高美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缓解美国失业率高企的问题。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关心的是这种改革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没错,我将人民币升值视为一种政策上的改革。过去30年,中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取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由于建国初期的生育政策,这30年也是劳动力数量井喷的阶段,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也限制了劳工工资的增长。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以国内广大平民的福利为代价,换取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外汇财富,培养出了一小撮先富起来的人。

然而,随着中国国内贫富差距的拉大,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即将见顶,随着国企央企垄断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随着关系国计民生的房价被升到了天上,随着通货膨胀形势严峻,这种牺牲本国人民福利,补贴本国政府和它国人民的做法,已经难以维系。君不见,今年全国各地罢工事件不断,要求涨工资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吗?我们都知道,工资是刚性的,在中国国内更是如此,在新一代的年轻劳工因为高企的物价和房价而看不到未来希望的时候,又有谁能接受工资下降的事实?

改革的初期是痛苦的,很多技术含量低下、劳动强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因此倒闭,大批劳工将面临再就业的命运。然而,我们叫了那么多年却一直无果的结构调整、产业调整不正好可以开始吗?俗话说不破不立,破而后立,这些工厂倒闭,手握资金的创业者们自然会向产业链更高级的部位转移,去创新,去发展,去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时带动工人素质的提高,真正以科技的进步、人力资本的升华来重新获得国际竞争力,将叫嚷了几十年的科教兴国落在实处。只有这样,劳动人民才能真正享受劳动的果实,能够看到生活发展的希望。

从另一个角度看,人民币的升值,有助于促进进口,缓和当前严峻的通胀形势,提振国内消费,促进结构的调整。

至于很多人关心的热钱出逃问题,表面上看是掠取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却能起到给过热的中国经济降温的作用,特别是房地产市场,于中国人民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第二个,经济再平衡的问题相当复杂,说了那么多年,都没有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Stephen以日元升值为例,认为它是导致日本经济崩盘以及随后长达10多年通缩的元凶,这个我不敢苟同。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广场协议以后,德国马克同样大幅升值,为什么德国的经济没有出现崩盘,乃至随后的通缩?那是因为日本政府当时采用了错误的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当时,为了降低日元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日本央行采取了长期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上货币扎堆,直接涌向了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投机活动盛行,将楼价和日经指数层层推高,其高额的收益又将资本从实体经济中抽出,投身这两个市场,虽然整个经济形势是一片火热,可实体经济却受到虚拟经济的反制,产生了挤出效应。最终,日本经济崩盘也是从楼市和股市开始的。

至于英国的例子,我了解得不多,但想必英国贸易表现糟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无法说明汇率调整能解决经济再平衡问题,也无法证明它一定不能解决。也许它只是个必要条件,也许它只是充分条件之一。

读者:canti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