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不灭 善恶必报(一、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03:40
大量濒死体验的例证和科学研究证明:元神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
  公元5世纪的形、神理论风波在北朝时期,南北对立。范缜(450─515年)在永明七年(489年),竟陵王萧子良大宴宾客,宴会中范缜在座上发言反对佛教的神不灭与因果报应,并写下了“神灭论”。范缜说的“神”是指人的灵魂或元神,“神灭论”的核心论点是:把人的形体比作刀,把人的元神比作刃,刀没有了刃也没有了,形体没有了元神也没有了,以此来证明人死了也就一切都结束了,根本不存在因果报应。  
“神灭论”这种似是而实非的论点不知毁了多少信佛向善的人,不知使多少人因不相信善恶有报而敢为所欲为。社会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金钱至上,黑、黄、赌、毒、假充斥社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可以无恶不作,用钱买命,杀人害命,已屡见不鲜;人和人之间毫无诚信可言;社会道德的不断滑坡,许多人已经把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衡量善恶的标准和行为的准则了。
“神灭论”被列为从夏禹治水到“五四运动”期间,影响中国100个事件之一,可见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之深,历史上很多人把它作为不相信因果报应的理论根据来宣扬。
一、人的元神和身体两者不是依附的关系
范缜比喻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把元神和身体的关系,比作刀和刃的关系,因为是刀刃关系所以就变成了依附关系。其实范缜并没有证明这个依附关系,只是一个比喻而已。如果用汽车和司机比喻身体和元神的关系比刀和刃的关系要贴切的多,在外观上人看到的只是汽车,而看不到汽车中的司机,就像人只看到人的形体而看不到形体内的元神一样。人之所以能完成人的功能是因为人的元神可以思维,具有学习和创造的能力,可以使用语言,还可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而形体只是执行元神的命令而已。汽车所以能开动是因为有司机在操纵,完成汽车的各种功能。汽车的发动机坏了并不等于司机也死了,汽车运行了一定的里程报废了并不等于司机也死了,反过来司机死了也不等于汽车就坏了。汽车与司机没有依附关系,他们之间的生命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说元神和身体不是依附关系呢?范缜把刀和刃的关系比喻形体和元神的关系。说身体没有了,元神就没有了,那为什么修炼的高僧肉身并没有腐烂,几百年都不烂,按范缜说的刀在刃就在,既然身体还在,元神也应该存在啊,那高僧的元神哪儿去了呢?有人说,高僧虽然有身体,但心脏都不跳了,所以元神也就没有了。那么一个植物人的心脏还在跳,这个植物人的元神死没死呢,如果说没死,为什么植物人他多少年不动也不说话,不能起到人应有的功能呢?如果说元神已经不在了,那么按照范缜的“神灭论”既然身体还在,元神怎么就没了呢?因此范缜用刀和刃比喻身体和元神的依附关系是错的。 二、元神完全可以离开人体:
现实和科学研究都证明:元神完全可以离开人体。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众医学》1993年第5期介绍唐山地震后,中国的医务工作者曾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脱险的一些人作过调查:那场地震死亡24万余人,16万余人重伤,被调查者多是被房屋倒塌砸伤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查中:近半数人有意识或灵魂从自身分离出去的感受,觉得自身形象脱离了自己躯体,有人将之比喻为“灵魂出壳”。他们强调自身功能的感觉是在身体之外的某处空间,而不是在大脑,并认为其生理的身躯是无活力和无思维的。甚至有的报告者还称,在自己生理身体之外的半空中或天花板上,“看到”自身的形象。这种躯体外的自身形象也具有某些生命特征,如脉搏、呼吸等,有时还可返回到自己生理的身体中去,或同其以某种方式相连接,与自己生理的身体相比重量轻,但身高和年龄相同。一被调查者这样描述:“当时觉得自己身体分为两个,一个躺在床上,那只是个空壳,而另一个是自己的身形,它比空气还轻,晃晃悠悠飘在空中,感到无比舒适。”这么大量的调查足以证明元神可以离开身体而存活。
 这种濒死体验历史上也有记载,《史记.扁鹊列传》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晋昭公时有个专管国事政务的大夫叫赵简子。有一天赵简子生病了,昏迷五天不省人事,诸位大夫都很害怕,于是召扁鹊进宫替赵简子诊病。扁鹊进去看病出来后,董安问赵简子病情,扁鹊说:“这是血脉不顺的病,好治疗,不足为奇呀!从前,秦穆公也得过此病,七天后才苏醒。”果然二天半后赵简子醒过来了,他告诉诸位大夫说:“我去到先帝的地方,实在愉悦,和众神到钧天去游玩,天乐也和夏商周三代音乐不同,声音令人动心。……先帝又告诉我说:‘晋国会世代衰弱下去,过七世就会亡国,有一位嬴姓的人将在范魁之西的地方大败周国,但是他的国家也不会长久。’”董安将扁鹊这段话记了下来,并告诉赵简子,赵简子于是赐扁鹊四万亩田地。赵简子的元神不离体如何会有游钧天的经历,又如何预知晋国何时灭亡,和秦国的兴衰呢?
濒死体验在外国也有,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他有本著作叫《理想国》。在他这个著作当中他就记录了一个濒死体验案例:一位古希腊士兵在一次战争中阵亡了,他村里的人把他尸体背回去准备火化时,突然他醒了。醒来后就跟他亲人说:他发现自己死后,自己灵魂离开了身体。离开身体以后和其他灵魂一起来到一个地方,这地方好像是一个通道,可到达地球外另外一个世界。然后就在通道口,走过去的灵魂要接受神的审判,就根据他们生前在地球上的好坏来决定去好的、还是坏的地方。但这名希腊士兵没被审判,神跟他说你还没到死亡的时间,所以你应该回去。所以他就回来了,他这一回来就醒了。
 美国的盖洛普统计公司对濒死体验搞过调查,调查发现:美国有一千三百万成年人有过濒死体验(不包括儿童的濒死体验)。对濒死体验的研究现在也已经成为主流科学,很多濒死体验的科研文章都发表在像《柳叶刀》这样国际权威的医学杂志上。濒死状态下的病人已呈临床死亡之状态,就是脑电图成直线,没有任何大脑活动,心跳停止。这些病人怎么还能有另外空间的经历呢?以华盛顿大学麦尔文.莫尔斯教授为主的科学家们认为:人的大脑只是个加工储存的机器而已。这个人经历的是在另外空间发生的都储存在另外空间,比如说濒死体验是元神在另外空间的体验,然后大脑将储存在另外空间的经历接收过来,通过我们这个空间的人表达出来。大量濒死体验的例证和科学研究证明:元神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
其实还不是非要濒死才能体验到元神离体的情况,一个在一定层次修炼的人在打坐中就能元神离体。佛教中有一本小册子叫《西方极乐世界游记》,记录的是宽净和尚的元神到西方极乐世界周游的情形。1967年,在福建省九仙山弥勒洞内坐禅的宽净和尚,元神离体到西方极乐世界周游了一昼夜,返回人间时,已经六年过去了(元神出去六年远比濒死体验时间长),这又证明了元神和形体的关系不是刃和刀的关系。他在《西方极乐世界游记》中写道:“在半路上,我遇到一位法号叫圆观的法师,一路上,他好像透视了我很多过去的底细,说了很多因果话,并像说神话般的,将我的过去世,哪一世出生在哪里,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和盘托出。七年后,宽净和尚依言到各处询查,各世实有其人,以及时间,地点皆准,是做和尚的。只有一世,为在家居士,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地点是上涌方桂格村,名叫郑远思,生育六子二女,其中一人中进士。经查地址,时间,坟墓,均属实在,现有子孙一百二十一家,四百五十多人。”圆观法师对宽净和尚讲的生生世世都得到核实,竟无一差错。别说宽净和尚坐在那儿不动,就是能动,又上哪里去问他以前的生生世世呢?如果元神不离体,怎么解释宽净和尚在弥勒洞内是如何知道他过去的身世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