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眼中的烟台【2】【好文《海滨之夜》作者:宋星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2:50:01
《海 滨 之 夜》[烟台二中高二学生 宋星辰摄影并撰文]

2010.10.2

by Sail 阳光

     天下着点小雨,时下时歇,断断续续的润湿了空气。海滨的景观灯透过带有大海咸味的空气把整个城市映照的多彩绚丽,光柱时而交织时而分散,一张张光网罩住了华灯初上的烟台。

海滨的人熙熙攘攘,操着各种口音的人往来行走着。也许内陆的人都非常渴望大海吧,听口音有很多北京人,河北的也多,反倒是本地口音少有听见。也许烟台人自己已经对一切习以为常,不再对早已熟知的一切发出惊呼或者感叹。

选择了一个地方架好了脚架,支好相机,对面是烟台山,黄色的聚光灯在白色的灯塔上投射出大片的金黄,像融化了的金子,一层层镀在一根无暇的白玉柱上。

p.s:不时的有往来的行人停下脚步来围观我这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有点小紧张,于是就把照的照片给行人看,哦,都说很炫,小小的满足了下我的虚荣心。

烟台山上的景观灯做的很美,绿色的聚光灯把树丛的颜色映照的更加绚丽,加上远处港口金黄色的灯光与黑黑的天幕,一切都配合的相得益彰,在夜晚一大片暗色的海水中勾勒出一道道鲜亮的轮廓。

选了几张还不错的保存后,转身往喷泉的方向走去,一排排的海景写字楼与住宅楼伫立在前方,美化景观灯发出长长的光柱,刺破了一层层的苍穹,消失在了大海的方向,一排排的探照灯不时的变化着排列的队形,时而纵横交错组成渔网形,行时而排成一列列相互平行的线条,以横扫千军的气势扫过开阔的广场。

选在视角开阔的地方支好架子,单膝跪地,调整着光圈快门,又围上来一家人,我主动让他们来看看刚拍摄的照片,于是就又聚上来一些外地游客,还有一对韩国年轻情侣,操着生涩的汉语问了些非专业问题(还好非专业,否则我可能还真招架不上来...那就丢大人了)

“高丽男”问我这是你自发的兴趣爱好还是你们的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可能吗...)我答是我自己的兴趣爱好,又顺便把我们二中摄影社小小的宣传下......高丽男说这样很好,又悄声和他女友说了些什么也没听清楚。然后就问我是如何拍出丁达尔现象的光柱的,我又言种种...也许是语速太快或是专业术语太多,高丽男没听明白,摇头赞扬说我很专业(惭愧)自己听不明白,等看完了照片发够了“哇哦”的感叹人群也就慢慢散了。于是长嘘一口气,骗过去了.......

一路上碰到不少摄影爱好者,不过都是大叔大伯爷爷级别的,也没搭话,扛着脚架很拽的奔赴第一海水浴场。

这时才发现东边的天空上有些闪着红色光的光点,把本来死气沉沉的黑色夜幕装点的多了些活力。要问红色光点是什么?记得很久以前第一次看时以为是UFO...囧,走近看才知道是孔明灯,不过这里好像换了一个名字,叫许愿灯。

卖灯的人说有什么美好的寄托都可以通过放飞孔明灯来实现,这倒是浪漫。每一盏孔明灯升起都伴随着下面的小孩的大声欢呼,下面围观的小孩个个都是兴奋异常,满脸欢笑。让我念想起了童年,不禁又多了几分感慨,加上是秋季,于是又多了几缕惆怅。

放灯玩的大抵也不是本地人,而且就连一旁摄影的也不是本地人,一个大叔一直在边上帮着拍,一开始以为是商家,后来通过他与刚才放灯小孩父亲的谈话才知道他是北京来的,于是想,这倒是巧,这两位今天也是赶上人生一大幸事,算是他乡遇故知了吧。

第一海水浴场的沙滩被暖黄色的路灯渲染的很有浪漫气息,在一片灯火的光辉下是金色的沙砾,漫长的U型海岸线笼住了潮水,浪涌的声音在这晚上显的格外清晰,让人听了就有一种舒畅的感觉。

情侣是喜欢这个地方的,在缺少路灯映照的地方一对对黑色的轮廓模糊的呈现出来,有的坐着面朝着大海,有的携手走在松软的沙滩上,当然我是不会去惊扰这充满罗曼蒂克气氛的空气的。

在被璀璨灯火映照的瞭望塔旁机械的按动着快门,心里好像有点什么,但还来不及捕捉就转瞬变成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草草的拍摄,匆匆的走上站台,不知为什么有些烦躁,压抑衍生的烦躁,没心情等公交,打了辆的士赶回了家中,毕竟时间早已不早,看了看手机“21:21”总看到类似这种奇怪的数字,“11:11,12:12,13:13,14:14,15:15,16:16......”以至于有一天我看到14:13会诧异我生物钟慢了一分钟。

一切都机械的周而复始,好像少了点什么,平淡而无味。好像没有什么可供点燃激情的兴奋点。抬抬头已经到了单元楼门口,机械而麻木的抬腿迈上楼梯,一级、两级、三级......

下面还是上今天晚上拍的图


 

烟台山






















最后几张错误的把iso调到1600,很明确,噪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