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祭创业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1:03:32

再祭创业板

分类:简直 阅读数:1864 评论数:17 推荐数:69

  2001年,第一波创业板攻势偃旗息鼓的时候写过一篇《创业板祭》。将近十年之后的今天,以“创业板”之名开张的市场已经开张近一年了,再来为此事动笔,按理该是庆生,但一下笔,仍然挥不去悲愤之感,索性再祭奠一回。    十年时间,弹指一挥。国人初议创业板时,面对的是沪深主板市场上,由于主要股权不能交易,从而不能正确为上市公司定价的问题。因为最初开设沪深股市的张本在于为国企改革筹资,从上到下,都把股市作为一个提款机,从来没有想过资本市场能够通过为企业和资本定价,成为大国崛起的金融轴心。作为提款机的股票市场,新股能卖出去就算完成任务。公司控制权的交易,总市值的管理,乃至企业治理,从未真正成为握权柄者关注的焦点。当时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仅仅由于主要股权不能流通,已使沪深市场的意义失去大半,于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出“科技”、“创新”的幌子,试图说服在上位者,以“创业板”之名,忽悠出一个全流通的资本市场。    此举当然是也是“中道崩卒”了,到2001年,随着美国网络股的大崩盘,这事也就不了了之。2004年,深交所的股票代码停用了000,启用了002,以此为由头重装上阵,继续发开了新股。002和000在交易规则的方方面面没有实质区别,但为了给各方一个“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感觉和政绩,这个002板块被叫做“中小企业板”。以中小板的设立为标志,上一波关于创业板的全部提议及讨论全都划上句号。    2005年,各种因素风云际会,沪深市场全部开始了伟大的全流通改革。改革后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市场的本来面目:大股东的股票也能在市场上卖钱了。可以说,以全流通改革为标志,第一波暗中推动所谓创业板的人们,其实已经实现了初衷。    但是,仅仅实现了股权全流通的沪深股市,仍然不能说是完全正常的资本市场。影响沪深股市对新股及已上市公司客观定价的最大也是最后一个顽症——发行审批制,仍然得意洋洋地存在着。由于发行审批,政府的有形之手挑选着拟上市公司,调节着新股发行的节奏,控制着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在长达二十年的漫长岁月里,一步一步使沪深股市成为估值的悬河,成为危险的人工堰塞湖。    和上一波提议创业板的背景一样,敏感而智慧的人们发现了问题,同时也发现在现有沪深市场格局内一举解决问题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适逢美国和欧洲发生了金融危机,于是创业板之议再次借尸还魂,作为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举措,再次成功摆上了有力者的案头。这一回,创业板的暗中推动者们,着眼于创设一个实质上取消发行审批的注册制市场,但这事不能明说,明说了无异于虎口拔牙、与虎谋皮,肯定无法虎口脱险。于是,老一套又来了:科学发展、自主创新这类富有政治正确性的字眼就成为说服大佬们放行创业板的逻辑基石。为了包装一个自由的资本市场,人们在它的外面涂上了糖衣。    可悲的是,以谋求注册制自由发行为内核的创业板,在披上科学发展、自由创新、扶持中小企业的糖衣送过去之后,推动者发现,糖衣被收下了,内核被扔了出来。2009年秋天,这个叫做创业板的市场在各种包装之下,隆重出台了。细心的观察者发现,这个所谓的创业板,除了代码由中小板的002进一步变成了300,在发行上市审批乃至交易规则的方方面面,与中小板,与主板,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区别——除了由于新代码的推出,市场大感兴奋,一种对新生事物的饥渴感进一步推高了这个虚拟板块的整体估值。    对于市场关于“创业板与中小板没有任何区别,为什么要推出这么一个估值更离谱的板块来戕害投资者”的指责,监管机构经过潜心研究,处心积虑地回避了市场热议的发行上市及交易规则话题,大张旗鼓地打出了科学发展、自主创新这些最初被倡议者们作为借口的包装,假戏真做,有模有样的向市场交代:我们这个创业板,不是新在发行上市交易规则上,是新在对企业主营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定位上;为了突出这个独特的定位,创业板拒绝一些企业和行业,欢迎一些企业和行业。力称创业板设立无新意的论者们看到有形之手以这样无畏而有力的歧视政策来回应批评,集体哑火。    面对这样一个“惟有代码是新的,其他方方面面都是旧制”的创业板,惟有以文祭之。不管以何名目,市场主体(也就是拟上市公司和潜在公众投资者双方,政府本不应在其列)期望看到的是一个发行无须审批、买卖双方意愿决定公司能否挂牌交易的集贸市场;基于国家的广大,这个集市上每年有三、五百家企业上市、三、五十家退市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这样一个市场,不会再有超出企业使用能力的募集资金,不会再有国际比较溢价十倍左右的离谱定价,不会再有散户投资者因为市场缺陷本身所强加的投资梦魇。    在这样的正常市场上,最近在境外成功上市的那些做面膜的、烤鸡翅的、卖童装的企业,没人嫌弃它们技术含量不够高、商业模式不够新而拒之门外。不幸的是,这回它们把“创业板”这个名头用掉了,下一回力主市场正常化的大家们,又以何种名目来重新忽悠这样一个市场呢?  
  •  

博主简介

访问总数:78947 简直文章评论简直:
Portfolio Manager
微博: t.sina.com.cn/jia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