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泰伯第八》摘记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56:07

《论语别裁·泰伯第八》摘记 南怀瑾

《论语》学习 2009-11-13 08:47:19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 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这个话怎么讲呢?曾子答复他说,我告诉你,鸟将死的时候,它叫的声音一定很悲哀,(这是自然界的现象,不但是鸟,所有的动物,将死的时候,叫的声音都很凄凉。)人类将死的时候,所讲的话,多半是好话。(要注意,不是完全。像以前有些土匪,被拉去枪毙,临死的时候,还要讲狠话,“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并不是好话。)一个普通人,在快要死的时候,对人生的看法,往往比较冷静,吩咐的话也多半是善言。为什么曾子要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呢?这就可见曾子的教育态度。换言之就是他说,我快要死了,你平常不大听话,我现在最后的话是很诚恳的、很严肃的对你说,希望你要注意。所以曾子把这两句话说在前面,以加重语气。于是曾子告诉他“君子所贵乎道者三”,这个“道”是儒家的、孔门的人生之道。就是说人之学道——作学问、受教育有三个重点。曾子在这里所讲的三个重点,我们的确要注意。 第一点“动容貌,斯远暴慢矣。”就是人的仪态、风度,要从学问修养来慢慢改变自己,并不一定是天生的。前面说过的“色难”就是这个道理。暴是粗暴,慢是傲慢看不起人,人的这两种毛病,差不多是天生的。尤其是慢,人都有自我崇尚的心理,讲好听一点就是自尊心,但过分了就是傲慢。傲慢的结果就会觉得什么都是自己对。这些都是很难改过来的。经过学问修养的熏陶,粗暴傲慢的气息,自然化为谦和、安详的气质。 第二点“正颜色,斯近信矣。”颜色就是神情。前面所说的仪态,包括了一举手、一投足等站姿、坐姿,一切动作所表现的气质;“颜色”则是对人的态度。例如同样答复别人一句话,态度上要诚恳,至少面带笑容,不要摆出一副冷面孔。 “正颜色,斯近信矣。”讲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社会上几乎都是讨债的面孔。要想做到一团和气,就必须内心修养得好,慢慢改变过来。 第三点“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所谓“出辞气”就是谈吐,善于言谈。“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是学问修养的自然流露,做到这一步,当然就“远鄙倍” 了。 这是记载孟敬子问曾子,他问的什么问题不知道,可是曾子答复的话我们看到了。再从下文连起来看,可知孟敬子所问的,并不是前面曾子所讲的这三个问题。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猜想得到,孟敬子这位鲁国的大夫,一定问他,对于处理国家大事,还有什么秘诀?而曾子不管那些,把问题撇开了,只教他作人做事的道理。因此下面一句话说“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所谓“笾豆”是古代的祭器,用竹制成。在这句话里代表了“执政”之事。古代政治上的朝圭、朝服都有不同的标记,尤其如执法施政的文物,对此更注重。像以前宪兵的臂章图案,有人以为是狮子,其实不是狮子,是狴,古代执法的标志。相传古代有这种野兽,非常灵敏,能辨别好人坏人,遇见坏人一定用角去刺,对好人不刺。这些都是古代的标志。曾子在这里是告诉孟敬子,我只能贡献你作人处事的修养。至于你所问的政治司法上的事,不必来问我,自然有管理这些事的人在那里,你可以去问他们。后来汉文帝问丞相陈平天下钱谷出入方面的某些问题,陈平对以“有主者”;以及汉宣帝时的“丙吉问牛” 都是同一道理。由此可知孟敬子所问的是笾豆一类的事,而曾子所答复他的,还是在教育他,要他注重作人,从内心基本的道德修养去做。学问好、德行高以后,不论从政或者做别的事,都能得心应手。这是一个基本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有关技术问题可以去问那些专家。

————————————————————————————————————————————————

  杨伯峻《论语译注·泰伯第八》摘记

 

 

8.4曾子有疾,孟敬子⑴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⑵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⑶矣。籩豆之事⑷,則有司⑸存。”

【譯文】曾參病了,孟敬子探問他。曾子説:“鳥要死了,鳴聲是悲哀的;人要死了,説出的話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待人接物有三方面應該注重:嚴肅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和懈怠;端正自己的臉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説話的時候,多考慮言辭和聲調,就可以避免鄙陋粗野和錯誤。至於禮儀的細節,自有主管人員。”

【注釋】⑴孟敬子——魯國大夫仲孫捷。⑵暴慢——暴是粗暴無禮,慢是懈怠不敬。⑶鄙倍——鄙是粗野鄙陋;倍同“背”,不合理,錯誤。⑷籩豆之事——籩音邊,古代的一種竹器,高脚,上面圓口,有些像碗,祭祀時用以盛果實等食品。豆也是古代一種像籩一般的器皿,木料做的,有蓋,用以盛有汁的食物,祭祀時也用它。這裏“籩豆之事”係代表禮儀中的一切具體細節。⑸有司——主管其事的小吏。


安德义《论语解读·泰伯第八·4》 【原文】

  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①。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②,斯远暴慢矣③;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④,斯远鄙倍矣⑤。笾豆之事⑥,则有司存⑦。”

  【注释】

  ①孟敬子:鲁国大夫仲孙捷,孟武伯的儿子。问:慰问,看望。 ②动容貌:使自己的容貌严肃。 ③斯远暴慢:就避免粗暴傲慢。斯:代词,那。暴:浮躁,粗暴。慢:傲慢。 ④出辞气:说话注意言辞和语气。 ⑤鄙倍:粗野。倍:本义即“背”。背理,错误。 ⑥笾(biān)豆之事:指祭祀礼仪方面的具体事项。笾:竹制的祭器。豆:木制的祭器。 ⑦有司:主管某方面事务的小官吏。

  【语译】

  曾子患了重病,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很悲切。人快要死的时候,他的话很和善。君子对道的尊崇有三点要注意:容貌严肃庄重,可避免粗悖傲慢;表情端正,就近于诚实守信;讲话注意言辞声调,就可避免鄙陋背理。陈设礼器之类的事,自有主管祭祀的部门管理。

  【解读】

  本章是曾子对鲁国大夫孟敬子谈个人行为礼仪诸项要求。

  曾子病重,大约他自己预感生命垂危,临近死亡,不待孟敬子发问,就主动“言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曾子性格内向,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时候主动抢着说,相当于临终遗言,可见其语言的重要性。而且曾子要说的是“行为礼仪”的话,他却不直奔主题,而是绕着弯子,先发一通似乎与主题无关的宏论:“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由“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设喻,推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强调其言辞的和善,强调其内容的重要。“君子所贵乎道者三”,一句总起,接着三句顺序相接的话构成一组排比句,凡是由“数词”总起的句子,都是讲授者深思熟虑的话,何况是临终遗言。“贵乎道”的“道”,即行为礼仪。“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礼容外貌端庄恭敬,那么就远离暴虐怠慢;减少暴慢之辱,端正仪容气色,满脸诚恳,那么就接近诚信,增加人们对你的信任;言辞舒缓,语气谦和,那么就远离粗俗鄙陋,减少鄙倍之祸。邢邴疏云:“人之相接,先见容貌,次观颜色,次交语言,故三者相次而言也。”为什么曾子强调与人交往的“容貌”,“颜色”,“语言”呢?因为“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都需要通过外部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表现出来,正如《大戴礼记?四代》所说:“盖人有可知者焉,貌色声众有美焉,必有美质在其中者矣;貌色声众有恶焉,必有恶质在其中者矣。”内质与外美协调一致。曾子强调其外美,孔子在《易传》中也告诉我们:“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一个内心不诚实,诡诈多疑的人,从容貌、颜色、语言一系列外部表情都可以表现出来。

  话又说回来,孟敬子来探望一个弥留间的重病人,曾子自言自语滔滔不绝,是不是对天漫语而无所指呢?不是,是因为孟敬子,平素狂傲,举动任性,出言粗鄙无理,曾子明知这类人不可教,不能教,不屑教;但仍寄一线希望,喋喋不休,可见其拳拳仁慈之心,曾子的话是否仅仅只对孟敬子而言呢?千百年后的我们,在曾子所告诫的内容中又能体会出一些什么呢?


《论语别裁·泰伯第八》摘记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 ·泰伯第八·20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泰伯第八·2》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泰伯第八·5》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泰伯第八·12》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解读·泰伯第八·16》-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 述而第七·15 》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子罕第九·10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公冶长第五·21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公冶长第五·23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雍也第六·15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雍也第六·16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雍也第六·27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别裁——述而第七·14 南怀瑾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16日 《论语·泰伯第八·9》-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17日《论语解读·泰伯第八·10》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0日《论语·泰伯第八·13》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1日 《论语·泰伯第八·15》-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4日《论语解读·泰伯第八·18》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5日《论语·泰伯第八·19》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009年11月27日《论语·泰伯第八·21》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弟子》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伯峻《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 ·13》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论语·公冶长第五·19》学习摘记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