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活佛开示:四无量心(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5:26:25

生根活佛开示:四无量心(7)

时间:2009-09-25来源:未知 作者:生根活佛 点击:289次特别是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了义经》云:“把父母捧在手上去绕须弥山也不能报父母恩,把父母顶在头上送到三十三天也无法回报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佳肴孝养父母也无法回报。”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们使得父

 

特别是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了义经》云:“把父母捧在手上去绕须弥山也不能报父母恩,把父母顶在头上送到三十三天也无法回报他们,把世界上的一切佳肴孝养父母也无法回报。”在他们年老的时候,如果我们使得父母伤心,恶业无法言喻,所以我们要尽力使父母满意,用我们的身语意给予父母慈心的关怀,使他们的思想转向佛法。同样的,比我们年老、被疾病折磨的人、残废及受害者、孤儿、甚至流浪狗及猫之类,对受苦的一切众生加以慈心关怀。

比如说,至尊忠苍珠拉大师,有一次过雅龙江时,在河旁遇见有一位患麻风病的妇女,她想要过河,但河又宽又深,她却没有办法过河,在河边呻吟。这时有五位出家人骑马过河,妇女恳求道:“让我抓一下你们的马尾巴,帮我拖到对面的岸上去。”五位出家人没有理睬她,妇女更加伤心,苦痛地呻吟。忠苍珠拉大师走过去说:“你这可怜的孩子不要哭,我背你过河。”妇女讲:“我不能让您来背我,只要把您的拐杖借给我就可以了。”上师还是把她背过了河,然后上师把她放在地上讲:“愿罪孽妇人的业障此刻消除。”说完朝着妇人的耳边打了一巴掌,妇女便吐出很多脓血,麻风病立刻就好了。前面五个骑马的出家人看到这一切,对忠苍珠拉大师产生了虔诚心,请求得到上师的加持。忠苍珠拉大师讲:“加持去求自心,对贫穷者布施,对愤怒者忍辱,对弱者发慈心,所谓身语意善,为别人而行善,你们要得到的加持就是这些。”

无量的慈心要像第一次孵蛋的母鸡一样,蛋非常的脆弱,第一次孵又没有经验,同时天性当中希望成为一位完美的母亲。在这样的情况下,它非常的小心翼翼,怕风吹到,怕雨打到,怕自己站起来时踩到,每时每刻都谨慎小心。也像一个没有做过父母的人去抱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完全小心而慈爱。我们对众生的慈心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去保护。就这样我们一切身的行动,语言的表达,意念的情绪都不能产生对众生的不利,而处处为他们的利益着想,由衷地发出悲心。千万不要加害众生,加害众生的结果自己反遭伤害,并且成为今生来世感受无边痛苦之因。我们应当以身语意慈悲地对待三界的一切众生。

四、喜无量心:首先要认识什么叫喜呢?这里讲的喜就是欢喜、开心及喜悦。我们的愿望是一切众生脱离痛苦、向往解脱、获得快乐,如果愿望实现是多么喜悦,多么欢喜,多么开心的事,这就是喜无量之心。

我们把最亲的人或最和睦的朋友作为对境,这个人有高贵的世袭,有威望和权力,有渊博的知识,有深奥的功能,有丰富的财物,总之,他有令人羡慕的很多方面,不计较、不嫉妒,而且我们为他丰富多彩的条件而喜悦,为他而高兴,特别是希望他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和快乐,希望他事业没有障碍,愿望他不积累恶业,希望他得到圆满的功德,而且愿其它的众生像他一样得到人天的福报,优胜的快乐,这会使我更加喜悦。然后用这样的思想再将平凡、无特别关系的人作为对象去修行,最后这样的思想再用到仇敌,特别是嫉妒的对象上去修喜悦心。因为一般凡人总是看到,仇人与敌人如果具有丰富资粮的话,容易产生的嫉妒、仇恨、不悦之心,如果你从根本上拔除嫉妒,或者修好喜无量心的话,由衷希望仇敌和对自己不好的人得到功德和安乐。修成仇敌和亲友无分别,对仇敌的喜心同对亲友一样的时候,才算真正的喜无量心。发喜心是为了对别人的功德、福报、优点不产生嫉妒和贪心的方法。如果我们的心被嫉妒心所腐蚀的话,将永远看不到别人的功德和优点,而且会使自己陷入痛苦而积累业障。比如说一个仇恨、嫉妒及计较心很强大的人,他只看到自己的优点,但永远不会发现别人的优点,也不认同发喜心的优点,如果有人在他跟前说别人的优点,心里不舒服,永远认为对方身上一无是处,还扩展到把周围的一切看成愤怒的对象,将处处为自己挖下痛苦的陷阱,没有从大自然中提取优点和精华的胸怀。所以我们要学会喜心,喜心不管对亲友、平凡人、敌人等什么样的对象都要能感到喜悦,坚持这样修的话,我们的嫉妒及贪心等烦恼将如沸水中注入凉水一般,内心不再浮躁,不再痛苦。我们从内心中能为别人发喜心的话,同时自己的意念也能得到安乐,而且能消除嫉妒及嗔恨等烦恼造的恶业,增添福报。有些人除自己亲友之外经常嫉妒别人,更严重的时候连自己亲兄弟姐妹等最亲的人都会成为嫉妒的对象。大家条件差不多的时候还好,一旦某一位朋友或者兄妹突然发财,或者渊博的知识及升高官位等比自己强大时,心里不高兴,而且怨恨自己没有这样的福报,嫉妒和嗔恨心折磨自己,反而给自己增添了很多烦恼和痛苦。其实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而且希望他们能得到更多富饶和圆满的功德,如果连最亲的人你都不能为他高兴,那更别说把喜悦心扩大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