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多家饭店关门(东方今报 2007-1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2:31:51
汝南多家饭店关门
今年3月,汝南县纪委开始轰轰烈烈的“整风运动”,整治公款吃喝、打牌赌博、推诿扯皮、干部走读等“四风”,其中,治理公款吃喝是重中之重。
本报消息一出,国内媒体蜂拥而至,最受关注的是汝南县纪委的“大动作”:进饭店查包厢、DV偷拍、电视台曝光违纪者……
与此同时,河南的信阳、商丘等地也在采用“禁酒”等铁腕治理公款吃喝,备受舆论关注。
治理公款吃喝是纪委以前就干的事,为何仍有如此高的关注度?
汝南县 “整风运动”历时半年,效果如何?本报记者再赴汝南县调查采访。
●“下网”捞到的“鱼儿”越来越少
9月12日晚上7点,汝南县纪委工作人员伍新亚和宋卉一行开始乘车“搜街”。宋卉用摄像机拍摄、伍新亚用纸笔记录停在饭店和娱乐场所门前的“嫌疑”公车车牌号。
汝南县纪委副书记张红十说:“公务车辆禁止在营业性餐厅门前和娱乐场所门前停放。”汝南县纪检委廉洁自律办公室(以下简称“廉自办”)是“整风运动”的落实部门。
检查车辆从位于西关的纪委往北,驶入行政街,折到东关、南关,大约40分钟查遍了县城餐饮娱乐集中的街道。
“这是公司老板的车,不用拍了。这是张局长的车,他家就住在饭店后面。这辆车原来是公车,转让了,不过还没有过户……”汝南县纪委的司机边开车边给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宋卉说。
今年3月汝南县开展“整风运动”至今,他们已经在这些地方走过上百次。检查的次数多了,连纪委的司机都越来越多地分辨出哪辆可能是公车,哪辆是某个老板的坐骑。
宋卉探出车窗正拍摄一家酒店门前停放的车辆,酒店里走出来几个人。宋卉一看,打招呼说:“姨,来吃饭了?”走在前头的女士笑着回答:“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没有开车。”
第二天,他们将记录的车牌号与全县公车车牌号一一核对,结果,头天晚上的行动没有逮到一辆公车。
伍新亚在“搜街”前的那个下午,跟着廉自办主任孔庆成来到县水利局、水务站、国税局等单位检查,没有发现饮酒、脱岗现象。县水利局局长刘路红说:“喝一次酒,比害眼都厉害,谁敢往风头浪尖上撞呀。再说,大家都不喝,都轻松。”
从今年3月到9月,汝南县纪委“下网”捞到的“鱼儿”越来越少。县纪委副书记钟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说:“下海捞不住鱼,这是好事。”
●现在我们尽量不再去饭桌上查 ,改为在饭店门口查公车
宋卉,一个去年10月才从县广电局借调到县纪委的年轻姑娘,专门负责摄像。开始,她没有意识到什么,领导检查到哪里她就拍到哪里,进饭店、进包厢、进娱乐场所。但是,干了几天后,她发现“得罪人”。
宋卉说,饭店老板不配合的情况经常发生。有的老板甚至把他们强推出去:“没有干部在我们这里吃饭,拍什么拍,走走走。”
汝宁宾馆总经理陈香不止一次地给钟严打电话:“钟书记,你别查了,俺都没生意了。”她说,纪委的人不进包厢,也不是偷拍,就是站在包厢门口录像。“以前中午有四五桌人吃饭,检查以后中午就一桌,生意损失一大半。不管是不是乱吃喝,人家都觉得进镜头不是好事儿。该吃的人不敢来吃了,单位的车也不敢停在我们院里”。
豫龙大酒店老板陈腊梅生气地说:“我们遵纪守法,照章纳税,可纪委的人来,你推都推不出去,楼上没有客人,他们还跑上去摄像。查得严的时候我一个月没开门,根本没生意。”
孔庆成的住处附近有个三义酒楼,一两个月前关门了。有人开玩笑说,关门是因为他天天从那里过。孔庆成说:“这顶多算诱因。”不过,“整风运动”确实影响了一些酒店的发展,逼酒店转变经营思路。除了三义酒楼,县委附近一家美食城也关门了,新华酒楼、新世纪酒楼、正阳门酒楼等舍弃餐饮经营,专营住宿。有的政府部门提出,税收也将受影响。
6月20日,新华社摄像记者跟随县纪委进饭店拍食客时,有这样一个镜头:“饭店二楼的一个包厢内亮着的灯光突然熄灭,门已经反锁了。拉开包厢靠走廊的一扇窗户,在摄像机的灯光下,有人或是把头埋进沙发,或是靠在墙角背对镜头。”
汝南县纪委的这一行为被人指责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有网友说:“你在拍摄之前并不能认定是领导干部。即使是领导干部,也可能不是公款埋单。”
孔庆成反驳:“酒店本身是公共场所,为什么不能进?你做你的生意,我们管我们的干部乱吃喝。而且录像只是留个证据,不公开。”
在这种情况下,汝南县纪委的检查方式悄悄做了改变,由“中午晚上进酒店、下午上班到单位”改为“中午晚上在酒店外查公车,下午上班到单位”。“现在我们尽量不再去饭桌上查,在饭店门口查公车也可以发现问题。”钟严说,“主要是到岗位上查,中午喝醉酒,下午上班就能看出来。”
●不能百分之百杜绝,管个百分之六七十就差不多了
这场规模浩大的“整风运动”缘于今年年初县委新班子的调整。钟严说:“新领导有新思路,想在干部作风转变方面抓一抓。公款吃喝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也比较容易抓。县委领导的决心很大,中午饮酒必须经县委书记批准。”
县里干部以前上班经常谈的是昨天喝了多少酒,打牌谁赢谁输多少钱。有的乡干部家在县城,不到乡里去上班,有些交办的事情长期拖着办不了。
今年3月5日,县纪委组织4个检查组由县纪委副书记、常委带队,采取实地察看、现场录像和调查记录的方式开始抓“四风”。3天后发出第一号通报:财政局、建设局、公安局和交通局4个单位所属的6辆公务车辆在营业性酒店门前停放,每辆公车罚款3000~5000元。夜晚抽查10个乡镇,脱岗5个。
当月,县纪委又突击检查公款吃喝情况16次、中午饮酒情况5次、县直机关签到情况5次、乡镇机关干部夜晚值班情况1次。发现有2辆公车停放在饭店门前,没有发现中午饮酒情况和乡镇干部“走读”情况,但是有迟到、脱岗情况。
一个单位被通报3次,要处理单位领导。被电视台曝光也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汝南县的监督效果立竿见影。4月份以后,县纪委抽查的“成果”越来越小。
孔庆成说:“到目前为止,3个人受到通报批评,有的单位公车两次在电视上曝光。”他纠正此前媒体的报道,一是“30个人受到党纪处分”有误,二是“电视台曝光违纪者”有偏差,一般是对单位批评。
钟严承认,可能会有干部开公车到不远的驻马店市区或者郊区吃饭,但是,“从现实来看,不能百分之百杜绝,管个百分之六七十就差不多了”。
据县水利局局长刘路红介绍,纪委规定“同城不吃饭”让他们的招待费比同期下降2/3。“上级领导来,花不了多少钱;同城吃饭花的钱是大头”。
孔庆成计算,30个局委、17个乡镇加上160多个有接待任务的二级机构等,有250多个有接待任务的单位,一天有1/3的单位来客人,每个单位省50元的酒钱,不算节省的饭菜一天能省下4000元,一年就省下150万元左右。
原来一个月检查十多次,这两个月来一周抽查一两次。孔庆成说:“关键是坚持。”钟严说:“一放松就会反弹。下一步还是不断改进方法,坚持监督。县委决心不变,我们力度不减。”
●“治理公款吃喝”这个话题已经谈了20年
在汝南县甚至全国,“治理公款吃喝”这个话题已经谈了20年。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禁止公款乱吃喝管得很严,90年代初,搞建设,项目多,有些放松。1995年之前,汝南县有些乡接待费一年达50万元,有些村甚至超过10万元。
1999年、2000年,汝南县相继取消了村级和中小学的招待费。2003年,对公款招待费实行总量控制限额管理,“县直局委年招待费按机关在编人员每人每年1000元计算总量,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实行一餐一票一结制度,严禁赊欠招待。同时要求“五个严禁”:严禁同城公务接待,严禁下乡公务接受烟酒招待,严禁私客公款招待,严禁支付保健娱乐费用,严禁工作日饮酒。2006年,汝南县又明确了二级机构的招待费标准,外商洽谈项目、研讨会等重大事项发生招待费必须提前有预算。
这些制度产生了明显效果。2003年汝南县乡镇、县直局委招待费总额813.7万元,2004年515.5万元,2005年432.7万元,2006年374.5万元,一直呈下降趋势。而该县的财政收入一直在每年1亿元左右。
2006年,汝南县有24个左右的单位招待费超支,其中公路局和人民医院分别交纳5万元和4万元的扶贫救困基金。按照2003年的规定,超出限额的,最少对超支部分按1∶3征收扶贫救困基金。不过,实际执行中,“罚款”比规定得少。
河南省委党校纪委书记、教授徐洪波说:“2005年,省纪委下发过中午不得喝酒的禁酒令,但是许多地方没有认真执行,而汝南县、信阳市等地方领导对制度落实很好,措施得力。所以说,制度建设有必要,但关键的关键要落实制度。这取决于当地领导抓落实的决心和态度。不光是公款吃喝问题,还有会风、文风问题,做表面文章问题等,其实,抓来抓去,还是领导决心问题。”
领导“不下决心”怎么办?这牵涉到用人体制问题。体制就是对人对权的管理办法,是权力运作的程序和方式。徐洪波说:“单纯靠上级的肯定,只是短时间作风转好,不能持久。领导一换,可能就走样了。”
治理公款吃喝不是新闻。但是,“抓吃喝风是反腐败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或许就是公众对治理公款吃喝历来关注的原因。
来源:东方今报  来源日期:2007-10-9   本站发布时间:2007-10-9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16935
汝南多家饭店关门(东方今报 2007-10-9) 效果如何?河南汝南严查公款吃喝 多家饭店无奈关门 河南汝南县严查公款吃喝 多家饭店无奈关门 河南汝南县严查公款吃喝 多家饭店无奈关门 郑州天价理发店关门停业 网友举标语声讨(东方今报 2008-4-4) 盛大林:《秸秆放倒证》呼唤文件审查机制(东方今报 2007-10-31) 盛大林:石油巨头“逼宫”政府不应“姑息”(东方今报 2007-10-30) 郑州城管全副武装集中打狗(东方今报 2007-10-29) 全国最牛的饭店宣传报 全国最牛的饭店宣传报 全国最牛的饭店宣传报 南京东方珍珠饭店,浪漫之选 刘克军:科长环卫工 闪耀人性之光(东方今报 2007-11-13) 小学实行红色教育 学生握红缨枪喊革命口号(东方今报 2007-12-8) 河南驻马店警方配宝马警车为领导开道(东方今报 2008-7-9) 河南信阳兴建“最牛局处级别墅群”(东方今报 2008-7-9) 女子披头散发穿白衣半夜游走 引发居民恐慌(东方今报 2008-9-13) 男子电脑下载一部淫秽视频被罚款1900元(东方今报 2008-9-18) 郑州纪委书记称95%贪官有情人 将情人分七类(东方今报 2008-9-23) 高收入者 纳税不如普通人(东方今报 2005-10-29) 工人为证明患职业病坚持开胸验肺(东方今报 2009-7-10) 赵志疆:令人心痛的“愈维权愈受伤”(东方今报 2009-7-10) 《东方今报》“开胸验肺”事件的最初报道 网帖曝两公务人员敲诈退休干部(东方今报 2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