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预告:远程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暂定) - 学术讨论 - 讨论室-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9:28:11
尽快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一)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刘尧
2007年8月27日 中国教育报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在对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进行综合化改革的同时,鼓励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大学参与培养、培训教师工作,探索在综合性大学中试办教育学院。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综合化的办学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为了在综合化基础上,提高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教育部拟在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整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建立一批专门从事教师教育的“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笔者认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承担其任务的办学实体——教师教育学院进行教育专业化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在我国大学内部实施院长负责制的条件下,院长对学院改革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对教师教育专业化和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素质的研究,仍然是一个盲点。本文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教师专业化呼唤教师教育专业化
事实上,从班级授课制建立、教师成为一种职业算起,教师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强劲的思潮,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发达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教师职业已经成为专业化职业。国际上对职业专业化有6大标准:有专门知识;需要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有专门的职业道德;有自主权,能根据自己专业进行判断和决策;有组织,如行会组织、学会组织等,有行业自身实行监督控制的约束;需要终身学习。对照上述标准,教师职业有以下特征:有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掌握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需要经过较长的专业训练,包括所教学科的教学实习;有系统的职业道德,要求敬业爱生;有较高自主权,组织教学,创设学习环境,有较强的判断力评价学生和自身;有教师管理组织,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管理;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具有专业化的一切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师教育模式中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之间的冲突迭起,迫切需要教师教育模式从过去的学历教育转变为在较高学历教育基础上的资格证书教育,突出教师教育的资格性与职业性,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就是说,教师专业化愈来愈依赖于教师教育专业化。没有教师教育专业化,就没有教师专业化。这是因为:首先,从教育史来看,在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的历史时期,由于构成教师职业的知识、理论和能力缺乏充分分化,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教育可以被一般的学历教育所取代。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职业的知识、理论和能力不断分化,教师专业化问题就越来越突出,教师教育就逐渐从一般的学历教育中分化出来。其次,从教师教育本质来看,今天教师要了解学生特点和学习规律,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掌握教育教学理论,以及驾驭学科知识,等等,都已经构成了专业化学问。不能再简单地由学历教育来替代,也不能完全包括在学历教育中。再次,从教育实践来看,教师专业化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评价等方面,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在教师教育序列中是先后关系。最后,从国际经验看,发达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纯由学历教育取代教师资格证书教育的模式,实现了在大学教育基础之上的教师资格证书的教育。以上这些,都要求教师教育进行专业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