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聃:《傲慢与偏见》为什么这样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5 09:04:29

 《傲慢与偏见》是显示奥斯丁才女风范的作品,在美国它是中学生的必读书。我觉得这部书可以作为当代女性爱情圣经来研读。

  这部小说的主要冲突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冲突,抓住了这一冲突,就抓住了小说的倾向性。男主人公达西,是一个有钱有势的乡绅公子,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一个小乡绅的女儿。他们俩的爱情费了好大的周折,只有真正相知了,才擦出爱情火花。正应了那句话:爱情是甜蜜的折磨。与此同时,小说中还同时写了另外三个爱情故事,分别是宾格莱和简,柯林斯和夏绿蒂,韦翰和莉迪亚。这三个爱情故事各有各妙,是为达西和伊丽莎白爱情故事做衬托的,作者是为了彼此进行对照,从而突出达西和伊丽莎白的爱情之美。我们应该承认,在女性很不受尊重的十八世纪,奥斯丁在作品中把女性描写得同男性一样具有知识和很高的智慧,并且在婚姻上有着近乎妄自菲薄的自主意识,傲慢地要求得到男性的尊重与真爱,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也是让女性读者大呼过瘾的一件事,因为她改变了男性作家笔下被简单化、鄙夷化、矮化了的女性形象,为后来的女性作家开辟了一条突出重围的道路,在广大读者的心上刻下了遗世独立的种子。《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的最大贡献是为世界文学画廊增添的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

为了更好地解读伊丽莎白的独立精神,我们先来看柯林斯师和夏绿蒂的爱情故事。透过这个爱情的参照,我们才可以更好地领略伊丽莎白的可贵和可爱。 

    柯林斯是贝内特先生(伊丽莎白的父亲)的表侄。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他也是贝内特先生的限定财产继承人。这个男人可不是个没有生命力的角色。他初看上去有点猥琐,有些笨拙可笑,是个相当滑稽的男人,在女性眼里缺少那么一股子阳刚气概。如果就此认为他不可依靠,那就错了。因为他还有另一面可靠的地方,那就是他在生存智慧方面颇具才华,他的最大特点是特别攻于心机,善于逢迎。他知道自己地位卑贱,在乡绅主导一切的时代,生存起来艰难异常,于是就选择了一条攀龙附凤的大道,这条路他走得很好,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叫凯瑟琳夫人的大贵族的提携,从而得到了教区牧师的肥缺,因而也就开始变的妄自尊大,白命不凡。你看他凭着逢迎的才华,占有了好的地位和大批的钱财,他的身价倍增,成了待嫁女眼中的绩优股。这个绩优股的野心是要在爱情上也占有一个绩优股,于是他看上了贝内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没想到伊丽莎白这个绩优股不识相,压根儿就没有看上他,拒绝了他。按理说这个挫折够大了吧,可柯林斯毫不在乎,他相信他这个绩优股一定会占有一个绩优股的。结果最后是心想事成,他找到了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夏绿蒂。夏绿蒂是个绩优股,她和伊丽莎白一样,是个才女,家庭教养也不错。

   夏绿蒂当然是个才女,她对自己的未来计划得很周详,她的生存智慧也是一流的,她知道,她父母的家,不是她的家,这里只是个临时睡觉的地方。她很清楚自己未来的路在什么地方,她必须为自己找个永久睡觉的地方。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当时女性没有工作机会的年代,只有一条路摆在她面前,就是找一个男绩优股,嫁给他。对于这个绩优股她费尽心机,可是在她生活的那个偏僻的地方,绩优股寥寥无几。寻寻觅觅,也没有成功,结果就成了剩女,怎么办?她想如果有一个绩优股摆在她面前,她一定会冲上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等到这一天。柯林斯是怎样一个男人,她很清楚,但夏洛蒂现在的第一要务是找一个永久睡觉的地方,如果她还犹豫就真的剩下了。于是他走进了柯林斯的家。小说有一句话震撼人心,“嫁人是她唯一体面的出路,虽然未必幸福,却是一个能确保她不致挨冻受饥的储藏室。”人生就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满了悲剧。是啊,夏绿蒂的人生茶几上,就摆满了悲剧。我不由得想到哈姆雷特的一句话,弱者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夏绿蒂被生存难题压榨出的软弱,该有谁负责呢。 

  夏绿蒂的人生是个悲剧。不过,好在这个故事是一个插曲。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故事才是作者想要讲的故事。是一个真爱的故事。真爱不可得,这是中国女作家张爱玲的痛苦经验。她的笔下没有爱情,只有有不可控制的欲望,这使她的作品充满了爱情的悲凉意味。可是具有独立精神的奥斯丁则对人生没有这么灰暗的理解,她始终相信人生是有爱情的,只不过这种爱情必须以女性的独立为原则。所以奥斯丁为了把人生美好的理念传达给读者,就把伊丽莎白与达西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作为了小说的主线,从而张扬了独立精神。张爱玲写的是爱情的怅惘,奥斯丁写的是爱情的希望。

 这段爱情故事充满了波折,达西是真心爱着伊丽莎白,愿意为她负责到底;可是伊丽莎白被他表面的傲慢搞得义愤填膺,对他有了误会。作者对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相知故意设置了很多的障碍,强化了相知在爱情中的地位。

  达西与伊丽莎白的相遇是在一个乡村的舞会上。故事的开始是他随朋友,一个年轻的贵族宾格莱,一起来到乡下的尼日菲尔德庄园,目的是要在尼日菲尔德庄园附近的浪伯恩看看有没有可做老婆的绩优股,那个时候,男女交往的方式就是跳舞,爱情往往是在舞会上发生的,于是宾格莱就决定在自己的庄园举行舞会。在舞会上,达西对众人的殷勤讨好不屑一顾。只跟朋友宾格莱的妹妹跳舞,谢绝同其他女士跳舞。因为他不相信这个小小的乡村会有绩优股,当宾格莱说到伊丽莎白的时候,他将伊丽莎白打量一番后冷冰冰地说:“她还说得过去,但还不至于漂亮得让我动心,况且我现在也没有心情去成全被别的男人冷落下来的女士。” 然后,只是在场内踱来踱去,偶尔和他自己的朋友熟人说一两句话。

 傲慢的达西惹怒了自尊的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美女,更是才女,是不可多得的绩优股。在她听到了达西对自己傲慢的评价时,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目的,对达西这个傲慢的贵族产生偏见。她说:“他确实有资格骄傲,如果他不伤害我的自尊的话,我倒是能原谅他的骄傲。” 

 这次相遇他们都错过了一次相知对方的机会,但是老谋深算的贝内特太太让伊丽莎白有了在达西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经过一段相知的日子,达西的凡心被打动了,他渐渐地发现伊丽莎白这个绩优股太不一般,秀丽的容貌,轻盈的体态,尖刻的言语,无处不在的自尊,所有这一切都是达西喜欢的。尤其是伊丽莎白那机灵的头脑和她高贵大度的气质更是深深吸引了他。作品是这样写他对伊丽莎白的好感的。

达西突然发现,她那双乌黑发亮眼睛的美丽表情,使她的脸显得异乎寻常的聪慧。紧接着这一发现之后,是其他几项同样气死人的发现。尽管他以吹毛求疵的眼光发觉,她的体形不止一处生得不十分匀称,他不得不承认,她体态轻盈,惹人喜爱;尽管他断定,她的举止风度不是上流社会风行的举止风度,但她那潇洒自如,嬉戏活泼的风采使他着迷。

着了迷的达西对伊丽莎白是相知了,也动了真情;可是伊丽莎白对他却不相知,不但不相知,还加深了误会。于是但是达西的求婚,就遭到了伊丽莎白的拒绝。伊丽莎白是这样回绝的:

“自从我开始认识你,几乎可以说从我认识你的最初一刻开始,你的言行举止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地印象,使我坚信不移:你傲慢无理,自高自大,自私自利,藐视他人的感情,使我形成了对你坚定不移的憎恶之情。我认识你还不到一个月,我就感到,任何人都不能说服我嫁给你,你是普天之下我最不愿意以身相许的男人。”

 达西是不可多得的绩优股,他,帅、多金,举止优雅,是许多待嫁姑娘向往的白马王子,何况伊丽莎白家的财产将被科林斯继承,而她和她的姐妹们将是一无所有。从找个“储藏室”的生存目的来说,攀上达西应该求之不得,达西毕竟比科林斯的“储藏室”大得多,而且外表迷人。 

 可是达西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施舍给伊丽莎白的爱情却被伊丽莎白拒绝了。本以为志在必得、稳操胜券的达西被打懵了。这是因为他小看伊丽莎白了。这是个不食嗟来之食的主,而达西第一次求婚时所流露出的对她、她的亲戚、家庭的鄙夷更是激怒了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你傲慢无理,自高自大,自私自利,藐视他人的感情,使我形成了对你坚定不移的憎恶之情”这话的杀伤力太强了,把爱情看做是施舍和占有,对于视独立和尊严为生命的伊丽莎白来说,无异于杀害她。可见是伊丽莎白的偏见阻挡了他们相知,相爱也就不可能。而在达西自以为万无一失的求婚受挫之后,他也就更加相知了伊丽莎白,对她的与众不同更加痴迷。

伊丽莎白不是不追求爱情,只是这种爱情不能冒犯她的自尊。她的初恋是从碰到一个叫韦翰的军官开始的,伊丽莎白刚一见到韦翰,就被这个男人一副“讨人喜欢”的帅气给迷住了。而韦翰也和伊丽莎白来电,在她面前摆出一副很男人的模样,在谈到达西时,对这个情敌大加中伤:“老实说,除了在尼日斐花园以外,我到附近任何人家去都会这样说。哈福德郡根本就没有人喜欢他,他那副傲慢的气派,哪一个见了都讨厌。你绝不会听到人家说他一句好话。”这些话破绽百出,但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此时被韦翰的好感迷住了双眼爱情。她与韦翰分手时“脑子里只想到他一个人”。不是说,恋爱中的女人最愚蠢吗,看来,伊丽莎白也不能免俗。由于受了丰翰的魅惑,加之伊丽莎白从韦翰口中知道:姐姐和宾格莱解除爱情关系是达西搞的鬼,她对达西的愤恨油然而生,她断定是达西的门户偏见和想把自己妹妹许配给宾格莱的诡计导致了姐姐和宾格莱的分手。在韦翰这个伪君子的挑唆下,伊丽莎对达西的偏见转变为痛恨。

韦翰是达西家老管家的儿子。他是个心术不正,自私,品德败坏的人,但他十分小心的隐藏着自己,以自己的翩翩风度和随和的外表骗取了达西父亲的信任,也骗取了伊丽莎白的信任,甚至是喜爱。看来奥斯丁是有意写了这一笔,她突出了伊丽莎白的人性弱点,就是美男的魅惑使得一向清醒的伊丽莎白失却了方寸,感情冲动成为了她的理智的绊脚石。

达西在大败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加紧了进攻的步伐,他给伊丽莎白的一封信促使伊丽莎白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达西在信中坦承了自己之所以拆散简和宾格莱是因为他误认为简对彬格莱并无真爱。这信件使伊丽莎白对达西有了初步的相知。伊丽莎白冷静地审视了自己,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以往未免太盲目,太偏心,对人存在偏见,而且不近情理”。达西在伊丽莎白那里的求婚遭到拒绝之后,从给伊丽莎白写信开始,就进行了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傲慢,克服自己的弱点。这位俩人的相知扫除了障碍。

     事情的转机终于来了。伊丽莎白和舅舅、舅妈一起参观达西的庄园时,让她对达西有了进一步的相知。彭伯利“豪华不足,风雅有余,伊丽莎白看了,很佩服主人的情趣”。并且通过与管家太太的谈话,了解到达西其实是一个脾气很好、度量很大的人,甚至对下人都没说过一句重话,他非常体贴穷人,使得佃户和佣人都对他交口称赞;他还是一位好哥哥,把妹妹照顾得无微不至。这里,达西的格调和修养开始深深吸引了伊丽莎白。

   在彭伯利庄园,伊丽莎白与达西意外地再次邂逅,达西的表现让伊丽莎白刮目相看,达西真的是个不傲慢的绅士。伊丽莎白注意到达西对她的亲戚很有礼貌,还把他的妹妹介绍给伊丽莎白。伊丽莎白很清楚,这些都是因为达西尊重她,但她此时还不愿意承认自己也爱达西。

达西在处理莉迪亚私奔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牺牲精神,让伊丽莎白对达西真正相知了,也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伊丽莎白接到简的信,得知莉迪亚与韦翰私奔的消息,大惊失色,乱了方寸,几乎支撑不住。达西看到伊丽莎白如此痛苦,知道这件有损门风的事对一向坚强的伊丽莎白打击巨大,他挺身而出,为伊丽莎白挽回损失努力着,他不惜“向一个他所深恶痛绝,极其鄙视的女人去求情”,不惜“委曲求全,同一个他极力要加以回避、而且连名字也不愿意提起的人去见面,常常见面,跟他说理,规劝他,最后还不得不贿赂他”。

达西在私奔事件中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对伊丽莎白的真爱。爱是付出,是负责,是牺牲。达西为伊丽莎白含辛茹苦,含垢忍辱,这正是达西对他所爱的人的牺牲精神。是真爱的表现。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爱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很深的偏见到倾心的爱慕。可是爱上达西的伊丽莎白却陷入痛苦之中,她觉得她得不到达西的爱了,妹妹私奔的丑闻,她对韦翰的迷信,这些不光彩的事,达西如何能容忍;更重要的是她还拒绝过他的求婚,让达西的尊严受到极大伤害。但对伊丽莎白已然相知了的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爱却从未改变过,只是因为被伊丽莎白拒绝过一次,他怕再次碰钉子。两个人此时已是相互爱慕,就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无法互诉情衷。

当达西的姨母蛮横而又粗暴地要求伊丽莎白离开达西时,遭到伊丽莎白的严词拒绝。达西知道这件事后,心中又重新燃起希望。于是,他来到郎伯恩,向伊丽莎白表明心迹,并向伊丽莎白求婚,最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后来伊丽莎白去拜访找到“储藏室”的夏绿蒂时惊奇地发现“当柯林斯有时说些让夏绿蒂实在难为情的话”时,夏绿蒂一般总是“明智地装作没听见”,这一笔,写出了夏绿蒂没有爱情的婚姻的无奈,可是夏绿蒂的生存智慧在这里再一次发挥了作用,她这样给自己下台阶:只要能忘掉柯林斯,就真有一种舒适的气氛。精神胜利法让夏绿蒂成功地度过了婚姻的危机。 

  这两个婚姻是一组对比关系,从这种对比中,不难发现奥斯丁写这部小说的用意。夏绿蒂因为没有独立精神,所以她的婚姻是牺牲爱情的,伊丽莎白拥有独立精神,她的婚姻是拥有爱情的。

     其实,读奥斯丁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伊丽莎白的原型就是奥斯丁,因为她自己的精神就是独立的。《傲慢与偏见》倡导女性要独立,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奥斯丁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摘自霍聃《动什么别动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