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牛市狂炒增发概念股(附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0:40:07

结构性牛市狂炒增发概念股(附股)

2010年09月12日16:27证券市场红周刊 刘增禄我要评论(0) 字号:T|T

8月以来,在大盘指数失真状况下,中小市值个股掀起一轮轮上涨潮,与个股热情表现一样,上市公司增发融资的热情又再度回温,多只个股在预案出台当日出现涨停,像西单商场于9月1日复牌后连续3日涨停,增发概念股在这结构性牛市再次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

增发在反弹行情中是“馅饼”,熊市中是“陷阱”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两市共有247家公司提出了增发预案,在大盘下跌的上半年,仅有152家公司推出增发预案;而自7月以来,市场出现修复性反弹行情后,截至9月10日,两个月左右就有95家公司推出增发预案,这显示在反弹行情中,增发融资方案更易获得股东代表大会通过。

增发到底是助涨的“馅饼”还是催跌的“陷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中国平安浦发银行中国石化大秦铁路等无不是因增发融资传言而股价出现突然大幅下跌,在当时行情中,上市公司推出增发方案那简直是找跌。时过境迁,熊市中不看好的增发到牛市中反成了香饽饽,如今的上市公司只要有传说将增发,股价便闻风异动,成飞集成中卫国脉安源股份等无不短期涨幅惊人。

统计数据显示,自7月以来的反弹行情中,95家发布增发预案的公司中有73家预案公告至今跑赢同期大盘,占比76.8%,而预告当天涨幅在5%以上就有24家,预告当天实现涨停的有18家,而在上半年发布增发预案的152家公司中,仅有12只个股在预告当天涨幅超过5%,实现涨停的也仅5家。

对象的选择很重要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牛市中定向增发往往可以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增发特定对象多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其他关联方,这不仅能有效解决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关联方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通过引入优质资产还能改善公司的基本面。东方电机、上海汽车天津港葛洲坝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典范。

其次,定向增发还有利于引进战略投资者,获得其战略合作者带来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以及广阔的市场渠道,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9月1日公告拟以9.92元/股向首旅集团发行2.3亿股收购其拥有的“新燕莎控股”100%股权的西单商场,国都证券就分析认为,新燕莎控股的“燕莎”、“贵友”等中高端品牌将与公司原有的“西单商场”、“友谊商店”、“法雅体育”等大众品牌形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在北京市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公司还可以依托首旅集团的强大实力,未来在外延式扩张方面得到更多支持,对此给予了强烈推荐-A的评级。同样,9月4日公告拟增发不超过8000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投入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华胜天成,国泰君安分析认为此次募投项目将丰富产品组合,完善综合性服务功能,有助于公司增强软件、服务业务的产业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对此次增发放案予以正面增持推荐。对此,二级市场均得到了强烈的认可,复牌后的西单商场连续3天收于涨停,华胜天成4个交易日股价也上涨18.18%。

介入的时间点也很关键

在《红周刊》此前的增发文章中,对增发也曾做过详细统计,增发概念股的股价大幅上涨时期主要集中于预案出台至获准日之前,平均涨幅达98.8%;而股价上涨幅度最大阶段则又集中于股东大会公告日至获准日阶段,平均涨幅为38.1%。由此可见,时点的把握很关键,目前市场中有多家公司因筹划资产重组事宜停牌,复牌后,投资者可根据增发进程选择是否买入。

当然,也不排除有的公司在拟增发消息发出前有过一波相当巨大的炒作,正式消息出台后可能会出现一波杀跌的可能,投资者介入时可选择在股价下跌回升站稳30日均线,至少是60日均线后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