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贺卡讨薪、园丁掐花、买不起房、接待费(中国青年报 2007-1-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5:01:57
视点
2007-01-24
李斌
贺卡讨薪
又是一起农民工讨薪事件。这一回,没有聚众堵路,没有以死相逼,但在温情背后,透露的依然是那份难言悲凉。
30多万元被拖欠的工资,两个多月徒劳的追讨,30多位盼着回家过年的农民工不知所措的模样,勾勒出一幅不那么“和谐”的景象。他们像一群委屈的孩子,把希望和祝福写在贺卡上,寄给讨薪对象——陕西省第八建筑工程公司。
“老母亲又病了,老婆在邻居家又借了1000元,让我早点回去还上。可是我身上连路费都不够,又不能跟老婆说,希望领导收到这张贺卡后还钱吧。我祝你猪年发大财。”满纸辛酸言,不知能触动谁?
连篇累牍的法律条文,措辞严厉的政府文件,都指向坚决保障农民工权益。但不知何故,这群农民工却把讨薪的希望寄托在一纸轻飘飘贺卡上?唉,是讽刺,也是无奈。     园丁掐花
听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总有那么一些浑然不知敬守师德的低劣园丁,在污浊孩子们的灵魂。近日,我们又见痛心一幕。
事情发生在山东临沂金源实验学校。晨读时分,人来人往,一位老师在办公室丢失了钱包,里面钱不多,但有驾照、银行卡、公费医疗卡,“老师很着急”。
这一急就昏了头脑,忘了师德。在教室里,老师把全班同学的书包搜了一遍。中午放学时,又把守校门,挨个翻看学生的衣服和口袋。
“祖国的花朵”在“园丁”眼里,似乎个个有小偷嫌疑,这样的结论让人感到彻骨寒心。老师丢失的不只是钱包,还有为师之道。怕就怕,那伸向学生口袋和书包的手,从此埋下恶劣的种子:在蛮横的个人私利面前,他人尊严算得了什么。     副区长买不起房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副区长丁建华的一席话撩动了众人的神经。他在政协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坦白”自己仍是无房一族,他说,“现在房价确实过高“,“房价涨得不可开交,很多公职人员,凭正常收入是很难供得起房的”。
官员买不起房,老百姓怎么办?这是很多人看到这条新闻后的第一反应。
副区长虽自称无房一族,还能以低价租住着政府提供的房子,恐怕对居无定所难有切肤的体会。但此番实言,难能可贵。
前有教育部前副部长张保庆的名言广播天下:“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现有副区长坦言买不起房。下一个,不会有卫生部门的官员声称看不起病吧。凭正常的收入,读不起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那一定有什么东西不正常。     接待费几何
最近召开的湖北省财税工作会议透露了一项调查结果:鄂西北某县级市,在控制接待费支出“还算是比较严”的情况下,一年支出的接待费用仍然高达1800多万元。这笔巨额公款,少部分用于接待上级来人,大多数则被该市干部自己挥霍掉,美其名曰:“互相接待”或“自己接待自己”。
简单一个数字,暴露出官场“原始”生态。
如果说接待上级来人,还能找到忌惮的借口,“自己接待自己”,则纯属巧立名目,损公肥己。算来,这个县级市每天有近5万元的公款,在官员们的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中打了水漂。官场风气之糟糕,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调查结论很清楚了,按照程序,下一步该轮到有人来问责,有人来负责了。结果如何?尽管我们不很乐观,但仍拭目以待。
李斌:贺卡讨薪、园丁掐花、买不起房、接待费(中国青年报 2007-1-24) 李斌:贺卡讨薪、园丁掐花、买不起房、接待费(中国青年报 2007-1-24) 农民工讨薪不成反遇袭(中国青年报 2007-7-2) 毛建国:对副区长买不起房的解读竟是增加房补(中国青年报 2007-1-25) 党国英:与其控制接待费 不如控制接待(新京报 2006-9-1) 实行接待方不付接待费制度,如何? 王波:不“改”历史、丧葬、讨薪、生死合同(中国青年报 2007-4-11) 杨芳:网络秋菊讨说法(中国青年报 2007-4-11) 蒋韡薇:免费为农民工讨说法(中国青年报 2007-11-21) 杨芳:网络秋菊讨说法(中国青年报 2007-4-11) 公务考察接待费一年9000亿 梁发芾:费比税重(中国青年报 2007-8-9) 刘洋:“版面费经济”怪象录(中国青年报 2007-5-30) 手机漫游费取消无望(中国青年报 2008-1-3) 邓清波:吹空调的拿高温费 晒太阳的没高温费(中国青年报 2007-8-6) 吕思思:为讨薪,农民工举牌卖判决书(中国青年报 2009-11-21) 网游“军团”遭解散 “军团”首领讨说法(中国青年报 2009-9-1) “北大接待费相当一个省”很正常 取消接待费制度须廓清三种认识误区 帖文:取消接待费就失去了人情味? 实行接待方不付接待费制度,如何?--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买不起房,只好去山上挖 买不起房,只好去山上挖个洞住 一个男人买不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