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我就这样被同性恋!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3:17:45

在美国,我就这样被同性恋! 

默认分类 2010-09-06 14:07:55 阅读23838 评论49   字号: 订阅

↑相信大家对这两位帅哥的打扮并不陌生,这是华人著名导演李安导演的电影《断背山》中那两位同性恋的形象,家喻户晓,断背成了同性恋的另一个代名词。这是鬼节时,和朋友们一起的搞笑相片,他们两位不是同性恋哈

 人们经常说东西方文化观念不同。肯定是不同,但到底怎么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只有真正生活在其中,才更知道这其间的厉害。这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不同,轻则引起一些误会,闹出一些笑话,重则影响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是前途和命运。

    这是我个人的亲身经历,让我哭笑不得。

几年前,当我下定决心彻底到纽约华人社区工作时,就有朋友告诫我:这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地区。即保留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美国的现代潮流,尽量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新闻媒体上班,圈子就那么大点,更容易被人认识,注目。

↑虽然身在美国,但是我们一般都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我的一举一动,代表的可是中国女人啊!嗯,还好,没走光!不管你想不想代表,能不能代表,反正如果干了什么坏事,别人不会说我高娓娓如何如何,都说是这个中国女人如何如何。(2009年)

    朋友们特别点了某某人,因男女交往问题,引起社区议论,很不划算等等,给我上了我深刻的一课。像我们这样的单身女性,别的方面没什么可注意的,最容易引起别人议论的就是个人生活、男女问题了。

    本来我从小到大,一直认真学习,认真工作,年年当班长,年年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然在任何地方都像鸟儿珍惜自己的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声誉,并且从小这样,已经养成了洁身自好,自尊自爱的习惯。

    既然要在华人社区工作,就要经常到华人社区采访,为了工作方便,就搬到了华人聚居的法拉盛最中心的41街,在黄金超市旁租下了一房一厅的公寓。

↑在我中国的家里(2000年,那时是美国,中国两边飞)

想要住闹市区,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因为这一片是商业区。我住这幢第三层。一楼是发廊,二楼是华人针灸按摩理疗所。

狐朋狗友们,还开玩笑说:一楼,发廊  二楼,按摩   三楼,小姐

然后,全部放肆大笑。别说,这个玩笑还有点创意,大家一直笑了好久。

刚开始全职在报上工作,一切从零开始。我要求自己必须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信心,所以一般情况下都工作,没有多少空余时间。

至于约会,很少。就是偶尔有,都从来不带到自己的生活范围内。

有次,楼下发廊的一位小姐问:“娓娓,你天天穿的裙子都好漂亮哦。”

天啦,我每天穿什么他们都在看?我意识到,完了,有人在注意我,就更加小心啦。

所以,就是和帅哥约会,都不进到这个社区,一般都到别的地方去。

就算帅哥来接我,往往都到街的最边上等我,不让人看见,就像地下党的工作者。

平常我的人缘还不错,跟大家是朋友同事合作关系很好。

也有好多个好朋友,还有好多年轻单身的女人,经常伙同一起疯玩,很多时候,跟我一起参加社区活动晚会,不管到哪里,都是和一帮女孩子一起,这也是在中国就养成的习惯。

社区人士从来没有见我带任何一位男士出现。我也为自己的定力得意,以为自己处理这事很了不起,嘿嘿

↑最是那回眸一笑的妩媚,哈哈!(2005年,美国的沙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纽约总领馆参加国庆庆典,这也是我工作采访的一部分,经常要出席重大场合,有时是记者,有时是嘉宾身份来参加,所以我平时比较注重穿着,在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这里很讲究。(2006年)

↑在曼哈顿街头迎着阳光自我陶醉(2009年5月)

↑平常玩的时候老和女孩子在一起,工作中全是和先生们在一起(亚美商务发展中心总裁王章华和亚洲市场总监梁伟,在华尔道夫酒店“50杰出亚裔企业家”颁奖晚会上(2006年)

 

↑和一帮学表演的留学生一起玩,照相时她们故意搞怪,其中一位没地方住,还在我那里住了一个月,可能因为这个,更容易被人误会。(2006年新年)

问题就开始出现了:

为什么没有看见高娓娓跟男的一起出现呢?为什么高娓娓经常都和一伙女孩子一起呢?

高娓娓为什么没有男朋友呢?难道高娓娓不喜欢男的?

好像长得不算太得罪观众,人品也还不错,为什么没男朋友呢?很多人都认为我该有大把男朋友,我说没有男朋友时,多老外都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

又一个问题来了:

她老是有那么多女朋友,老是和女人在一起,经常在不同的地方都带不同的女人?是不是有问题?

在美国,虽然同性恋得到承认,可以公开,甚至可以结婚。但无论如何,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歧视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朋友是同性恋。

看到自己十多岁的女儿和一个女孩子亲亲热热,中国母亲和美国母亲反映是不一样的:中国母亲高兴,美国母亲担心;

 看到自己十多岁的女儿和男孩子亲亲热热,中国母亲担心,美国母亲高兴。。。。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女孩子出去玩,经常勾肩搭背,手牵手,是一种习惯,很自然。我们出去玩也罢,聚会也罢,经常一起,还挤在一个床上睡觉。

↑我在鸟巢的留影。要是在这里,和女孩子勾肩搭背,亲亲热热是再正常不过了!(2008年12月)

这种表现在美国就麻烦了。

有美国朋友问我:你们中国女人都是同性恋?或者都有同性恋倾向?

我不用再说,你们都该知道,我的命运了吧!

有一次,不小心让一个同事看到我和一个高大的帅老美一起,她很惊讶,然后吞吞吐吐,很不好意思地说:“好多人都在议论,你是不是同性恋?”

天哪,同性恋?我想都没往那里想过,我的男朋友们从来都是高大威猛的帅哥,怎么会把我这样有性别特征的人误解为同性恋?

我洁身自好,老老实实的结果就是同性恋,像我这样有女人味道的女人还可能是同性恋?

这还是在我们自己的华人社区,我以为中国文化的地方哦

毕竟,我们这个社区是在美国,大环境下,很多的观念也都美国化了。

我就这样连自己都不知道,就成了“同性恋”,让我哭笑不得。

跟朋友们讨论这个问题,大家都笑了,觉得越说越像同性恋的表现。

有人还骂我活该,谁叫你那么保守。这是在美国,有谁来计较,来在意你的私生活呢。(Who cares?)还拿以前的那种观念到这里来,你活得不累吗?即使你有很多男朋友,即使你是同性恋,即使你像Frjj,又如何呢?这是你自己的生活,跟别人没关系,这里的人都不会多管闲事。

其实,怪我自己,是我拿来自己以往的道德观来判断别人,以为是在中国,别人会在乎我的私事,才造成了这种误会,标准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这里,人们都会尊重别人的隐私,也不会去评价别人的私事,这是一种礼貌和素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纽约,那么多不同肤色的人种和民族,人们更是多了一种包容和理解。 

生活真是自己的,自在,轻松,快乐,健康,不然老是想到别人的评价,心里鬼鬼祟祟,不就成了同性恋?

你们说冤不冤?

↑克林顿到华人社区来演讲,他离开后和福建侨团侨领们合影,看看这些相片,我应该像同性恋吧?

 

↑美国驻成都总领馆总领事和成都市管外事的副市长,在美领馆大使别墅里开party,庆祝7月4号美国国庆(2000年,那时我是一部分时间在中国,一部分时间在美国,也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挣扎。) 

09年在曼哈顿希尔顿酒店举行的“50亚裔杰出企业家”颁奖,难道我天天要这样才证明我不是同性恋?

 

其他精彩博文链接:

奥巴马夫妻教育孩子的原则和“父母是祸害”论          酷暑中捧场奥巴马,华人何时当总统?

纽约选美冠军中国行善,图个啥?                              中国驻美记者首次集体曝光

奥巴马被迫“代言”安全套,只能无奈                       纽约同性恋游行的裸男裸女

美国富人的船和房子有多豪华                                     美国凤凰城老百姓那些漂亮房子的价格

金融危机下的纽约华人:世界怕美国,美国怕长乐         看啰,曼哈顿那些花花哨哨的观光车

比中国还中国的纽约华人社区 不会英语照逍遥           华盛顿白宫前面要升中国国旗?

我们在美国抓抢劫犯                                                   为章子怡们抱点不平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夫人为什么吵嘴?                           中国官员访美 令人目瞪口呆的排场

美国民众怎样评美警铐捕中国外交官?                       周末到美国乡村去撒野

苹果iPad热卖 华人购买为何受歧视?                         厨房里看中式美式母爱

迈阿密那些妖娆性感的男男女女                                 任志强曼哈顿激情演讲

在美国乘飞机随时被"宰"                                            处罚强奸犯到底该用哪些招?

在纽约遭遇纹身大坏蛋                                              超级奶爸——美式“妻管严”

在美国,我就这样被同性恋!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我的“血腥屠杀日”——美国地主骗我们去打猎(上)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亲历美国五好学生的颁奖典礼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在美中国男人谈娶哪国女人更幸福?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毛主席天天都在曼哈顿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毛主席天天都在曼哈顿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1 美国孩子的独立和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中国交换生在美国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 - Qzone 亲历遭日本网民嫉妒的联合国中文日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纽约强暴虐杀案,让人震惊又心寒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天国就在我心中 - sanxian3000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奥巴马夫妻教育孩子的原则和“父母是祸害”论 - 高娓娓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中国剩女在美国成香馍馍 - 高娓娓道美国 高娓娓道美国 高娓娓道美国 高娓娓道美国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美国平常百姓眼里的中国人 - Qzone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实拍:曼哈顿的“各色”美女 - Qzone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美国孩子的独立和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 Qzone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腾讯博客 - 老外那些可爱又雷人的汉字纹身 - Qzo...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看看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有多狠心? - Qzone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7我喜欢[有10874人喜欢,日增789人]http://622000575.qzone.qq.com 高娓娓道美国 -- 腾讯博客 - 导游提醒你出国旅游哪些行为很丢人? - Qz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