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刘少奇与四清运动 (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8 03:42:32

——刘源、何家栋对一段历史公案的回忆、考证
作者:高晓岩
刘少奇(1898·11·24.—1969·11·12.)同志百年诞辰在即,我们特编发此文,纪念这位曾经被画成鬼脸的伟人。
四清运动是一桩历史公案,毛泽东与刘少奇,这两位历史巨人的分歧在运动中公开化。本文采访的两名对象,刘源(现任武警总队副政委)是刘少奇与王光美之子,他在文革开始时期,曾耳闻父母对有关问题的说法;何家栋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中心的顾问,对刘少奇研究有素,又曾就相关主题采访过王光美本人。他们使用第一手材料,又援引有关文献资料,对这一段历史公案作出了值得注意的判断。
刘源何家栋审定了文稿。
对四清运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经作出结论。相信本文的发表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论断,并认真地反思历史。
一、“四清”从什么时候开始?
四清运动肇因于1963年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说:“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不懂社会主义”,“责任在我们,我们没有教育嘛。”“要把社会主义教育好好抓一下。社会主义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一抓就灵。”刘少奇说,“总是口里讲阶级斗争,不办事情,不好。现在就正式部署一下行动,搞一个阶级斗争。对象是投机倒把,贪污盗窃,还有一些严重的铺张浪费,严重的蜕化变质、违法乱纪,严重的分散主义。”
对刘少奇素有研究的何家栋说:“这里请注意,毛强调的是‘教育’;刘讲的是‘阶级斗争’,对象是经济领域里的腐败分子。在这次会上,两人共同确定在全国展开五反、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五反在城市,即反贪污、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分散主义、反官僚主义;四清在农村,即清账、清仓、清财务、清工分。到运动后期,几乎全简称为‘四清’。‘清’的内容,开始限在经济领域,后期则上升到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队伍。”
确定搞“四清”之后,刘少奇就准备出国访问。在这期间,指导运动的文件紧锣密鼓制定起来。刘少奇之子刘源说,“这一年一四五月份,刘少奇携夫人访问东南亚,等他们回到昆明时,指导四清运动的文件《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的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通称‘前十条’)已经出笼。文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明确指出这次运动是‘打击和粉碎资本主义势力猖狂进攻的社会主义革命斗争’。刘对‘前十条’关于形势估计和运动性质的提法未表异议。”
在当时,刘少奇或许并未意识到同毛的分歧,以为运动会按自己的思路展开。他支持毛搞运动的前提是,认为干部党员确实需要洗一场澡,革除特殊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多吃多占、官僚主义、强迫命令等不良现象,平息民怨。他有一种危机感。“早在1961年,刘少奇与王光美在湖南农村蹲点44天,对基层存在的复杂问题深有感触。”何家栋说,刘少奇发现,下面普遍不说真话,不少地方的领导机关靠听汇报、下指示做工作,重形式轻实效,以瞒和骗来应付差事。
二、王光美和“桃园经验”
搞四清,刘少奇的思路仍旧是先调查研究。为了获得一手材料,他决定派夫人下去蹲点,这里有率先垂范的意思,因为国务繁忙,只好派夫人下去,此其一;王光美长期担任刘的秘书,懂得其思想,又一起在湖南搞过调查,此其二。
但引起了麻烦。“父亲所在的党支部批评父亲,认为这是对革命的不负责任,大家担心我母亲下乡后,父亲的身体没人照顾……父亲患有失眠症,晚上须服安眠药才能入睡。平时都是母亲精心照料,如果夜间无人,药劲来得猛,极易摔倒。”刘源说,刘少奇晚上一般有这样的习惯,吃完药,躺在床上看文件,然后上厕所,再入睡。有一次入厕时,药性发作,摔到地上,头都磕破了,王光美吓坏了,叫警卫员才抬上床。周恩来知道后,到刘宅严厉批评了王光美。意思是,刘少奇的身体不仅仅只是刘本人和家庭的,他还属于党和人民。刘源说,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所以支部反对她下去,并要刘接受。刘少奇认真地表示,“同意支部意见,但工作任务又必须完成。”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王光美走后,自己在地板上打地铺。就这样,他一睡就是五年,一直睡到1968年病危。
王第一次下乡是1963年11月,去的地方是河北抚宁县卢王庄公社桃园大队。一去就是五个月。离京前,她问刘,“应该注意什么?”。刘只简单说了一句:“不要有框框,一切从实际出发,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为了有利于工作,她改名叫“董朴”,以河北省公安厅秘书的身份,在工作队里做一个普通队员,被分配到桃园大队工作组,任副组长。
刘源说,王光美每月回来一次,跟刘谈体会,向毛泽东汇报。毛听了汇报,不止一次指示道:根子在上边。她并不理解这话的含义。她说,她自己是真心实意接受“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指导思想的,但也仅限于对多吃多占、贪污浪费的干部经济退赔从严要求。她不知如何挖上边的根子。
五个月精细地调查工作后,1964年7月5日,她向河北省委工作会议汇报,这个长达十余万言的讲稿被称为“桃园经验”。
毛泽东看了“桃园经验”,很欣赏,亲自将这份总结批转全国,以示推广。他还推荐给江青和身边工作人员看。到文革中,大字报说桃园经验是刘少奇推向全国的大毒草,正在读初中的刘源回家追问父亲,“第二天午饭时,父亲拍拍兜,对我说‘我带来了文件’,”刘源说:“母亲特紧张,看看窗外,拍有人看见。父亲拿出文件让我看,上面果然有毛泽东的指示。大意是,非常好,我意值得推荐,予以批转全国。下面还有好多用笔划来划去的字。我还没看完,母亲就把文件收回去。父亲说:‘你不该看文件,但我们给你看,是让你知道,你的父母从不欺骗你。’”
在毛泽东的多次催促下,1964年9月1日,刘少奇才在前面加了按语,称其“是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个比较完全、比较细致的典型经验总结”。刘同时又指出:桃园经验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所以桃园大队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不要把它变为框框,到处套用。”
王光美说,毛泽东多次鼓励她,让她到各地去讲。“毛还在中央会议上表扬了刘少奇,要他根据《桃园经验》修改‘前十条’。”何家栋说:“后来,陈伯达在天津小站弄出更对毛泽东胃口的经验,一下子抓出三个‘反革命集团’,毛备加赞赏。(1964年10月24日,中央发出《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夺权斗争问题的指示————转发天津市委关于小站地区夺权斗争的报告》————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