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建档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6:25:21
家庭建档使档案工作走向社会,面向社会大规模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则是提高全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沈阳市档案局在家庭建档的宣传工作中,推出三项措施宣传家庭建档,宣传档案工作,注重宣传的社会性并取得显著成效。
1、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一是发行家庭建档理论书籍。举办《家庭档案管理概论》一书首发式,由书作者市档案局副局长荆绍福签名售书,宣传家庭建档。目前全市已有近5000余户家庭购买了《家庭档案管理概论》书籍,该书的发行有效地扩大了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为家庭建档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举办家庭建档骨干培训班。市及各区、县(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举办家庭建档骨干培训班,两年来,全市至少有3100余人,通过参加培训成为家庭建档业务骨干和家庭建档宣传的尖子人才。三是开展家庭建档咨询活动。市档案局分别在沈阳万科城市花园和市府广场举办大型咨询服务晚会,现场解答百姓提出的问题,出售家庭档案装具,抽取家庭档案知识大奖,百姓踊跃参加,产生巨大的反响。四是制作展板宣传家庭建档。市档案局还制作了家庭档案知识系列展板,在各区、县(市)及机关、院校、院所、企业循环展出,有10余万人观看了展板;五是印发宣传资料。印制10万余份《致全市家庭一封信》、《致档案工作者倡议书》、《家庭建档指南》、《宣传口号》,编印《家庭建档工作指导手册》近万册,免费发放到单位、社区、行政村及百姓家中,使家庭建档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六是广播板报宣传。许多单位纷纷利用广播、板报、局域网、厂报、校报等宣传家庭建档,营造氛围;
2、树立典型宣传。为了扩大档案工作在社会上的影响,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全市各地区、各单位都注意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全市共树立家庭建档示范户2000余户,示范单位10个。沈阳市召开了“档案进家庭”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对10个家庭建档示范单位,88个家庭建档先进单位,140户家庭及103名家庭建档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各区、县(市)也普遍召开了本地区的“档案进家庭”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扩大了档案工作在社会的影响。
3、借助新闻媒体宣传。家庭建档一开始就引起了各新闻媒体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如为使百姓更直观地了解家庭建档知识,掌握操作技能,市档案局与辽宁电视台生活导报栏目联合摄制了五集光盘片《细说家庭档案》,在辽宁电视台多次播放,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沈阳电视台《特别关注》、《科教视线》、《阳光经济》、《凤凰卫视》等栏目对家庭建档均进行了专题报道;《辽宁日报》、《沈阳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晚报》等许多报刊都多角度、多层面、大篇幅地报道家庭建档,其中发行量近30万份的《辽宁日报》,整版专题报道了家庭档案;直接收看、阅读的百姓至少达百万人以上;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家庭建档舆论氛围,有效地普及了家庭建档,普及了档案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大规模地宣传家庭建档,宣传档案工作,目前全市已有9.1万户家庭建立了家庭档案,通过这些家庭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及子女宣传,目前全市至少有50万人知道家庭档案。这么庞大的家庭建档群体、这么众多的群众了解家庭档案,这是沈阳市档案工作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这里面有些人可能只大概了解家庭档案,还有些人不但大概了解,还亲身实践、亲自整理家庭档案,在某种程度上,俨然成了家庭档案工作者。辽宁省公安厅退休干部张通基在“档案进家庭”活动中,自学了《家庭档案管理概论》,观看了《细说家庭档案》光盘片,建起了近30盒(册)规范的家庭档案,他将自己家庭建档的经验在社区进行了交流,并为全社区党员上了家庭档案专题课,外地档案同行到他家参观,他热心地给介绍什么是家庭档案,家庭档案应怎么管理,家庭档案有什么作用,说起家庭档案头头是道。沈阳市大东区退休干部潘文庆,将建好的家庭档案在社区展出,在66岁庆典上展出,还自发组建起家庭档案报告团,在单位、在社区巡回进行宣讲。下岗、低保女工张洁,身患癌症,先后做过三次大手术,她自己建立起家庭档案后,觉得非常受益,就主动带着自家档案,到邻居家宣传,还自己出钱买了家庭档案盒,帮助两户邻居建起了家庭档案。
家庭建档是档案工作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的有益尝试,对提高百姓的档案意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家庭建档使普通百姓感受到档案并不神秘,改变了 “档案与己无关”的模糊观念,同时使相当多的人和家庭认识了家庭档案、了解了档案和档案工作,这是老百姓亲身参与档案工作的最好实践,也是对《档案法》最好的宣传,家庭建档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极大地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档案和档案工作走进了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