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军演表明中国不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18:29:36
上合军演表明中国不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
2007-09-04 06:26 来源: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25
上合军演表明中国不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
凤凰网
“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和平使命-200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8月17日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切巴尔库尔合成训练场落下帷幕。这次演习,“标志着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合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说。中方参演部队最后一批官兵已于8月22日搭乘专列撤离俄罗斯演习地域,预计在8月26日通过满洲里口岸返回中国境内。
演习联合导演部中方指挥组组长鲁传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对于中国参演部队而言,“所有参演官兵安全、顺利、按时回国,我们演习任务才算圆满完成。”
远程兵力投送仍受制约
随着一架波音-737飞机当地时间8月3日16时45分平稳降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沙戈尔机场,参加“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中方部队在演习地域集结完毕。
随最后一个飞行架次抵俄的演习中方总导演许其亮上将在机场宣布,中国参演部队全部安全、顺利、按时到达演习地域。至此,人民解放军成功完成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成建制、多军种、远距离跨国战略投送。
“这是一次成功的远程机动,既为演习的成功举行打下了基础,又锻炼和提高了国家的战略投送能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陈学惠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认为。
中方参演的陆航部队包括数十架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两种直升机采取混合编队的方式,从中方境内起飞,飞越友谊峰,在俄境内中途降落几次,航程约2700公里,最终抵达演习地域。
中方参演的歼击轰炸机在运输机的引领下,从中方境内起飞,沿国际民航航路飞行,在俄境内中途降落一次,最终抵达演习地域。
中方参演的陆军部队人员大部分采取空中机动方式抵达演习地域,重型装备通过铁路输送,行程10300公里抵达演习地域。
“远程兵力投送既是这次演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演习取得成功的前提。”陈学惠说,联合军事演习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练反应、练实战,也是练机动、练运输。从近年来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举行的军事演习看,各国均强调以应对突发事件为背景,注重检验部队快速反应能力。“决定一国军队远程兵力投送能力的关键,是军交运输保障能力。”陈学惠认为,军交运输和联合军演部队行动的重要前提,是联结后勤保障和作战行动的纽带与桥梁,也是维持部队战斗力的关键环节。
军交运输能够“运多远”,决定着装备与后勤保障能够“保多远”,更决定着部队能够“走多远”。尤其是当部队走出国门,失去本土保障体系依托时,就必须依靠强有力的远程战略运输力量,对部队机动和后勤保障实施及时、不间断的保障。陈学惠说,演习的规模越大、情况设置越复杂、活动空间越大,军交运输的地位作用就越突出。这次演习是中国军队远程机动能力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陈学惠说:“这将为中国军队参与境外联合军事演习、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积累经验,并对战略投送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陈学惠认为,这次战略投送的成功实施并不意味着中国军队具备了强大的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相反,这次参加联合演习说明了中国军队远程战略投送能力还比较弱。”他说,“中国军队缺少大型运输机具,远程投送能力受到很大制约。”
共同战略磋商确定军演方案
北京时间9日上午9时30分,“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战略磋商在中国乌鲁木齐正式开始。哈萨克斯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参谋长委员会主席阿尔腾巴耶夫大将,吉尔吉斯斯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尤加伊少将,俄罗斯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巴鲁耶夫斯基大将,塔吉克斯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纳德罗夫中将,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联合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乌斯芒别科夫少将,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梁光烈上将先后就国际和地区形势,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所在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各国对上海合作组织防务安全合作发表意见。战略磋商结束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总参谋长签署并向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各方总导演颁发战役训令,“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正式开始。
“战略磋商是战略性演习的一个必要过程,也是由演习本身的需要所决定的”,陈学惠说。
“和平使命-2007”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参与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一次战略层次的演习,当然需要战略层次的磋商才能确定演习的总体方案。”陈学惠说,在9日的战略磋商前,6国的军事专家组实际上已经进行了4轮战略磋商。“战略磋商并不是走过场,而是有许多实质性内容。”他说。首先,要通过磋商确定联合军演的方案。各方在平等、互利、互信、协作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磋商,确定各方都能接受的联合军演战略背景、课题及演习代号、行动的方式和目的、应对传统威胁或非传统威胁的对策及具体行动等内容,还要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联合军演的企图立案、基本想定、导演和演习实施计划等诸多的方案及计划。其次,要协商联合指挥机构编组和兵力编成。通过磋商,按照要素齐全、人员精干的要求,共同建立一个联合指挥机构,各方对等派出相应级别的指挥员担任各方部队的总指挥、副总指挥及参谋长,并分别组成相应指挥体系,指挥各自所属部队。“联合军演是军事行动,更是政治和外交行动,一般来讲,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陈学惠说,“只有通过战略磋商,参演各方才能牢牢把握演习的方向,更好地实现战略意图和政治目的。”
共同打击“三股势力”
“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事演习以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为目标,这反映了上海合作组织的一贯主张。“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打击‘三股势力’就一直是防务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潘光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始终把依靠多边力量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作为优先合作方向之一。”潘光说。2001年6月15日上合组织成立当天,各成员国共同签署了《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在国际上首次对“三股势力”作了明确定义,提出了打击的具体方向、方式及原则。2004年在塔什干成立的地区反恐机构成功运作,以及在此构架下的理事会机制、国防部长会晤机制等,都表明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区域安全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目前,中亚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三股势力”活动依然猖獗,威胁成员国和本地区安全与稳定的诸多因素并未消除。潘光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深化上海合作组织安全领域的合作显得尤其重要。
潘光说,上合组织成员国迄今已举行了多次联合反恐演习,各成员国还在反恐情报交流、司法协助等方面进行了有效合作。这些措施对提高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能力、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影响。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在防务安全领域内的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丝毫不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符合各成员国的切身利益。潘光说:“这意味着,上合组织在防务领域的合作并不会导致这个组织发展成为军事同盟。”
克服军演“五大难点”
作为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参与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07演习存在五个方面的难点,需要参演各方付出更多努力。”陈学惠说。
一是组织筹划难。联合军事演习的组织与筹划不仅受政治外交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多方思维理念、军事文化等制约。参加联合军事演习的各国军队在组织与筹划演习的过程中,均有一套自己的“规矩”,即不同军队所执行的不同条令和条例等。在组织与筹划过程中,就不能以一方的条令和条例为准进行。因此,联合军事演习的筹划十分复杂,组织与筹划往往要消耗较长的时间。这次演习就经过6国军事专家组4轮磋商,为演习得以举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指挥协同难。这次演习参演部队包括6国不同军兵种部队,指挥与协同对象较以往增加了数倍,指挥协同的难度明显增大。而且各参演部队在语言沟通方面存在障碍,再加上通信工具制式不一样,很容易造成指挥协同上的脱节。此外,不同军队的军用文书格式、内容均有差异,指挥机关在作业过程中,针对同一行动的军用文书要根据不同军队的规定、习惯和语种制作多份,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指挥协同的工作环节。
三是控制协调难。这次联合军事演习,行动空间要涉及陆上、空中,不同空间内的协调与控制对于同一支军队而言也并非一件易事,多国力量同时分布时,其难度可想而知。演习中,各国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差异较大,也会对演习行动的协调一致产生不利影响。联合军演的指挥机关要使用多种手段,才能准确控制部队行动。
四是效果评估难。在联合演习效果的评估上,各国标准不一、方法各异,对于不同行动或者武器的实施和使用效果,不同国家军队的评估方法存在差异,各种要素的量化标准、指数、计算方法也不尽相同,会形成不同的效果评估结论。因此,对于演习的组织与领导机构而言,准确评估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五是综合保障困难。联合演习空间广阔,时间因素不断地改变着演习的空间条件,造成变幻莫测的演习环境。在这次演习中,中方部队在远离营区的异国他乡和生疏地形条件下遂行行动,物资消耗大、装备损耗率高、维修量增加,需求与保障的矛盾非常突出。而且由于演习的特殊要求和复杂多变的演习环境,使得官兵的吃、住、行、用等生活保障难度也成倍加大。“五大难点,给组织筹划者和参演部队提出了极高的标准与要求。”陈学惠说,“克服这些难点,成为演习中的亮点。”
上合军演表明中国不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专家:中国军队还不具备强大战略投送能力 立体军交:支撑中国战略投送能力 中国的“魔咒”?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迫近中国的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军网_数字报 现代战略投送能力——国家的臂膀怎样才能收放自如 国家发展和强大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社会现实观察-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国有资产流失与“不落空阶级”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美媒称中国高速铁路对解放军战略投送影响深远 空军司令许其亮:须不断提高侦察预警、战略投送能力 空军司令许其亮:须不断提高侦察预警战略投送能力 中国现状——我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非主流经济学的“纲领”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金融枪口”正瞄准中国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读书》杂志与中国思想十年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美国帝国体系中的中国与日本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干扰中国改革的三个方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涨价与美国涨薪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中国为什么国富民穷?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 资本“八国联军”扫荡中国产业市场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论坛 21世纪的中国传奇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论坛 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疯狂?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论坛 如今中国谁拥有“绝对权力”?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论坛 谢泳:中国知识分子退步了 马克思主义评论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