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麦可思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4 10:05:17
2010年06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 01:54
导论:学生就业只有10%比例真正应用到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也就是说数十年寒窗苦读等于一无所用,…………
政府主导的学校课程与企业用人机制和市场经济对接要滞后10年…………
谨以此文给应届毕业生们…………
——————任永成
 

2010年就业蓝皮书发布会现场

光华之声对发布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6月2日诒本┓⒉肌?/font>
以下为主题发言部分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2010年就业蓝皮书新闻发布即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现在开始。本次会议共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主题发言、专家研讨,最后是媒体提问环节。
首先颐乔胫泄 缁嵫Щ崦厥槌ぁ⑸缁峥蒲 南壮霭嫔缟绯ば皇俟庀壬 麓省?/font>
谢寿光: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是6月2号,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在中国近三十年来最重要的一个社会现象,拉开新一轮的序幕,就是大学生高考,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些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关心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以王伯庆教授为首的研发团队,利用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长期致力于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研究,从2009年开始,这个研究报告作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一个品牌图书系列之一,正式向社会发布。今年的就业蓝皮书发布,就引起社会广泛的反响和高度的关注,王伯庆教授的研发团队,适时的跟有关专家进行沟通,不断的改进自己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自己研究的数据,现在发布的是的二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相信这部报告的发布,让中国媒体,让社会各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和实际的工作者,提供一个可供借鉴,可参考的基础数据和研究结论,有助于改进调整我国的教育结构,经过多年的努力而完成了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所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这部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在我们整个系列里头,应该说它是比较年轻的,但是它的影响,它的价值,它在整个图书系列当中有它独特的位置和独特的价值。作为图书的出版方,我们首先要感谢麦可思公司,特别是王伯庆教授领衔的研发团队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希望通过蓝皮书这个平台,让这个研究的成果,真正发挥更大的效用。
除了中文版之外,我们将在今年内,正式推出英文版,同时也和王伯庆教授我们也基本初步达成意向,要让我们这个研究里头的更重要,更有价值的数据库正式上线。让这部大学生就业的蓝皮书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希望媒体一如既往的关注,提出系列里头各项研究报告的发布。特别是对这部就业蓝皮书,在这个当口上的发布,给予高度的关注,尤其希望媒体要准确、认真、负责任的解读这当中的数据。
这个研究它不代表任何官方,只是一个研究团队,根据自己一套科学的方法,所发布的结果,这当中有对各个高等院校,各个专业的排行,对这个问题其实始终是极其敏感的。你可以就这个研究本身来说明问题,这个相信一会儿王教授会自己做进一步的说明,他不代表我们中国政府的观点,也更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所以紧紧围绕这个研究报告,准确进行解读,因为这当中有大量的数据,它实际上是需要经过媒体进一步转换的,否则一般的研究者和社会公众,很难从这个数据背后的原因,做进一步的解读。所以在这个时候,媒体的作用是巨大的。希望各家媒体我们可以密切合作,真正让这部研究成果,通过媒体的语言转换,准确的传递给社会大众,特别是相关的建设部门。
我们也希望有关高等院校的领导者和就业问题的研究者,特别是政府的相关部门,提供这么一份报告,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关注,以期改进我们的教育结构,真正推进中国大学的发展和成长。相信这部报告的发布,对于中央近期推出的中国人才的规划,以及教育发展的规划,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希望我们的团队,继续努力。我们作为出版方会密切的配合,真正让这部就业蓝皮书成为我们图书系列里面的一个重要的品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谢社长的致词,接下来我们有请就业蓝皮书的主撰稿人,麦可思公司总裁,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王教授做主题发言。
王伯庆:各位来宾,谢谢大家出席这个发布会,今天我们在座来了很多专家,这些专家都是真正各方面的教育专家,而麦可思本身和我自己的话,我们只是通过就业这个各项指标和系统的研究,来发现一些可能需要改进的方向,但是我们并不是真正的给教育本身下处方的这么一个角色。各位来宾和很多的专家才是做这个事的,他们是真正做这个研究,比如课程怎么改,培养系统怎么做。
下面我就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研究报告,今天来了很多媒体的朋友,我简单说一下,这个东西已经在我们的蓝皮书里面已经有了。我介绍一下蓝皮书的整个就业背景。
蓝皮书实际上是一个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我们是从2006年开始做这个事情,2007年开始发布第一部大学生就业报告,2008年大家可以看到,2009年,2010年现在四年了,连续发布全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去年开始跟社科院文献出版社一起合作出版,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有两年,做大学生就业报告已经四年了,这期间我们出版了24个省的分省报告,每年都出。今年这个蓝皮书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每年的蓝皮书除了有60%是跟踪主要指标的变化,我们每年会跟踪就业率、薪资、离职率、专业对口率,一些主要指标的变化,我们有40%的叫专题利用,这个和以前是不一样的。
今年我们首先介绍数据的代表性,今年我们是对2009届毕业半年后进行跟踪调查,我以前曾经特别声明过,为什么不对第一时间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我们本科生的40%是在毕业后半年内才找到工作的,如果没有等他们就业状况稳定的话这个时候调查的结果并不科学,所以在国外一般是做毕业半年后的调查,我们这次调查抽样50万人,收回问卷是24.5万,有效问卷是22万份,覆盖2599座高校,分院,分部。我们检查了这个比例,成比例的覆盖了各个专业,成比例的覆盖了各个省市,覆盖的毕业生从事了700个职业,我们这个职业分布是按照国际职业,就是美国世行做的一个行业分配,他们做了20年,它一共是1112个职业,大学生从事的职业占700个左右,覆盖全国所有行业。
这个里面我们看一下这个PPT,就是我们对这个样本,答题和没有答题进行了样本检验,发现答题和没有答题的人之间有系统偏差,不是大家认为的没有答题的人就是就业不好的人或者是就业太好的人,我们检验发现没有这个样本偏差,我们发现有个别样本在抽取中间,有不成比例的偏差比较大的,我们进行了权数修正。
这是我们基本蓝皮书的研究框架,大家可以看一下。
今年的新增内容是对大学生需要的非新知识,28项非新知识的量化分析,还有就是我们对2006届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三年后的再跟踪,研究他们的职业升迁,这个数据价值非常大,有需要研究的人需要这个数据的可以跟我们联系,还有我们今年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专业预警分析,就是我们知道有些专业长期的造成失衡,这些专业是什么专业,我们做了一个分析。
还有就是漂族分析,就是他就业的地方不是他的家庭所在地,也不是他的大学所在地,这种群体就是弱势群体大学生,这是今年新增的专题研究。另外为了配合国家去年制定的十二大振兴产业,制作了这些产业对应的职业专业和这些专业供需关系的分析。
今年的蓝皮书一共有153张图103张表,今年把这个表的查询系统进行更新,名词注解也加进去了,这些所有的进步,都是根据我们给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和使用者的沟通带来的。
下面我讲主要发现。今年的主要发现大家看一看,这是我们国家连续四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大家看今年有一个特点就是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的85.6%高了一个百分点,比起经济形势最好的2007届的87.5%来,仍然低了将近一个百分点。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今年比去年好,但是还是不如2007届毕业半年后的情况,因为经济完全没有复苏到那个程度,这个复苏是跟我们制造业复苏、长期复苏比较有关。
我们再来看看薪资,今年的特点是薪资回升很快,今年的大学生,包括高职高专本科生,它是2108元,较2008年上升12%,较2007届都略有上升,工资上升的刚性体现的比较有特点。可能这个因素,会不会跟我们国家目前比较潜在的通货膨胀,和其他的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大学生对薪资的期待,房价涨得很快的话,大学生对自己以后的消费期待有上涨,我们发现今年的大学生普遍的叫做期待薪资上涨也比较快。
下面大家看到的是失业最多的专业,我们国家今年失业量最多,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打五星的是连续几年都是失业最多的,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高职的今年失业量最多的,这十个专业,失业量最多是什么概念呢?这十个专业占了高职高专半年后占了失业总数的30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本科,本科的十个专业,这十个专业的专业量占了我们半年后继续处于失业量的33%,这个打星号的还是在这个连续失业量最大的,这是我们做的专业预警。就是哪些专业是失业量持续下降,薪资持续下降,而且就业率持续下降,哪些专业失业量持续上涨,薪资持续上升,我们也做了分析。我们通常讲的高等教育要有调整,这个要有预警系统,这个要根据几年的数据进行跟踪,这是今年新增的部分,我们计划以后每年都在蓝皮书里面涉及这部分的内容,协助高校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
或者说在这个时候,六月份发布的时候有一点意义就是在于告诉高考生和高考生的家长不要因为法学专业,看到电视剧里面,好像律师很威风,就报就业已经困难的律师,国际贸易,还有中文,这已经是供大于求了,不是它的需求量不大,而是供应量大于需求,这样给高考生和家长做一个参考。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本科的的表,下面看到的是高职高专的表,因为高职高专很多表不完全一样。我们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大学生在半年内的离职情况比较严重,他们初次就业率不好,我们的调查,将近有38%。他们这批人在三年内,就是2006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三年内,平均工作的单位数是两个,那么再来看看,他们离职的主要原因88%的原因是主动辞职,他们为什么主动辞职?主要原因是个人发展空间不够,薪资福利偏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和薪资的期待偏高,从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它比较和社会现实有所脱节,造成了较大的辞职率。
求职分析2009年届的大学生求职难度未见增加,我们每投多少份简历才能得到一份工作邀请,这个本科生和高职生有变化,所以求职难度未见增加,求职成功的渠道多样化,通过大学招聘会拿到工作的比例由25%下降到17%,这个不见得是一个坏事情,因为可以看到通过亲朋好友求职网站求职成功的比率,比上届有所上升。有一个不好的就是通过亲朋好友的比例上升的话,并不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现象不奇怪,国外也有很多通过亲朋好友,国外最重要的一个求职辅导服务就是帮助大学生怎么搞社会关系,我们的求职辅导中间主要做的是职业规划,帮助大学生寻求社会关系这方面的辅道内容,没有成为高校的辅导内容。
我们再来看看就业能力,2009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满意度有所下降,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达到的水平提高了五个百分点。而大学生的工作水平平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就是大学生的能力提高进不上国民经济的技术提高,这个是我们讲的就业弱势群体,我们定义为就业的漂族,家乡不在就业地的叫半漂,高校和家乡都不在工作就业地的叫做全漂,大家看一看,我们的低收入的就业全漂族是1240块钱,我们的半漂族是1129块钱,换句话说我们的这个就业弱势群体它的就业质量比较差,它的薪资几乎相当于我们大学生的40%多一点,这个现象要引起注意,低收入的,我们叫漂族集中最多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但是我们真的是把它拿来作为地域分析,并不是直辖市集中的最多。
这个是我们国家就业弱势群体聚集的百分比,最多的是北京,其次是上海、深圳,这是我们国家的所谓的漂族的人,其中在哪个城市类型,直辖市虽然是在前面的城市,但是比例不是最高,我们很多城市找的是地级市,像常州啊,无锡,仍然是一个漂族,只不过是漂在无锡,所以我们的理解不一样,好像我们一谈到漂族就一定是在北京,这个提法是不对的。我们看到的最高是地级以下的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以下的城市,包括银川啊福州啊,都是地级的副省级城市。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这个整个的结构,我们的研究也发现,来的这些漂族主要的来自于农民和农民工的家庭,或者是城市的弱势群体,就是退休或者离退休人员,或者待就业人员的家庭,他们来自的地区主要是地级市以下的这些原住地。大家看这个是高考志愿填报,我们现在的大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曾经做过职业规划,本科生根据职业规划选专业的只有6%,大部分人是通过兴趣爱好或者是大学调剂,还有就业容易,大家看高职高专根据职业规划的比较多是9%,兴趣爱好仍然很大,还有该专业就业容易,就是高职高专更是就业导向。
这个满意度,我们发现2009届的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下降。大家来看看这是明显下降,这是高职高专的由70%下降到68%,只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211”下降到74%,学校下降到83%。他们希望母校改进什么方面,这是大学毕业生、本科生和高中生是同样的格式,他们觉得母校要改变时间和空间不够,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结构是有根据的。第二是课程内容陈旧,还有就是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不够,这些都是在蓝皮书里面有的,2009届的自主创业率是1.2%,高度高职高专连续多年都是自主创业的比例高于本科,这个越是就业好的,自主创业的这种心态比例就越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资金的仍然是占到1%,也就是说我们去年提出来了,在资金上支持大家自主创业,但是这个情况对2009届的毕业生没有明显效果。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自主创业的资金构成,来自政府的有1%,70%的是来自父母和亲友的贷款,13%的是个人储蓄,有6%的是来自个人银行贷款或者信用卡投掷,来自风投的很少,但是来自风投的都比来自政府的投资要多。这是20091月份出了很多的条款,但是实际效果对2009届的毕业生帮助不是很大,这个是12个振兴产业,这中间对专业的需求是这样,要求快速发展这些专业,因为每一个产业都对应了主要的职业,这些职业都对应了主要的专业。我们按照这个线索分析的话,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分析,这些本科专业是这些专业,但是有些高职高专的专业是重点产业对应的,但是已经出现供大于求了,也写是供不应求。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整个就是说,今年的初步发现,基本上的结论就是,我们今年的就业情况比去年略好一些,大家说一个百分点算不算好,做就业的人知道一个百分点都是要花很大的功夫做出来的,你把这一个百分点乘上大学生的数量,你知道这代表着多少个大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事业,这一个百分点不是小数。其实我看过一个资料,就是在一年以后,我看过美国2008届的毕业生在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在国外不是特别强调毕业后的就业率,它对2009年的研究,大学生5月份开始毕业,到四月底的签约率是19%左右,其实毕业后的就业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的数据。 我们这个数据在新闻通告和蓝皮书里面都有。
 

学校课程与企业用人机制无法有效对接,大批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
 
 
 
报告称英语专业失业人数最多 地震工程100%就业
今天上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
蓝皮书指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英语、计算机、法学等8个专业连续3年失业人数最多。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等10个本科专业,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且被亮红牌。
蓝皮书指出,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四年与非“211”本科生差距缩小,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半年后的就业率和月薪增长上强于本科生的表现。这主要因为高职高专重在技能方面的培养,且专业多为紧缺型人才,如应用电子技术等。
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38%,3年内平均换2个工作。
蓝皮书主要针对2009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
红牌专业
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
黄牌专业
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
美术学、艺术设计、统计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
绿牌专业
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率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失业人数前10名(单位:万人)
英语1.5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1
法学1.26
艺术设计1.20
国际经济与贸易1.20
工商管理0.97
会计学0.75
电子信息工程0.66
汉语言文学0.6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0.63
就业率前10名(单位:%)
地震工程100.0
金融工程98.6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98.6
船舶与海洋工程98.6
学前教育97.9
石油工程97.2
医学影像学96.3
采矿工程95.9
油气储运工程95.7
物流工程95.5
 

济南舜耕人才招聘会现场

济南大众人才网煸情广告
 
 
 
专业分析
8个专业连续3年失业人数最多
因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也就是红牌专业,2010年中国大学生本科专业红牌专业包括: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技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0个。
蓝皮书指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学(82.3%)。从2007至2009届三届的半年后就业率来看,三年就业率平均下降最快的本科专业大类是历史学。
蓝皮书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38万人,占了本科失业总人数的33.3%。其中有8个专业是连续三届(2007~2009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原因分析
连年扩招曾经热门变冷门
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把冉分析,上述专业若是放在五六年前,这些专业都是热门专业。
如今这些专业就业难,一是因为前些年学校扩招,多半都为热门专业在扩招,增加了这方面人才的供给。另外就是这些行业逐渐稳定成熟,当时需求的大量人才,现在都已经成为骨干,行业的需求量,尤其是对初学者的需求量就没有那么大了。
把冉说,目前动画这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然而因为就业面偏“窄”,专业的媒体和公司没有都走进大学校园进行招聘,所以给人以不好就业的感觉。
此外,地域因素对这个专业的影响也比较多,在北京、杭州、长沙这种大城市会有动漫(动画)基地,也会有动漫(动画)节等产业,但在比较小的城市,这个产业却并不发达。
九成工学毕业生找到工作
蓝皮书将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定义为需求增长型专业,也就是绿牌专业。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等本科专业都入选此列。
蓝皮书指出,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90.2%),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9.5%)。
●原因分析
艰苦行业人才需求大
把冉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工科学生有着一技之长,企业更喜欢实用性人才,这也是形势的必然需求。
把冉还介绍,特别对应届毕业生来讲,没有工作经验,因此有一技之长才能在人才市场中具有核心竞争力优势。
一些前景看好的行业,很多都是比较辛苦的职业,工作一般要远离城市或与家人分离较长时间。如采矿工程针对的是煤矿、金属矿山,石油工程面向的是油田。
蓝皮书建议
两级监控削减红牌专业招生
蓝皮书建议,对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建立预警机制。对红牌专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于已经在读的大学生,可采取措施鼓励其转变专业,采取“转专业”和“二学位”等办法进行分流。
第二,削减红牌专业的招生量,相应增加就业好的专业如绿牌专业的招生量。对办学质量差、就业能力落后的省份或高校的红牌专业减少该专业招生量乃至让个别高校该专业停招。
以法学专业为例,其失业率多年走高,在近三年内名列失业量最多的十个专业之内。法学就业率最低的省和部分院校将被削减招生量或暂停招生。
此外,建立省级的专业预警机制。国家层次的“红黄绿牌”不一定代表各省各专业的实际状况,尤其不能代表以本地就业为主的高职高专的就业状况。省级政府可采取前述的和全国类似的方法,锁定、发布和调控本省“红黄绿牌”专业。
 

济南舜耕人才市场招聘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