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爱知识】爱情的路曲曲弯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2:02:56
3.爱情的多变性
前面已经讲过,世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情总是有内容的,爱情一般地都建立在双方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即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兴趣、爱好,可是,这些“志”和“道”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它们变了,爱情又会怎么样呢?“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多变,是我们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在社会发展缓慢的时候,“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人的经济地位变化是不大的。可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机遇和可能,观念、追求、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都很可能产生大变化,那么原来“志同道合”的爱情还能那么“志同道合”吗?
70年代末曾经有一部叫作《人生》的电影,描述了一对农村青年的恋爱,男的叫高加林,女的叫巧珍,本来两个人爱得难解难分,后来高加林进了省城当了记者,就和巧珍分手了。这个电影本意是对高加林的变心作道德谴责的,可是当时的一些大学生看了这个电影后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说:高加林从一个农村青年发展成省报记者,许多想法也必然随之改变了,如果巧珍还是停留于只关心“俺家的老母猪下崽”上,即使他们以后结婚了也不会幸福的。
社会生活的多变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爱情的多变性,年轻人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中国人总有一种固有的观念,变是不好的,稳定、不变是好的;婚姻总要白头到老,离婚总归不好;相爱总要开花结果,爱情转移了或是变化了总归不好;特别是当爱情变化了的一方是发展进步的一方则更不好,他一定是“陈世美”,喜新厌旧,“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嘛,这种“陈世美”式的人总是要被千人唾、万人骂的。现在看来,这种陈旧的道德模式已经不完全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了的社会生活了。
如果简单地看,一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大变化,原来的爱情就变了,确实有些不道德,但是如果恋爱双方文化素质已经拉开很大差距,即使勉强地维持原来的爱情关系,勉强地结为夫妻,对双方又有什么益处呢?最理想的处理方法是,因发展变化了从而变得“高”的一方要多帮助、提携“低”的一方,那“低”的一方也要努力上进。使已经失去平衡的爱情关系建立在新的平衡基础上,这才是进步,这是社会生活逼迫人们所必须作出的进步。如果因循守旧、保守落后、不求上进,那么爱情变化、双方分手也许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发展趋势。
不论爱情不变还是有变,它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爱,不能随便,分手,也不能随便。爱情的产生总要有个过程,就像树上结的果子一样,不到时候是不会熟的。现在有些年轻人,相互认识以后“闪电式的恋爱”,认识一两次就要动手动脚了,过不到一两个星期就上床了,然后再过一两个星期就分手了,“今为梁上燕,明朝各自飞”,爱得轻率,走得也轻率,这种生活态度往往会对一生造成不幸。
4.事业与爱情有时有矛盾
在这个竞争空前剧烈的社会里,许多人都在为事业、为生存与发展而奋斗,沉重的生活负担使他们无暇顾及爱情。不少年轻男女来大城市求生存与发展,要站住脚很难,拼死拼活、起早摸黑地找到一份工作;或者有较固定的收入了,一个人过日子还可以,要两个人就很难,于是,奋斗再奋斗,不知不觉地年华老去了。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更难,成功的女性更是难上加难。对一个具备一定条件的女子来说,找一个有钱的老公也许是最容易走的一条路,但是一些有志气的女性依靠自己的力量奋斗,无暇顾及自身生活,她们成功了,但是也青春老去了,等到她们想拾起长期以来无暇顾及的爱情时,一连串的难题摆在面前了:成功的女人总希望找一个更成功的男人,而成功的男人则总希望找一个年轻、漂亮、能从生活上照顾自己的女人作另一半,于是,矛盾产生了,在成功的男人面前,事业与财富不如年轻、漂亮富有竞争力;在平庸的男人面前,事业与财富又成了成功女人心理上越不过去的坎。正是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两难选择,导致了一些成功女性爱情谁属谁归的憾恨。
成功男人喜欢年轻、漂亮的女人,可能以后会感到她只是一个“花瓶”,与志同道合相差甚远。对成功女人来说,为了捕捉迟到的爱情,不惜降格以求,以后却老是不称心,于是爱情又发生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