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抒情与遗民情绪——元遗民诗人的咏梅话语(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3:51:55

咏物、抒情与遗民情绪——元遗民诗人的咏梅话语(2)

2010-07-10 来源:读书人   [收藏此页]  复制[论文关键词]咏梅遗民情绪遗民诗史   [论文摘要]本文全面揭示了咏梅成为元遗民诗人话语特征的历史文化原因与现实因素,及咏梅诗的时代特征,从而明确元遗民咏梅诗在中国咏梅诗史和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元遗民诗歌的话语特征中,咏梅诗人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读书人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首先铺叙梅之姿容玉色,芳香袭人,接着笔锋一转,写香消玉陨,境遇悲惨,与深沉的国破家亡之感融为一体。少数民族遗民诗人中,丁鹤年咏梅诗最多,有十二首,其诗既继承咏梅传统,又结合自身经历和时代氛围,以梅写禅,以梅写人,反映北人南来的社会状况。其题《画梅》云:“老向江南住,梅花共岁寒。故人清兴在,踏雪几回看o.[93将身世飘零之感寓于咏梅之中。其《I临水梅》则将梅与菩提树相提并论,以梅喻禅,诗云:“疏花清有影,止水净无埃。好似菩提树,明月照镜台。”为咏梅注入了新的内涵。
  咏梅成为元代遗民诗人的重要话语特征,是其生活情怀和思想性格的反映。如果说体物与比德是元遗民诗人对前代诗歌的继承,那么咏梅诗所体现的浓重的忧伤情调、深切的故国情怀则是对咏梅诗的发展。元之前的咏梅诗,不管是体物还是抒情,托物言志之义有三:
  (一)以负霜之姿喻孤高幽人;(二)岁寒暗香浮动,不屈霜雪喻人志节不屈;(三)花姿幽独,不媚东风,不与群芳竞艳,喻志士幽人,不与世推移-l。不论何种情形,旨在以梅之高洁喻高人隐士,元遗民诗不仅以梅指隐士之高雅,更以梅写遗民情绪,故国心态。诚如梁寅所言:
  故人之德而梅有之,当乎风霜凌厉,冰雪凝泛,叶辞其条,液归其根,梅于是时纷然珠缀,嚼然玉洁,郁郁烈烈,芬芬瑟瑟,松与为俦,竹与为列,贞固之性,孰逾之哉?人之性至纯也,至粹也,灵于物而或反愧于物,以物之全其天而人自离之也…,君子者内志弗移,外好弗入,处险以夷,处闷以乐,既贞既固。惟金惟石,梅之是侣,孰谓人而不物之若耶?¨1
  意在强调梅之坚贞不屈,戴良则明确的以梅作为不屈二姓的象征,其《东山赏梅诗序》:
  花于穷阴盛寒而不与众卉争荣者,惟梅为然,盖其色能受变,香能处清,而操能立独,有仁入义士之高致。诸君以之而赏爱,宜也。虽然,使其出处去就之际,一或有戾于是梅,纵从而赏之,而是梅不为其赏矣。今夫诸君子者,固世所谓仁人义士而能受乎变,处乎独,有凌寒之态,无争荣之恩,其于是梅乃赏,友而史之者矣。

  特别指出梅不受时序变化而改变其贞洁本质,与胜国遗民不因新旧王朝更替而改变对故国的忠诚眷恋高度一致,贾陛之咏梅诗如此,邓雅“不有铁石心,谁能伴幽独”L1。亦如是。
咏物、抒情与遗民情绪——元遗民诗人的咏梅话语(2) 咏物、抒情与遗民情绪——元遗民诗人的咏梅话语(1) 咏物、抒情与遗民情绪——元遗民诗人的咏梅话语(1) 故元遗民诗人董佐才身世索隐 试论人当在野名偏著,陋可名轩学不穷——论明遗民吴嘉纪的诗歌(2) 元朝的烈士与遗民事迹真令人潸然泪下 遗民、索隐、经学——潘重规红学的诠释视野 - 小说 - 中国古代文学 - 北大中文论坛 w... 试论人当在野名偏著,陋可名轩学不穷——论明遗民吴嘉纪的诗歌(1) 百家博谈第十三期:从文天祥与元代遗民看中国的“民族主义” 百家博谈第十三期:从文天祥与元代遗民看中国的“民族主义” 说儒附录一:周东封与殷遗民(傅斯年) 组图:中国西南地区发现明朝的最后一批遗民 缅甸:果敢族:流落缅甸的明朝汉人遗民 流落缅甸的明朝汉人遗民 - 倒计时新闻网 刘遗民传(居士传二) 黎黄坡之悔,梁任公之怒,中华民国遗民之痛 缅甸果敢史上多战乱 果敢族是明朝汉人遗民 大清遗民中亚“陕西村”实况(图) 情绪与技巧——小议情绪 答韩寒——诗人、公民与勇气 共和国外交1969—1979:三个世界的话语与实践 略论毛泽东诗词的气势(申精)——兼谈诗人与政治家的关系2 静听话语(抒情图文) 大地上存在的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丘特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