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警方揭秘15种电信诈骗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11:21:46
2010年08月25日 11:05:43  来源: 法制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近日,四川省公安厅公布了新近破获的一起特大系列电信诈骗案,一个以黑龙江籍犯罪嫌疑人姜喜洋等为首的140人的特大诈骗团伙,4年来以提供股票内幕信息、保障收益为由,诈骗全国各地上千名受害者。
今年4月5日,江苏人周某向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督院街派出所报案称,他在江苏省金坛市家中接到一名男子电话,该男子自称是成都金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业务员,能够通过炒股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随后,周某先后把21万元划到了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最近突然发现该公司电话打不通,留的地址也是假的。
锦江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6月2日,警方在分布于成都市的多个诈骗窝点抓获了以姜喜洋为首的诈骗团伙成员140人。经查,姜喜洋等招募30余人,以成都金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单位业务部经理、证券分析师的身份,通过电话联系全国各地股民,以提供所谓的股票内幕信息为由,采用收取“会员费”、“升级费”、“项目保障金”、“项目保密费”等手段,诈骗被害人钱财。目前已查实的涉案金额为700多万元,预计涉案总额将达千万元。
据四川警方介绍,近两年,借助于手机、固定电话、网络等通信工具和现代的网银技术实施的非接触式的诈骗犯罪多发,各种诈骗手段频频翻新。今年1至4月,全国电信诈骗犯罪共发案10.8万起,造成经济损失41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0%、69%,是当前刑事犯罪增长幅度最快的几类案件之一。
《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走访了四川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他们对电信诈骗案件的15种主要手法一一进行了揭秘:
冒充熟人诈骗。嫌疑人通过拨打事主电话冒充其外地熟人朋友或关系单位熟人,谎称来出差办事,以出车祸、嫖娼或赌博被抓、家人住院等理由,要求事主通过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中奖信息诈骗。嫌疑人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网络购物诈骗。嫌疑人在互联网发布虚假廉价商品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要求先垫付“预付金”、“手续费”、“托运费”等,并通过银行ATM机骗得钱财;
电话欠费诈骗。嫌疑人冒充电话局工作人员拨打事主家中电话,声称其家中电话欠费,将事主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公安局,让事主核实,假冒公安人员谎称事主个人信息泄露,银行账号已被人利用进行犯罪,要求事主及时进行账户保护,并将电话转给某银行客服中心,假冒的银行工作人员要求事主将存款转到账号上,并让事主到ATM机上按其指令进行操作,实施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