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五) 胜利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2:56:15
  兰溪网友rhzb8500曾上传了两张1948年民国时期的兰溪报纸,让大家都知道历史,“嘤鸣”,指鸟叫,办报人谦虚也,董亊长是王熹,也是当时兰溪商会会长,是当年官桥附近路南的水果行老板,他的儿子王弢,我们都是云山小学的同班同学。抗战胜利后,商户分分开业,兰溪当时商业已相当繁荣。从“嘤鸣报”上的内容就有所反映。



  我家缝纫店门面也作了改装,请我家对面“松涛书画社”范松涛先生写了店名“陳寶源製服厰”大字,装在髙髙的门面上,焕然一新。生意也逐渐好转,承包了军队、县警察局的大宗服装,於是增加了师傅、学徒。我妈有一个侄儿叫施孟法,也就是我的表哥,由于舅父、舅毌早年病故,无人照顾,我媽就把他带到兰溪身边当学徒,学裁缝。适应这种情况,家里还请了一个保姆,协助媽媽做饭菜。兰溪的饮食很有特色,我最喜欢妈妈做的菜,如茄子夹肉、蒸肉丸、蒸蛋、白切鸡、白切羊肉、梅干菜焼肉等,有时到斜对面一家酒店买扎肉肉冻、五香豆腐干、绍兴老酒(我爸喜欢)。城隍庙前街有一家卖骨头粥、红烧田螺,也很鲜,好吃。我家对面饮食店卖的鸡子果、肉包子还记忆犹新。

   四十年代掌握时间主要看日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致了解一个时辰,家里要有个“时鸣钟”就算很富裕的人家了。当时兰溪市民主要靠“打更人”,主要靠更夫用梆子和铜锣,什么一更天、二更天、三更天等,他们为兰溪市民走街串巷、掌握时间,为市区安全作岀巨大的贡献,在此向他们及其后代致谢。

    夏天兰溪还是很炎热,不象现代有空调降温,仍然采用自然降温法,手不离扇,去兰江游泳,用井水镇瓜,理髪店还用人工的揺扇,电风扇都罕见。夜晩不易入眠,大多是把竹床放在门前,用冷水澆床,地上也泼上冷水以便降温,等待凉快后再睡,到后半亱转凉后再搬回家。


  

  亱幕降临,往往旁边有江西老表挑来的流动云吞担子,是有名的小吃,一头是有锅的炉子,一头是放作料、碗、水的架子,江西云吞皮薄馅多,里面还有味素、猪油、蛋絲、紫菜、榨菜末、蝦皮、葱花,味道鲜美,货真价实,颇受欢迎。


  是年2月16日是元宵节,兰溪有舞板凳龙灯的习俗。板凳龙,就是每一个人,背着一截的板凳,带上各种形状的竹编纸糊的花灯,里面点上蜡烛,彼此连成一条长长的龙。有上百截板凳连在一起有一里多长,在龙头引领下,舞动起来,那场面真是气势宏伟,壮观无比。前面是锣鼓喧天,鞭炮斉响,红旗开道,后面是护灯人的尾随其后,两则是无数的看灯的人,小孩居多。从东门来,经过我家门前那条街,走走停停,然后游到南门,时间之久,不知疲倦,沉醉在欢乐的海洋中。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1日是除夕,是抗日戦争胜利的第一个旧年,我家按习惯要做很多菜,有整个猪头、整鸡、一条大草魚,上面都贴有剪成花的红纸表示喜庆,每个人都要穿得干干净净,下午到城隍庙焼拜公祭。“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兰溪城隍庙始建于宋,重建于同治二年(1863)。庙内大殿正中供俸城隍,两侧配祀判官,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等鬼卒。小孩看到这些菩萨瞪大眼睛凶殺的神态,心里胆颤害怕,毌亲对我说,在世要好好做人,不然到十八层地獄要受罪,真是“善行到此心无愧,恶过吾门胆自寒”。



   有人统计过,明代全国有城隍庙1472所,也就是说当时在每一座中国城市中都至少有座城隍庙,城隍神也被列入国家祭祀神灵范围。上海城隍庙最著名,是当代的商业中心,是古为中用的极好典范。据“科隆地板”的网友反映上世纪90年代旧城改造时,兰溪城隍庙已改为小学,他建议迁出小学,改作他用。2010年秋回故里,我也看到在城隍庙旧址上建为“延安路小学”。我也在此呼吁一下,纪念碑毕竟不是文物古迹,政府可以考虑他们的意见,恢复城隍庙功能,起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作用,保持兰溪的历史渊源,可以作为庙会场所,安排祭祀、说书、饮茶、推销土特产、饮食、耍杂娱乐、民俗艺术灯会,与溪西新区有个古今的明显对照,一脉相承,本来兰溪有“小上海”之称,希望兰溪也岀现个名符其实的“小城隍庙”。不过亊隔十余年已经枉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