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教会孩子的保命童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3:04:10
【#开学了#!13道“保命题”,务必教会孩子!】儿童被拐,时有发生。又快到开学季,儿童安全教育也要“开课”!独自走路被陌生人跟踪?被高年级孩子“威胁”?回家时发现家中遭窃?公共场所一人走失?......面对这些情况,孩子该怎么办?13道“保命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为孩子安全转!

【扩散:一定要教会孩子的保命童谣】近日,安徽省潜山县11岁留守女童在惨遭奸杀后被抛尸粪坑。案件正在查处,但也由此可见,儿童安全问题非常严峻。作为父母,不仅要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更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远离危险。儿童节快到了,戳图↓学习儿童保命童谣,为身边的孩子们转起来


可以告诉孩子的保命童谣,得背下来!
爸爸妈妈应该让孩子知道,在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可以踢人,可以咬人,可以撒谎,可以砸东西,可以夺路而逃,可以不讲礼貌。来,带孩子一起背背安全童谣并讲解给他们听。孩子安全不能疏忽大意!
 
孩子走丢后,教你24小时内快速找回来!家长必看!
儿童被拐走的事情屡见不鲜,严重的影响甚至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为了我们的宝宝,为了我们的家庭幸福,除了保持警惕,平时做好预防工作之外,还要学会在极端环境下如何快速找到孩子。


时刻谨防身边的人贩子

 ①、除自己家里人外,不能相信任何接近孩子的人。

 ②、不要以为抢夺孩子的人一定是恶狠狠的,有些人贩子甚至可以在身边潜伏一段时间,等你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寻找机会下手。


 ③、少带孩子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场合去。


 ④、儿童外出穿鲜艳衣服,便于寻找。要孩子背熟父母和家里电话,最好还能说出一个好邻居的电话。父母可以与孩子商定一个基本原则(比如去商场):如果万一走失,不要到处乱找,而是直接去商场的大门口等父母。

 ⑤、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带着孩子时,不论什么情况,都要小心谨慎,不能把孩子放离视线之外。


孩子走丢后,家长该咋找

孩子走失的第一个24小时,是最关键的寻找期。统计以往的儿童被拐卖案件,错过此段时间,孩子大都已被倒手转卖,这对后期的寻找是极为不利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的“十人四追法”在网上已经广泛流传。

第一、原地不动

第二、广播寻人法

第三、十四人追法

尽可能原地不动、然后再发动亲友10人向四个方向寻找。

搜寻分成粗细两层,第一层粗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赶快去追,这要安排4个人,就是一个方向起码1人以上赶快出去追;细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之外,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以上。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时候歹徒把小孩抱走后,他会火速赶往火车站、汽车站,买张票马上就上车,所以我们要争时间抢速度。


教会孩子四个自救技能

第一,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居住地。不仅要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名字,还要记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区名字和门牌号。

第二,教孩子熟记亲人的电话。

第三,教孩子拨打紧急电话号码。应该教会孩子拨打110求助电话,119火警电话,120救护电话。


第四,教孩子识别好人和坏人。

孩子最无助的时候,一些5类人群值得信任:

一是老人;二是孕妇和有小孩子的父母;三是穿军警制服的群体;四是学生群体;五是大的机关单位或超市商场统一着装工作人员。


小编说: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孩子丢了之后,家长痛苦的表情、撕心裂肺的呼喊往往让人感同身受。今天的这篇文章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仔细看看,避免悲剧的发生。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开学了#!13道“保命题”,务必考考孩子!】儿童被拐,时有发生。又到开学季,儿童安全教育也要“开课”!独自走路被陌生人跟踪?被高年级孩子“威胁”?回家时发现家中遭窃?公共场所一人走失?......面对这些情况,孩子该怎么办?13道“保命题”↓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转发,为每一个儿童! 
字字珠玑的中西方教育比较
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教育理念关联的一些转发分享,之中大多只在某个方向或几个点上,并不是系统的比较和分析。这篇由Dr.Terry起拟分享给号友的中西方教育的见解,系统而全面,同时又精炼而简洁,可谓字字珠玑。或许里面的见解会引起一些争议,但Dr.Terry的这篇分享在我们看来可贵之处就在于此:用“略带偏见”一针见血的概括给我们带来启发性的深度思考,不止我们对于教育的理解,还在更清楚的认知我们作为成人的自己的态度。

Dr.Terry青少时是典型的学霸,保送北大,后来又在美国三个大学分别拿了两个硕士学位和一个教育学博士学位,目前在北京青苗国际双语学校任副总校长,有着特别华丽的履历,在这就不一项项展开介绍了,我们直接来看他对于中西方教育的专知分享:

----以下为正文----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西塞罗

孩子在一件事情上成功所产生的自信及其带来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由兴趣引发的学习动力一定比功利的目标引发的动力更持久而有力。

过程导向的努力比结果导向的努力会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15年后的成功,而不是现在某一科目的成绩。

一个好老师一定不会被教科书捆住手脚,教材是给代课老师准备的。

教育的精髓应该是忘记了课堂上教的所有内容之后沉淀下来的东西。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使用信息才是关键。

要进行更高等的智力行为要有坚实的记忆力基础,但绝不能停留在那。

15年后最热门的工作,要么现在还不存在,要么再也不复存在了。

老师如果不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功能,也会像公交售票员一样被淘汰。

找到每个孩子胸中那个小火星,给Ta氧气和空间,Ta就会熊熊燃起。

更多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和同侪交流的过程中,而不是老师的备课笔记。

面对不可知未来带来的挑战,比学会解答问题更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没有人能比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更努力。作业不在量,在于做什么。

出题老师不应该因为能把学生按正态分布划成三六九等而洋洋得意。

厨师在做菜的过程中能尝出问题并及时修正就不至于招到食客抱怨。

很多大学拒绝看AP成绩,因为已经意识到学生为得到高分所付出的代价。

由学生亲自向爸妈演示这一年的收获常常让家长目瞪口呆,热泪盈眶。

其实找到答案的根本意义是为了提出更多的问题,引发更多的思考。

大人们习惯性的把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和徒劳的希望传授给孩子们。

比起长期蒙辱的“差生”,那些承受着莫大压力的“尖子生”更让人担心。

学生用血泪换来升学率为学校赢得声名从而吸引更多忍心的家长。

作为应试教育的幸存者,我(Terry)将尽毕生之力以螳螂挡车的决心阻止它的延续。

比汇报演出更重要的是孩子受用终身的跨国界的音乐修养和审美情操。

若要付出扼杀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代价学会某种技法,那还不如不学。

从小养成运动的习惯和特长决定了你能否在美国高中和大学幸存下来。

从小学会对体力和技能劳动的尊重能帮助消除甚嚣尘上的职业歧视。

只有发自肺腑,用心用智的援助行动才会让需要帮助的人感受到温度。

通过付出获得的成长的价值远远高于通过索取得到的成绩上的进步。

帮助孩子同时也削弱了Ta自助的能力,助人的过程却能获得很多力量。

如果通过做题就能培养文学修养,那也难怪好作家纷纷退出作协。

如果我们希望在地铁里看到更多的人读书,那就得从小给Ta这个礼物。

我们真的可以因为孩子一年级就能做三位数的加法永远得意下去吗?

与其过早空谈爱国主义,不如让孩子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怎样管理它。

我们需要更多有责任感,乐于助人的人,不是马屁精,告密王,小官僚。

拿到钢琴十级证书的那天,TA可能开始憎恶音乐,这和高考是一个道理。

永远不要把学习放在玩的对立面,其实误用时间比虚度光阴更可怕。

直到高一休学那一年,我(Terry)才终于有时间读书、旅行、弹吉他、思考、做白日梦。

温饱之后,是时候关心一下孩子精神上的需求、挑战和必要的帮助了。

如果你真的不想让孩子蹭破一点皮,就让校长把体育课和春游取消吧。

如果你用车的牌子来定义你人生的价值,你的孩子一定也会这么做。

如果一部电视剧成了中国生存手册,学校将培养出丛林中的动物之王。

不要盲目借鉴任何一种别人的育儿方式,因为只有你最了解你的孩子。

分清楚你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别打着爱的旗号伤害Ta还一脸无辜。

言传不如身教,别忘了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最称职的父母。

教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家长不缺抱怨对象,缺的是合作的力量。 
 

文武有道——教会孩子怎样吵架与打架 今天是五一,贝比学堂祝各位长期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宝爸宝妈们五一节日快乐,带宝贝外出游玩时注意安全。为答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们的支持,趁这个小长假的机会,我们为大家送上一份小礼物,爱宅在家里看影视和下载的亲们,可千万别错过哦!回复“五一礼物”有惊喜
这是一篇非常适合低龄段孩子(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家长阅读的文章,孩子的世界跟成人很类似,有沟通,有合作,也有竞争与冲突。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与小伙伴们的冲突,将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本文从文斗(如何吵架)、武斗(如何打架)两个方面来解说。有的家长不许孩子去打架,处处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有的家长则主张孩子斗争,先下手为强。这两个教育引发的孩子问题,一是孩子太“面”,成了同龄小朋友的出气筒;二是孩子太“熊”,整天称王称霸最后也没了朋友。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孩子之间的世界,其实和成人的世界一样,也充斥着合作和竞争,也免不了口头甚至肢体的冲突。那么,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斗争”,书本上可能没说,但这是每个做父母的要做真实面对的问题,家长的任务,就是要教孩子学校中不教的,而人生中又重要的事,比如打架。尤其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大部分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他们称王称霸还算好了,但能不能挨欺负、受委屈?
有的家长不许孩子去打仗,处处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甚至拿出打左脸递右脸的思维,看似很好,实质上这不仅抑制了孩子的本性,而且也就是在培养一个未来的受虐狂;有的家长则主张孩子斗争,先下手为强,先打出个威风再说,思路好像也没错,谁的孩子谁不爱啊?但是,这得寄希望于孩子发育得超常,否则,打人者,人恒打之,早晚会吃亏。
这样的教育引发的孩子问题,一是孩子太“面”,成了同龄小朋友的出气筒;二是孩子太“熊”,整天称王称霸最后也没了朋友。
那么,我们怎么办?
>>>文斗篇——该如何吵架?
小迟被小伙伴羞辱了,很生气。爸爸说这简单啊,我来教你骂人。爸爸亲自传授回骂标准句式:“你才是……你就是……你长得就像……”,不管别人骂什么,照句式回骂即可,比如说人家说你大坏蛋,你就说“你才是大坏蛋,你就是大坏蛋,你长得就像大坏蛋!”父子亲自演练几遍,小迟自信满满了。
小孩子吵架,要的就是个气势,不过幼儿园的小朋友,常常词汇量有限,或者说骂人损人的经验不够丰富,有时候说不过人家,就很郁闷。
做家长的这时候让他沉住气,他其实也沉不住;直接骂人也不好,其中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教他个标准吵架句型练一练,有准备了,就有了一个面对别人羞辱时的气势,自信也来了,面对外界的困境也有了办法。
后来,发现孩子的老师更有高招,她们告诉孩子应对别人的侮辱,其实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当别人骂你的时候,你就回应“你说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挺厉害,万能句型,孩子容易上手,值得推广,不过气势稍欠一些。
>>>武斗篇——如何打架?
当然,孩子在一起不只文斗,搞不好还有武斗。孩子被欺负怎么办?
刚进幼儿园怕孩子受欺负,抓过来教育一下:“告诉你遇到别人欺负你怎么做,第一步,把他说懵。如果不行,第二步,告老师。如果还欺负你,第三步,开打。记住了吗?”“记住了。”“那考你一下,别人欺负你怎么办?”“第一步,把他说懵。”“第二步呢?”“开打!”“打你个头,打早了!
在这里,我告诉了孩子一个打架的套路:
第一步,把他说懵。主要的思想是能文斗还是不要武斗,君子动口不动手,既然文斗,重点就是嘴上得势。
那如何将对方“说懵”,具体怎样操作?逻辑上讲很简单,幼儿园小朋友智力有限,你只要充满自信多次提问即可,比如“你凭什么欺负人?!你除了打架还会做什么?!你以为你最厉害吗?!”等等,多提问题,对方只要一想回答你的问题,一思考就激活了理性脑,但问题多他又回答不过来,大脑死机,所以就“懵”了。
当然不停问各种问题对自己家孩子也是个考验,孩子学不会可简化成一个问题不停重复,“你凭什么欺负人?你凭什么欺负人?你凭什么欺负人?!”这里的要点不是要对方回答问题,而是先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操作标准是声音一定要够大,洪亮,让更多的人民群众都听见,争取舆论上的支持。
把对方“说懵”了,这里也出现了一个危险,遇到体力相当,他不敢轻易出手的还好;如果遇到一个膀大腰圆、智力简单的,脑袋一死机肯定拳头还过来了。所以“说懵”适合两者体力相当,或者对方稍弱一点的,先虚张声势一把,遇到比孩子强太多的,赶紧第二招:走为上,赶紧跑,告老师。
第二步,告老师。成人世界是有困难,找警察;幼儿世界是有问题,找老师。不过,有的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得可能会严厉一点,孩子也比较怕;刚入园的孩子可能还不敢找老师,这时候,家长就得和孩子在家里演练几次。假装遇到问题了,家长扮老师,孩子来告老师,对孩子的反应给予反馈,以便孩子能够遇到事情的时候顺利情况反映给老师,求得“强者”的支持。
此外要注意的是,就老师来说,不是每一个幼儿冲突事件,她都会来扮法官的。有的时候,让孩子在冲突中自己解决人际的矛盾,也是教师职责的一部分。所以,有的老师就会说,这些问题不要和我说,你们的矛盾自己去解决。大多时候人际冲突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经历,孩子也在其间学会交往;然而,也有某些时候,一些“熊孩子”就是欺负人,骨子里来的,没有办法,而这时老师又忽略了没顾忌到,那么孩子也不能干受欺负,准备战斗。
第三步,开打。势均力敌的肢体接触,互有胜负,孩子也会在战斗中成长。然而,如果自己的孩子身体发育确实不如对方,那就先别着急打仗了,免得自讨其辱。解决之道是交两个膀大腰圆的朋友,人际互动的两种方式,除了竞争还有合作啊;如果交了两个很威猛的“小哥们”在身边,谁想来欺负你都得想一想。所以,如果自己的孩子身体比较弱,就得课后找人玩,家长用糖贿赂等小手段用上,帮助孩子交两个朋友,甚至直接把欺负自己孩子的“熊孩子”收编过来,那样,就天下太平了。
最后最后,实在不行了,家长出马吧,给孩子撑下腰,让孩子知道,不论何时,父母都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其实孩子之间有些言语和肢体的冲突,如果不是特别激烈,大人可以有意忽略,因为这也是孩子学会人际交往的必经之路。更多的孩子冲突中,与成人世界的冲突并不一致,成人间的一句恶言可能相互嫉恨一辈子,而孩子之间,上一分钟大家还互相吵骂痛哭流涕,下一分钟可能就和好如初,愉快玩耍了。
所以,成人在参与孩子的冲突时先不要操之过急,啥事都急三火四替孩子做主,这样,只能是培养一个性格懦弱的应声虫,孩子间的人际互动,有一个“战斗里”成长的自然过程。
家长参与进来的条件是:孩子已经被欺负到影响其正常的集体生活了,比如因为某个强势小朋友,他一去幼儿园就恐惧,这样就必须处理。
另外,这些“告老师”之类的方法,适用于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小学高年级起再告老师,容易让周边同学瞧不起,影响友谊。那个时候交合适的朋友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交些朋友、融入集体,是逃离被欺辱命运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