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这场危机过后中国会怎样-思维百科-中国思维社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3:37:04
[原创]这场危机过后中国会怎样

        我们能度过这次危机吗,许多人不但说能,而且说还能利用这次危机,让中国实现真正的复兴,实现真正的强国之梦,我虽然不忍对这种热情大泼冷水,因为我也极想能够马上成为发达国家——中国的成员,好好享受一下该有的幸福的人生,可是,其中有一条理由却实在搞笑,是什么理由呢,我不断听有人提起,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哈哈,文字游戏也被拿来当作信心,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病急乱投医吧!
       我曾经相信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损害没有美国大,可等我们惊醒的时候,我们的股票早已比美国跳入更深的深渊,因此我发现,还是自己认真思考点好,千万别让人家牵着鼻子走。
       有人更指出,危机来了,大家的钱少了,因此更会考虑购买我们的便宜货,所以我们的产品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在我看来,这也是一厢情愿,价格从来不是决定一件商品能否卖出去的必需条件。再者,郎咸平早就说了,我们只赚一成,而人家拿了九成,你说,是你的一成可以打折得厉害,还是人家的九成可以优惠得更多些。你拿什么跟人家竞争,难不成你让许多已经每天工作接近12小时的农民工,再加班个12个小时,好让你的一成只赚半成也可以生存,所以,这是只看表面,而不做深入思考的想法。
       还有,人家的价格是你能控制的吗?如果是你能控制的,为什么以前的大哥大,卖两万多的人民币,那时候的人民币还很值钱,而现在更先进的手机才几百块;以前的小车在外国一部多少,在国内又是卖多少一部,所以,以价格说事,显然是痴人说梦,误人子弟而已。
       我们不敢奢望什么发达的生活,只要能给我们正常的生活,能过得上符合历史进程的生活就行,不要说什么比以前好了多少倍的废话,现在的许多乞丐的装备都比过去的帝王要先进不知多少倍,难道他们过得比过去帝王还好?撇去科技的进步,有实在的东西才是真的进步。
       那么就这样绝望悲观吗?也显然不是,历史的进步除了有科技的进步外,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条件。你看,从汉朝时期到清朝时期,科学技术基本没什么变化,就不说清朝时期的工业革命了,可是,各个时期人民的生活却完全参差不齐,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与一个廉明的官员阶层是保证国家兴盛的必备条件。乾隆时期够鼎盛吧,和绅即使富可敌国,依然改变不了大清帝国衰败的命运。

        努力工作的赚不到什么钱,大家还说是由于他们的素质太低,投机取巧的可以升官发财,大家还称赞他好有本事,价值取向完全被颠倒过来。既然投机取巧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那么还有谁有心思去辛勤劳作呢?而一个没有人愿意努力工作,只会尔虞我诈的国家,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吗?
       盖茨愿意捐出他的全部家当,陈光标情愿停下自己的生产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而有些人却数着从穷人口袋里挤出的金钱而暗暗自喜,这世界永远没有理想的伊甸园,懂得自律的人们自然会自律,而需要看管的投机者却必须给他们套上层层的枷锁。外国的高额的遗产税及官员财产公开制是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最后手段,可我们却偏偏没有。
       给我30倍的利润,我愿意杀人;给我皇帝当,我不愿意自杀。人性就是这样的奇怪,道德不过是一件穿在身上的衣服,冬天的时候穿多点,夏天的时候穿少点,夜里睡觉没人看见的时候你可以脱得精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0 12:44:09编辑过]


  本文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文责自负,与本站立场无关。
[原创]这场危机过后中国会怎样-思维百科-中国思维社区 中国经济正在逐步陷入国际资本的陷阱-思维百科-中国思维社区 中国社会的两极振荡与传播革命-思维百科-中国思维社区 中国社会的两极振荡与传播革命-思维百科-中国思维社区 中国思维网学术原创 中国思维网学术原创 害怕、真正害怕德国、日本:机械系毕业生看中国制造业危机 zt-商业社会-中国思维社区 帖子列表-音乐香茗-中国思维社区 [原创]浅释当前的权贵资本主义-商业社会-中国思维社区 [原创]中国最危险的是老百姓的思维方式-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郎咸平:中国下一代很悲惨,我都不想讲了-思维百科-THINK.思维讨论区 中国的极左极右都很危险-思维百科-THINK.思维讨论区 雪夜听歌-音乐香茗-中国思维社区 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彭长健被抓纪实-一千零一夜-中国思维社区 每日新闻 危机过后中国确立亚洲主导权 每日新闻 危机过后中国确立亚洲主导权 中国思维网:真正的危机:美国的文化民主攻势与中国未来30年 高房价里的中国:太离谱了,更大的是政治危机 -中国思维网 中国媒体改革思维自相矛盾 唐逸:中国的理性思维 唐逸:中国的理性思维 中国“思维记忆“网址大全 [转帖]日本装傻,中国真傻-原创文字-THINK.思维讨论区 中国思维社区-读书时间-日、法、美三国国民阅读现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