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的杏花村在湖北麻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3:01:21

 唐朝诗人杜牧一首《清明》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诗中的杏花村究竟在何处引发了一场旷迟日久的争论?据了解,全国至少有20多个县(或县级市)有杏花村的地名。尤以山西汾阳、安徽贵池、湖北麻城为最。据《杜牧年谱》记载,杜牧曾任黄州(湖北)、池州(安徽)、睦州(浙江)、湖州(浙江)等诸州刺史,但一生从未到过山西。虽曾在贵池为官两年,期间也记载有杜牧爱喝酒、郊游,不过写《清明》时杜牧已经上任半年(844年九月去池州赴任),嗜酒如命的杜牧哪能不知杏花村好酒的去处进而向牧童问路,更何况杜牧当年赴安徽池州上任直到离任是其乐融融,没有“欲断魂”的心境。故受到质疑也在情理之中?那么杜牧是否到过齐安郡(在今武汉市新洲区政府驻地邾城)的麻城县古镇歧亭之旁呢?
 史载杜牧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四月至会昌四年(844年)九月间任黄州刺史。我们不妨这样想象:唐朝会昌二年(842年)四月,一个淫雨霏霏的季节,被贬为黄州刺史的晚唐诗人杜牧,由河南洛阳沿光(山)黄(州)古道迤逦而来,行至古驿道上的今麻城歧亭(一说今武汉市新洲三店街,距歧亭10公里),人困马乏,正欲寻酒解乏之时,触景生情,吟唱出《清明》这一千古绝唱。
  据有关资料记载,歧亭地处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至黄州(今湖北黄冈)官驿大道的交通要道旁,是杜牧赴任黄州的必经之地。明弘治年间的《黄州府志》载:“杏花村在岐亭,有杏林、杏泉,杜牧诗‘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此。”清嘉庆《大清一统志》也载有:“杏花村在麻城县西南歧亭镇,有杏林杏泉。”。更何况清明时节下雨是长江中下游独有的气候。杜牧触景生情,借酒浇愁,心境与诗的意境相符。此外,还有杜牧《题木兰庙》诗为证,云:“弯弓片战作男儿,梦里曾强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指云堆上祝明妃。”这是杜牧任黄州刺史时登木兰山(今武汉黄陂区)为木兰庙所题的诗。至于岐亭杏花村是否有“酒家”呢?这里流传的民谚云:“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里有美人。”《复斋漫录》记载,宋代词人谢无逸也路过这里,并于杏花村驿避上题《江城子》一首,首句即“杏花村馆酒旗风”;此外,辛弃疾也写下了“记取岐亭买酒”的词句。但这里生产的酒却是“水酒”(又名“黄酒”),据《麻城县志前编》(卷之三)载,“纯以糯米酿者,其曲内无血肉品,故酒味最醇。漉净余滓,入瓷瓮固封贮之,经年色黄,味尤美。”这种醇酒方法流传至今,是麻城特有美酒。也正是在歧亭,宋元丰三年(1080年)正月,宋代苏轼谪迁黄州路过这里,与隐居在此的旧友陈季常邂逅。后又多次来杏花村赋诗饮酒,写下名篇《方山子传》等一系列诗文。陈季常,字慥,号龙丘居士,因经常头戴一顶方形青帽,人称方山先生,少年时豪气干云,因报国无门,隐居在杏花村。据说苏东坡曾五次造访岐亭,与陈季常作深山之游,陈季常也七次去黄州拜会苏东坡。为了纪念他们,后人将陈季常和苏东坡活动过的地方分别命名为杏花泉、风月塘、杏泉、杏池、方山亭、苏步桥、东坡桥和东坡垂钓处。这是后话。
 歧亭古为沿举水和倒水入豫陆路分岔处,故名。据史料记载,为南朝齐梁歧亭县治,属十八蛮县之一。唐宋以来,先后有杜牧、陈季常、苏轼、谢无逸等社会名流和张憨子、开山道人、桃黄道人等来此逗留或隐居。明置歧亭镇,嘉靖五年(1526年)筑石城,城墙周围五里,高两丈,设东、西、南、小南、北五门,建炮楼28座。清康熙在此设同知。为县境古镇。杏花村位于歧亭镇北门外,举水西岸。原有古刹,清咸丰年间重修。中有宋贤祠、清端祠及陈季常墓。清乾隆帝下江南时曾游此,并亲书“杏花古刹”匾额。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主殿后面有三祠,东为清端祠。清咸丰九年,湖南人王省三驻军歧亭,感于成龙剿灭大安山流匪和平定东山起义的“业绩”修建。中为宋贤祠,清于成龙任黄州同知时修建,供苏轼和陈季常塑像。西为忠节祠,祭祀与太平军作战死难的湘军将士。三祠后面,有陈季常与甘鲁望、张憨子的墓地,周围红杏数十株,因名杏花村。现仅存张憨子墓碑及杏花书院、东坡桥、杏花泉、风月塘、放生池、方山亭、九骡山摩崖石刻、石母娘娘庙、逸亭等遗迹。复建了杜牧广场、杏花古刹、杏花书院、杏花湖、先贤园等景点。
 有意思的是,杜牧的“杏花村”其实是泛指,并无实处。《四库全书.杏花村志》也说:“杜牧之为池阳守,清明日出游诗有‘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盖泛言风景之词,必以一村以实之,则话句反为滞相矣!”说白了,“杏花村”并不是村名,而是指杏花盛开的村庄。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此诗很可能不是杜牧写的,也很可能不是为清明写的。这首诗词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此前编杜牧各种各样的集子,这首诗从来没出现过。此诗最早的时候不叫《清明》,就叫《杏花村》。南宋以后此诗才归到杜牧名下。杜牧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晚唐文坛上卓然成家,人称“唐代诗坛的殿军”,但对其诗文的传世情况,历来不为人所详知,以致使人们发出了“其诗文除散见於各总集类集以外,绝少行本而文集尤罕”的慨叹。如果再深入一步探究,《清明》一诗,《樊川文集》、《别集》和《全唐诗》却都没有收录,所以有人怀疑此诗是否真系杜牧所作。

附:麻城杏花村景点:
1、杏花村门楼。位于杏花村正门口,2007年按照唐代风格仿古修建。有李小琳(原国务院总理李鹏之女)题写的“杏花村”。
2、杏花古街。位于杏花村古村落中,街两旁全是大别山民居,街道全部由石板铺成,十分古朴雅致。
3、宋贤祠。位于杏花村中心位置。清康熙十二年(1676年),黄州通判(驻歧亭)于成龙在杏花村原址上修建宋贤祠。宋贤祠正殿神龛有陈季常、苏轼画像,神龛顶悬挂“杏花古迹”、“杏花遗爱”、“光黄胜迹”“杏花书院”等四块金字匾牌。祠前古柏成林,后有大院,内植花木,杏花最盛。现存于成龙撰写宋贤祠碑文。
4、杏花古刹。位于宋贤祠东。系清乾隆皇帝钦定的国庙。有乾隆钦赐的“杏花古刹”青石匾。
5、东坡桥。相传宋代苏轼来杏花村,拜访隐居在此的陈季常。离别时,陈季常在白石桥送别苏轼。后人将白石桥改名为“东坡桥”。古桥曾被兵毁,歧亭杏花村现已在原址仿古修建了新的东坡桥。
6、杏泉。位于杏花广场东侧,系唐代古井,已修缮一新。泉水清冽,被游人视为“圣水”。
7、放生池。位于杏花广场前。是古往今来善男信女放生的池塘。
8、杏花村酒家。即唐代杜牧饮酒赋诗的酒家,毁于战乱。现正在仿古恢复建设。
9、杏花村三名士墓。“三名士”即宋名士陈季常、张憨子和元名士甘望鲁。三名士墓为清于成龙修建,位于宋贤祠后大桂花树旁,陈季常墓居中,甘望鲁墓居左,张憨子墓居右。
10、桃林街。地处杏花村杏园景区,水泥路面,全长1000米,宽5米,是杏花村景区循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桃林街两侧规划修建具有浓郁徽派色彩的明清古民居,民居两层小楼,青砖黛瓦,古朴简炼。桃林街沿线两侧种满杏树、桃树,路面缀以鹅卵石,供游人驻足观赏。桃林街是杏花村景区游客餐饮、住宿的中心。
相关链接
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佑孙。大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儒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湖诸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杜牧善诗,散文也写得精炼流畅。晚年寓居于万年县樊川,自号樊川子。其外甥裴延翰辑其诗文,合为四百五十首,题曰《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