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经济态势分析与2009年的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03:03:44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

        从今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明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凸显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达7.7%,全年保增长目标已经无虞。但经济增长90%以上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说:“在保增长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有条件地转变发展方式,这将是今后保持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根本点。”


焦点一:财政货币政策不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从7日公布的会议内容看,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会议也进一步释放出加大政策微调的信号。

        以财政政策为例,会议强调明年财政政策在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时,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截至10月底,今年中央政府9080亿元的公共投资中85%已经下达。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中央严控新增投资措辞严厉,显示了加快结构调整的意图,下一步新增投资应重点用于在建项目。
中国的信贷政策也将重点向社会经济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转移。会议强调:明年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显示出今年可能逼近10万亿元的信贷增长明年将会放缓脚步。
               
        “当前中国应防止因信贷过快增长引发通胀,从下一步信贷政策支持重点上,可以看出国家在关注通胀预期的同时,借助信贷工具调整经济结构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


焦点二:强调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在经济企稳回升日益明朗化之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放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中国智库社会科学院在昨天发布的2010年《经济蓝皮书》中指出,中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产能过剩、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是当前中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蓝皮书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包含丰富内容,既包括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也包括投资和消费结构的调整;既包括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各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既包括区域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整;既包括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也包括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2010年是中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经济回升的关键时期。蓝皮书认为,中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失衡的经济结构,从源头上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技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提高经济回升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

        蓝皮书预测,如果世界金融危机不再进一步严重恶化,国内不出现大范围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重大问题,明年中国GDP增长率有望稳步回升至百分之九左右。


焦点三:促消费保民生成主要抓手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外需市场的持续萎缩对中国传统外向型经济提出严峻考验。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来看,扩内需和保民生成为明年经济政策的支持重点。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9年,在已经下达的4批中央投资中,用于民生工程的投资占比超过50%。

        “明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根据会议内容,明年中国将继续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社保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中国经济求得长远发展的根基所在,而要扩大消费亟待解决一些深层次改革问题。会议强调,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

        同时,在今年中央财政安排320亿元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基础上,会议强调明年中国将继续实施这些政策,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

        官方数据显示,以家电下乡为例,今年以来家电下乡产品的热销有利于促进农村消费。截至11月23日,全国已累计销售下乡家电3061万件,实现销售额56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扩大内需方面,此次会议还传递出将“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的重要信息,并将其列入明年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工作。

        祝宝良表示,城镇化也是扩内需举措的新亮点。要想真正扩大消费,必须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加快城镇化进程,让更多进城打工的农民变成城市人,不仅有利于解决城乡差距问题,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刺激消费增长,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焦点四:强化新兴产业政策支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紧研究提出培育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也有具体部署。会议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紧研究提出培育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

        会议强调,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会议强调,要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会议强调,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过去一年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已着手对发展新兴产业进行全面部署,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其他热点

        “低碳”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经济能否在明年走上一条低碳的转型之路,将在某种程度上左右全球经济的走向。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国。然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低碳”意味着机遇和挑战并存。专家预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行业的支持将转向为消费以及新兴的低碳经济。

        区域经济将成重头戏

        今年以来,除了刚获批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之外,国务院先后还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7个规划,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出台速度前所未有。专家普遍认为,区域经济已经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     (据新华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回顾

        ·2008: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7: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6:继续搞好宏观调控

        ·2005: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2004: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

        ·2003: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政策

        ·2002:扩大内需

        ·200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000:突出抓好国有企业改革

        ·1999: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1998:继续稳中求进

        ·1997:稳中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