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如何快乐起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53:43
中国人如何快乐起来

  对话嘉宾: 

  贺雄飞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犹太文化研究专家、文学评论家)

  方小白 (《国家人文地理》主编)

  烟子 (女作家)

  刘斌夫 (中国园林规划院专家、经济学者)

  □本报记者   齐·达日汗

  

  北方周末报:传统春节的背后包含了哪些普世价值?

  刘斌夫:中国春节有礼仪天下、普天同庆、人神共乐、天人合一、除旧迎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普世价值内涵。

  可以说,春节积淀、聚合着世界最悠久的传统文化,并且衍生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俗、民间文化艺术成就斐然,表达了人类对真、善、美,对幸福、快乐与和谐的共同追求。

  贺雄飞:春节过不过无所谓,关键是政府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并让他们真正幸福起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就是普世价值观。

  刘斌夫:我部分赞同贺教授的观点,政府首先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幸福指数;其次扩大开放,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投资与消费双向增长,推进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此即所谓“快乐经济学”价值;第三,保护、抢救和承传民族传统文化,回归文化本体与本位,在东西方文化大融合中实现中华文化复兴。

  贺雄飞: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物质的享乐,最终人活着就没有意思了,而且也感觉不到快乐。难道还有比快乐更快乐的事吗?

  北方周末报:对于老百姓来说,快乐有多重要?

  刘斌夫:老百姓在社会分配不公、财富较少的情况下,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达到心理平衡?真切而发乎内心的快乐,可以使老百姓自我调节,克服困难,看到希望。

  北方周末报:“快乐指数”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刘斌夫:“快乐指数”是国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部分,兼跨经济学和文化学领域,是衡量国民幸福度的重要内容和指标。

  快乐指数主要指幸福指数的精神层面,包含心境、情绪、事业心、创造力、幸福感、满足感、精神健康状态、荣誉感、政治权益等多个侧面。

  俗话说“穷欢喜,富忧虑”,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度并不很富裕,很发达的国家的人民不一定很快乐,恰恰快乐与物质富足不一定成正比。有一项评价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快乐、快乐指数最高的国家,得分最多,达到78.1分;另一项评价,中国快乐指数靠前,排名第31位。

  贺雄飞:我没有专门研究过,除物质指标以外,主要是精神指标。在人们丧失了理想追求的时代,是谈不上快乐的。

  北方周末报:国民幸福指数和GDP,哪个更重要?哪个更能代表国家竞争力?

  刘斌夫:国民幸福指数及快乐指数,是一种综合概念,通盘考察,当然要比GDP更重要。

  只片面追求GDP,只看经济增长指标,不管经济增长方式,不注重生态环境指数和幸福快乐指数;只偏执追求物质文明,不注重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都是不足取的,必将对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应当走出GDP 情结,把“发展”和“快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传统民俗节日在我国已经列为国家法定假日,无疑是很大的进步。时下流行“房奴”、“孩奴”、“钱学生”等概念,至少是片面追求GDP而导致国民幸福、快乐指数下降的倾向。只有GDP和国民幸福指数都平衡增长,才能充分体现和真正增强国家竞争力。

  贺雄飞:国家的GDP再大,只是满足少数人的欲望,大多数人不幸福不快乐,再加上逐渐加大的贫富两极分化,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危险,更谈不上国家竞争力。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能只是经济上暴发的精神乞丐。

  北方周末报: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忧郁症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病症。

  刘斌夫:忧郁症已成为当代人类社会最常见疾患,全世界4.5亿人患有精神忧郁或精神疾病,每年忧郁症的医疗费用和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

  忧郁症的诱因主要是环境、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收入不公平,传统文化的丧失而导致发生信仰、信用、信心、信赖危机,对前程的失落等等。

  倡导公平公正,建构公民社会,关注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减少人们身心压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进外来先进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升全民幸福与快乐指数,应成为国家战略。

  贺雄飞:就中国人而言,需要重建中国人的信仰和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彻底把中国人从落后的体制和庸俗的世界观中解放出来,中国人才能真正快乐起来,快乐的人就不会得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