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首任总司令叶挺为何长期不是共产党员(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7:58:08

叶挺为何长期不是共产党员(图)

www.sinonet.net 2010-08-07  金汕博客  跟贴 0 条  [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叶挺将军


叶挺与斯诺  
  关于叶挺,我在孩提时代就熟知了。因为他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因为我们是熟读他的诗“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长大的,还因为他是我父亲的上级。

  但是,我总感到叶挺和其他将帅有不同之处,比如他长时间在军内担任要职却好长时间不是共产党员,他好像是将帅中的另类。

  由于父亲非常了解叶挺,他在70年代末一次吃中午饭的时候讲到叶挺的独特情况。

  父亲告诉我:“共产党在夺取政权的时候有着非常严明的纪律,情况那么复杂,宁可过严也不能放松一点。这种思维解放后仍然延续,文化大革命更是淋漓尽致。叶挺比我大13岁,他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一个农家,父亲开过小药铺,还到南洋打过工。严格地讲,叶挺是华侨将领。他15岁还在读中学,正是辛亥革命发生,他带头剪辫子而入狱,没多久就放出来了。后来他考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这个学校也是蒋介石上过的。后来他受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影响,开始向往革命。”

  说到这里,父亲特别向我总结:“我们党参加革命的人,农民受《水浒传》这样的造反书影响最大,早期革命后来成为党内高级干部的几乎都与陈独秀的《新青年》有关,连毛主席也不例外。这么多年陈独秀都是反面教员,不公平啊!我想将来更加实事求是,会给他公正评价的。你想想,连叶挺这样在孙中山身旁的人都因为《新青年》加入革命队伍,这个陈独秀有多厉害!”

  父亲说到这里我也产生联想,因为既然父亲知道陈独秀这样厉害,我偶尔看到他给工程兵做报告的讲话稿,在讲述党内例次路线斗争的时候总是谴责陈独秀,把陈独秀做为党内的反面教员,也许他是无奈的,被动的,违心的,因为比他地位高许多的人不是也要成天这样批判吗?

  父亲接着说:“后来叶挺担任过孙中山的警卫团二营营长。在陈炯明‘叛乱’炮轰总统府时,叶挺是保护孙中山、宋庆龄脱险的功臣,也因此深得孙中山信任。1924年,孙中山把叶挺做为国民党的军事人才培养,让他去苏联学习。他在东方大学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共产党员的影响,加上早年《新青年》已深入他的心,在苏联提出入党要求并得到批准。北伐战争开始。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一路攻下武昌。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随后,该团扩编为两个师,他任第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12月,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他任总司令。仅仅两天,广州起义就告失败。1928年初,在李立三的实际主持下,把这次起义说得一无是处,称叶挺犯了军事投机和盲动主义的错误,在关键时刻动摇,对起义指挥不力等等。但是不容叶挺解释与申辩,中央就对起义领导人都给予了各种处分,任红军总司令职务的叶挺被留党察看6个月。叶挺是个有血气的军人,要是放在很多将领身上就忍了,可叶挺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做法,一气之下出走西欧,与党脱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