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风险上升中国对美还需“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8:47:24
        现在,美中冲突的战略风险正在上升。此时,中国最需要的是冷静,而不是冒进;是战术调整,而不是战略颠覆。

 这几天,许多美国媒体都在引述中国某高官“中国已成世界第二经济体”的观点,字里行间都显露出了对“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何时成世界第一”的担忧和惊恐。可以看出,正如掌控全球16个海上交通要道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一样,“不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也正在成为美国的核心利益。这是中国人必须要看到的严峻事实。

  以GDP为标尺的大国排位赛永远是一场“零和”游戏。无论中国愿不愿意当、能不能当上“世界第一”,对美国来说,失去第一的危机感正在加剧。而一旦失去“第一”,美国失去的不仅是引以为自豪的“上帝选民论”、“民主至上说”等抽象的民族优越感,还将意味着必须在政治势力范围、国际规则制定等诸多方面做出实质性的退让。

  几周来,中国学界关于美中关系走向的判断出现了少有的一致性。一向立场强硬的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认为美中互动是“假朋友性质”,两国关系是“敌大于友”的关系;而一向相对温和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也认为,“美中结构性矛盾上升,战略较量难以避免”。两位知名学者的判断,足以折射出中国思想界对美中冲突可能性加剧的某种共识。

  或许有人会想,是可忍孰不可忍,需要用一场大国碰撞来长志气。在互联网上,多数网民除表示对美国当前“围堵”和“挑衅”中国之势的愤慨外,还有许多“希望中国更强硬”的呼声。表示不赞同“中国强硬”的,就有冒着被戴上“投降派”、“汉奸”帽子的风险。据北京环球网调查,98.7%的网民认为,中国应该给美国划红线。

  然而,相比于20年前美国制裁中国、10年前在“炸馆事件”和“南海撞机”前后的美中危机,两国实力对比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本质变化,依然“美强中弱”。几乎没有人盘算,中国有没有能力给美国划红线;也很少有网民会想,一旦美中碰撞,到底对中国将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得失有哪些,合不合算等现实困境。

  32年前,中国毅然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决定对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世界开放;大约15年前,中国理性地认识到国际现实环境,提出“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的对美“十六字方针”。当年的远见最终换来了今天的发展,这种战略大局观理应在可预见的将来得到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