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风险有瘾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2 06:07:14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驻京首席记者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
2007年5月15日 星期二


周五,在北京市中心京泰大厦五层人头攒动、通风不良的证券公司营业厅中,短线炒家几乎没有显示出任何神经紧张的迹象。
“指数将会翻番!”一位仅承认自己姓王的男子脱口而出,他对当天的小幅下跌不以为意。“这对国家和老百姓都有好处。”
人们有些许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股市上涨了约300%。成交量的增长甚至更加惊人。上周三,中国股市成交总额首次超过亚洲其它国家(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亚)成交额的总和。

 
 
中国政府高层官员已接连公开呼吁人们警惕股市泡沫。过去,这种警告足以引发股市大跌,但现在,狂热的投资者丝毫不为所动。
今年初以来,中国内地股票交易账户一直在以每周100万户的速度增长。
动能投资——交易员跟进然后推动现有趋势加速的行为——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但是,当中国老百姓共同发现了一个赚钱机会时,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动能都无法与之相比。
对此,最显而易见的解释是,目前中国人有许多钱,但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在计入通货膨胀和利息税后,银行存款收益率为负。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很高,而且充满泡沫。除非他们足够富有,能够绕开法律,否则就无法将资金投向海外。
更重要的是,股票交易为普通中国人提供了赌博的机会。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夺取政权后,将赌博作为一种“社会罪恶”而加以禁止,但股市狂潮表明,人们并未失去对赌博的兴趣。
著有多部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的书籍的潘翎(Lynn Pan)表示,一位商界朋友曾向她总结过这个现象:“中国人对风险有瘾。”
文化宿命论和迷信思想一直为赌博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但潘翎还将之归因于一种信念:在一个人口众多、鲜有明确规则的国家,运气在出人头地的过程中非常重要。
在这个方面,中国是个典型的“低信任度”社会,得到普遍信任的中间机构非常少,直到最近才开始对产权和合同产生信赖。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中,潘翎表示,“机遇在你的一生中可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王先生和他的朋友都是下岗工人,现在整日以炒股为生。对于自己最终战胜市场——和大户——的概率,他们表现出一种习惯性地玩世不恭的态度:
“这是赌博,”一个男人冷笑着说道。“共产党在做庄,我们怎么可能赢?”
本文作者是英国《金融时报》驻京首席记者。
译者/何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