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 太原工业基础日臻强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3:12:42
 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回眸太原工业经济发展的风雨历程,倍感欢欣鼓舞。太原工业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突飞猛进,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建成以冶金、能源、机械装备、化工为支柱,食品、轻工纺织、现代医药、建材、新材料等特色突出、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和支柱,为全市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量扩张 彰显工业60年辉煌业绩

    1949年4月太原解放,标志着太原工业发展进入新纪元,在一个甲子的发展过程中虽然遭受过困难和挫折,但总的来看,太原市工业经济是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进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波动比改革开放前29年明显减小。进入新世纪后,工业经济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总量不断跨越新台阶,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优势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一、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太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不足1亿元,2008年突破20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1500多倍。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621.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49年增长1546倍,年均递增13.2%,快于同期GDP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原值由268万元增加到1554.5亿元,增长5.8万倍;从业人员由3.6万人增加到42.3万人,增长10.8倍;企业数由569个增加到4440个,增长6.8倍。

    (一)改革开放前29年的发展情况

    1949年,太原仅有569家企业,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34家,私营企业535家;生产设备简陋,固定资产原值不足300万元;工业总产值0.4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1%。到195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64亿元,比1949年增长2.9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单位数由1949年的34家增加到66家;固定资产原值达1.79亿元,比1949年增长65.9倍;职工人数达到5.4万,比1949年增长57.6%。私营工业总产值增长1.9倍,个体手工业增长8.6倍。到195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5.41亿元,比1952年增长2.2倍,比1949年增长11.3倍。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全市工业生产出现了较大波动,发展速度曲线出现了一个大的马鞍形。1963至1965年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重新调整了工业布局,全市工业又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966年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了2.7倍。此后经过"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动乱,全市经济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50年至1978年,全市工业形成了以煤炭、冶金、机械、化工为主体,兼有食品、轻工、纺织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空前提高。1978年全市工业企业单位数达到1147个,比1949年增长1倍;总产值达32.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78.3倍,年均增长16.2%。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1%上升到1978年的66.1%,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的太原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二)改革开放30年工业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太原市工业体制由以公有制为主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发了工业领域的生机与活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工业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从1978年到1991年,全市工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不断迈进,全市工业在震荡起伏中不断发展。1992年的邓小平同志南行讲话以后,全市工业进入了快速稳定增长的时期。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结束,全市工业在世纪之交跨上了高速增长的平台。尽管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市工业增长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但太原工业的总体实力并未受到冲击,全市工业正蓄势待发,继续为太原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8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单位数1147个,工业增加值仅有12.34亿元,2008年全市工业企业单位总数达4440个,比1978年增长2.9倍,比1949年增长6.8倍。到1984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20亿元大关,199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50亿元大关,达51.5亿。1996年工业增加值一举突破100亿,达103.7亿元。200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200亿,达到204.1亿元。到2008年,工业增加值已经突破600亿大关,达62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30年间增长10.5倍,年均增长10.3%。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8年间(2001年-200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连续跨越5个百亿台阶,由2000年的129.9亿元增加到62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增速比改革开放后的前22年(1979年-2000年)的平均增速高5个百分点。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2008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42.3%,比2000年的32.8%上升了9.5个百分点。

    二、总体实力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一)主要工业产品成百倍增长

    2008年与1949年相比,原煤增长103倍,达到4195万吨;焦炭增长220倍,达到1363万吨;发电量增长350倍,达到214亿千瓦时;钢增长667倍,达到815万吨;生铁增长440倍,达到701万吨;成品钢材增长757倍,达到834万吨;烧碱增长563倍,达到9.6万吨;水泥增长220倍,达到318万吨;机制纸及纸板增长215倍,达到17.5万吨。现在太原每2天半的原煤产量、1天半的焦炭产量、3天的水泥产量、1天零20分钟的生铁产量、1天半的机制及纸板产量、1天的发电量,就超过了旧中国太原的最高年产量。

    (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增强

    60年来,工业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太原的工业化程度(工业增加值占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949年仅为21%,1952年上升为28.8%,1957年上升为40.9%, 1959年超过50%,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达到54.7%。20世纪60年代末期超过70%,1970年达到71.9%,1973年达到顶峰,为73.5%。此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在GDP中的份额有所下降,2002年下降为31.4%,但2003年后又开始回升,到2008年上升为42.3%,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和增强。工业成为全市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税金和应交增值税共达127.3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41.5%。

    三、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工业资产实力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前的29年,由于实行的是单一的计划体制模式,在工业发展上"重规模、重速度,轻效益",1978年全市工业实现利润仅有2.1亿元,实现利税4.73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工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以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工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特别是"十五"以来,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推动了工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经济效益大幅提升。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28.31亿元,比1978年增加1598.76亿元,增长54倍多。资产总额突破两千亿大关,达到2184.87亿元,比1978年增加2143.13亿元,增长51倍。实现利润总额达92.17亿元,比1978年增加89.41亿元,增长31倍多;实现利税总额达186.25亿元,比1978年增加181.52亿元,增长38倍多。2008年与2000年比较,总资产贡献率由4.9%提高到9.7%,流动资金周转率由0.77次加快到1.8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由1.2%提高到3.8%,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6.4倍,产品销售率由97.2%提高到97.7%,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由74.3点提高到194.6点,提高了120.3点。

    四、产业整合成效显著,特色产业优势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十五"以来,太原市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突出重点、扶优扶强,通过联合、重组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地方资源特点和产业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太钢、西山、太重、太化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集团,其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成为带动全市产业升级、行业优化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主导力量。太钢、西山煤电、太重、太化、晋机等龙头骨干企业,已成为太原市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领头羊",实现工业崛起的"支撑点"。

    作为全市冶金行业的航母企业--太钢集团公司通过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投巨资进行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新型化,已形成300万吨不锈钢生产能力,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并带动了周边不锈钢园区及相关产业的跟进发展。太钢从2004年开始向我国造币公司提供造币钢。2006年9月,太钢牌不锈钢荣获"中国不锈钢最具影响力第一品牌"的殊荣,还为北京奥运场馆提供了数量可观的不锈钢材。2007年太钢综合实力跃居国内钢铁行业和世界不锈钢行业前列,开发的不锈钢复合板、双相不锈钢、造币不锈钢等20余项不锈钢新产品科研成果,填补了钢铁产业的多项空白。

    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太重集团公司先后研制了举世瞩目的三峡1200吨桥式起重机、冶金480吨铸造起重机、20-55立方米矿用挖掘机、Φ340毫米无缝管轧机、西气东输螺旋焊管机组、10000吨铝合金挤压机、神舟七号发射塔架、残奥会白玉盘舞台、国家大剧院舞台等许多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产品,开发出直径340毫米无缝管轧机、螺旋焊管机组和WK-20挖掘机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在起重机、油膜轴承、减速机等产品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功路子,油膜轴承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具备了与国外同类产品同台竞争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太重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也是国内唯一涵盖井下、露天煤矿采、运、选为一体的成套装备供应商,产品还延伸至煤炭深加工及煤化工成套设备。

    同时,山西长城微光器材公司、太原市中绿环保公司、山西科泰微技术公司等一批"小型巨人"企业也表现不俗。2008年,全市工业形成了以太钢、西山、重机为龙头、众多骨干企业为支撑、星罗棋布的中小企业为后援的工业发展新格局。

    随着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一大批体现地方产业特色的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迅速成长起来,规模效益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成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2008年平均每户企业创产值达4691.2万元比1957年的163万元,提高27.8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下同)户均创产值达到3.73亿元。103个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和总资产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8.7%和91.7%。在全市51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19户,比2000年增加7户。19户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5%以上,比2000年提高10个百分点;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达500多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增量的85%以上,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近50个百分点。其中太钢集团、西山煤电、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过690亿元、190亿元和88亿元;晋机、富士康、煤气化公司和太化集团等企业超过40亿元。

    五、创新发展思路,园区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太原市着力扶持壮大园区经济,提高了工业经济的集聚效应,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太原市先后创建了三个开发区和一批工业园区。进入新世纪以来,园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成为引领太原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太原高新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已成为太原市率先发展的先导区和山西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2008年底,入区的高新技术企业535家,园区内有各类孵化器和科技园25个,总面积8平方公里,拥有自主创新项目545项,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园、新材料园、E-制造园和数码港为载体,以电子信息与光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环保节能为代表的富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控制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入区企业680家。太原经济技术区经过七年多的建设,初步建成了富士康、太原科技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IT产业园、生物制药园、机电工业园、食品工业园和新型建材工业园,初步形成了以IT、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饮料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民营经济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入区企业76家,初步形成了以新和机械、三晋药业为龙头的工业产业集群,全区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2008年与2003年相比,太原三大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2.73亿元,增加到16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4%上升到8.7%。园区工业的发展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

    结构优化 勾勒结构调整显著成效

    1949年太原解放时,历经战争摧残的太原工业,已经衰败不堪,奄奄一息,生产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落后,基础非常薄弱。太原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当作全市工作的中心任务,迅速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使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先后投资0.76亿元对太原钢铁厂、太原矿山机器厂和西山煤矿等31个企业进行改扩建。

    "一五"时期,是太原市工业快速增长重要时期,五年中,国家投资8.4亿元对原有的重点企业进行扩建改造,新建了太原重型机器厂、太原第一、第二热电厂、汾西机器厂、太原化工厂、山西纺织厂等28个大型骨干企业。经过"一五"时期的国家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太原工业迅速发展壮大,到"一五"时期末,太原已经成为我国建国初期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成为华北地区工业重镇之一,为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工业体制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工业运行机制由高度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激发了太原工业的内在生机与活力。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放权让利、推行承包制到"九五"和"十五"时期推行的股份制改革,全市企业完成了向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渡,国有控股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迅速成长起来,特别是通过各种形式如独资、合资、合作等吸收国内外的资金和项目,一大批起点高、发展前景好的外资及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起来,为太原工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全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和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政策的出台,太原工业经济发展又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在全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中,太原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承担起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化"领头羊"的重任。近年来,以不锈钢生产基地、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基地和镁铝合金加工制造基地"三大基地"为代表的优势产业迅速崛起。这一时期,工业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十五"以来,太原工业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十五"时期,太原市全面落实在全省实现率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结构调整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大力实施项目推动和产业集群战略,加大技术创新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运用各种政策手段和措施,扶持和发展了一批对优化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重大骨干项目。特别是太钢、太重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的投产运营和富士康工业园区、不锈钢园区、太化粗苯加氢精制、双喜子午线轮胎、东方铝业二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启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素质的提高。在抓好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促进高新区、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北有不锈钢、南有富士康"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

    60年来,在太原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工业系统不断深化改革,加快经济体制的转变,工业经济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工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工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工业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太原市所有制结构逐步呈现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工业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经济结构。

    太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把当时的47个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合并改造为34个国有企业,"一五"期间又通过对私营工业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基本上全部转变为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的形式,此后,以国有和集体为主的公有制经济结构一直保持到改革开放以前。

    1978年,太原市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工业总产值比例为89∶11。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工业经济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到2008年,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6.2%下降到3.9%;集体所有制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3%下降到0.8%;股份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私营等其他经济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7.5%上升到95.3%。

    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全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与2000年比较,企业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利税增长了5倍,企业实现增加值404.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2.6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4.6%;实现利税139.7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0.7%,是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和脊梁。

    与此同时,加快招商引资步伐,通过各种形式如独资、合资、合作等吸收外资,立足高起点、上规模,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使之成为工业发展的新生力量。2008年,规模以上非公有工业企业343家,比2000年增加270家;非公有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1.4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29.5%,比2000年上升18.6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的变化

    (一)重工业比重持续提高

    60年来,我市工业发展走的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道路,重工业比重不断提高,轻工业相对萎缩。

    太原解放之初,太原市轻重工业单位数之比为75∶25,而轻重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4∶36。经过29年计划经济期间的发展,1978年太原市轻重工业单位数之比变为56∶44,而轻重工业总产值之比为25∶75,轻工业的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比重明显缩小。到2008年轻重工业单位数和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1∶79和4∶96。

    (二)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太原市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坚持不懈地实施以产品为先导,项目为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传统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行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在冶金、机械、能源、化工等领域新上了一批发展前景好、技术装备先进、竞争优势明显、节能环保的工业生产项目。

    冶金行业重点建设了太钢集团的40万吨薄板项目、150万吨不锈钢项目和新东方铝业电解铝改造项目及与其配套建设的不锈钢深加工园区和铝镁工业园区的建设。

    机械装备行业重点建设了太原重型机械集体的起重设备、火车轮对、大型轴承、煤化工业机械、晋西机器工业集团的军品生产线改造、太原锅炉集团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项目。

    电力行业建设了西山煤电集团古交电厂的60万千瓦矸石发项目、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60万千瓦扩建项目。

    化工行业实施了太化集团聚氯乙烯及烧碱系统改造、30万吨/年粗笨精制工程、6.6万吨/年粗笨加氢精制项目、双喜轮胎工业公司的180万套/年全钢子午胎等重点项目。

    制药及新技术、新材料行业对山西三裕、山西五星陶瓷、山西长城微光、山西科泰纳米公司等一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使太原市在冶金、机械装备、化工、高新技术及新材料等领域的实力大大增强,工业经济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2008年,冶金、煤炭、电力、装备制造和化工等五大支柱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804.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8.5%上升到93.9%,比1978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比1949年提高31.5个百分点。其支柱行业地位更加巩固。特别是冶金行业异军突起,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22.4%提高到2008年的41.3%。

    (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在传统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以不锈钢深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实现超常规模发展。太原市不锈钢深加工产业是随着不锈钢园区的建设发展起来的,现已形成每年20万吨的不锈钢深加工能力,2008年不锈钢深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5亿元,比2004年增长4.4倍,年均增长59.3%。

    2008年太原市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达89.6亿元,比2004年增长8.2倍,年均增长74.1 %。

    以镁铝合金冶炼加工和永磁材料(钕铁硼)加工生产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医药、农药、染料、食品、饲料添加剂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工行业近年来飞速发展。2008年产值分别达到39.1亿元和49亿元比2004年增长9.6倍和4.6倍,平均每年递增80.4%和53.9%。

    2008年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93.7亿,比2004年增长5.9倍,年均增61.9%。新兴产业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4.7%上升到2008年的10.1%。

    60年前,新中国的诞生掀开了太原工业发展的新篇章,60年后一个门类齐全、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展望未来,工业发展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正视现实,坚定信心,坚持改革开放,太原工业就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太原市统计局 亢会明 孟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