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6:32:26

中共太原市委

太原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2009年1月6日)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色转型、建设“三大基地"的战略部署,依靠自主创新,振兴太原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基地成为建设新太原的重大任务之一。在学习借鉴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快速崛起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自主创新、振兴太原装备制造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基本情况

1、我市装备制造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在国内同行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44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2%,占全省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46%,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0.38%。大型起重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TZ牌桥式起重机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短壁机械化开采设备在国内市场处于垄断地位;热轧无缝钢管成套设备及大型钢板剪切矫直设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大口径无缝钢管锥形辊穿孔机技术国内独创,设计制造能力全球排名第三;特种升降设备、1200吨桥机、航天发射塔架等产品在北京奥运、三峡大坝、神七发射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我市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普遍开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20%的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拥有专利,部分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同行业居领先地位。据对太原南方重型汽车公司、太重煤机煤矿装备成套公司等8户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的调查,截至2007年,这8户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技术开发经费占到了销售收入的8.7%;这些企业除本身即为科研设计型的企业外,均建立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占到了职工总数的23.6%;企业主营产品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共拥有专利188件,其中发明专利79件,取得科研成果10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这些企业分别制定了企业技术人员激励

办法、企业专利工作管理办法、新产品开发项目经理负责制等一系列鼓励技术创新的制度和政策,企业内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的政策环境和氛围正初步形成。

3、我市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其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承担的任务和使命还不相称,“三大基地"建设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尚未形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差距,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难以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用人理念和机制较落后,难以引进高端人才;二是自主研发的专利和技术标准总体较少,还未形成较大的行业技术主导权;三是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研发投入仍显不足;四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模式创新相对滞后,影响了装备制造企业的做强做大。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1、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道路,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总体要求,大力振兴太原装备制造业,全面建设以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为标志的新型工业基地。针对当前装备制造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全面推进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和集成创新,对不同企业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扶持。对南方重汽、太重煤机、北方机车等部分重点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通过采取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引进高端人才,培养本土人才队伍;对民营中小企业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力度,以自主品牌产品为龙头,加强专业化协作配套,实现低成本快速扩张;对原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加快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工艺装备的技术进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现人才团队、专利标准、研发投入机制和企业管理水平四大突破。

2、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是,用三到五年时间,大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大做强一批装备制造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上档,建设创新活跃、后劲强大的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目标是:

——以专利、技术标准为标志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实现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拥有专利数量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增长,到201O年新申请专利总量达到10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30%以上;主持制定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数量明显增加。

——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实现新突破。装备制造企业要建立研发投入保障机制,年均R&D投入要占到销售收入的1.59/6,重点企业要突破39/6,力争达到5%;政府科技投入要发挥引导作用,安排用于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每年增长209/6。

——企业创新人才及团队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学以上学历科技人数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30%,重点企业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拥有3—5名在行业内有影响、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带头人,形成专业知识配套、结构梯度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团队。争取新建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引进消化再创新与集成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企业核心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生产制造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下降,由现在的50%下降到35%。

——技术创新产出水平实现新突破。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0一35%。

——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规模实现新突破。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的旗舰型企业达到3个,20亿元以上的重点企业达到3个。

——具有优势的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新突破。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短壁采掘装备及掘进机、大型矿用挖掘机、大型及特种起重机、大型钢板滚切剪及矫直机、无缝钢管连轧机组等优势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平均达到50%;矿区专用重卡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国内的25%,省内的70%;铁路货车及铁道工程车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

——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及所占比重实现新突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

——装备制造业绿色转型实现新突破。重点企业要采用绿色制造技术,万元GDP综合能耗指标在现有基础上年均下降7个百分点。

三、发展重点

1、加强企业专利、标准和品牌工作。企业要建立专利管理与保护机构,确定专门人员负责专利技术的分析、整理、申报和保护工作;重点企业要积极参与或主持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的起草与制定;要重视商标注册,注重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

2、加快企业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核心技术团队建设。企业要建立适应形势发展变化要求的人才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要与对口的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全面的产学研战略合作。南方重汽要充分利用“清华一南方重型汽车研发中心"平台,逐步建立本土化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太重煤机要充分发挥“山西省煤机行业技术中心"与“山西省煤矿装备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的优势,培养企业急需人才;通过建立“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采掘机械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及检测试验中心,加快培养本土高端创新人才队伍。

3、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加大装备制造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用好用足国家、省、市已出台的扶持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市、县两级政府科技经费要对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给予重点支持。

4、深化企业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企业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营造最大限度吸引激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和文化氛围,加快建立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运行管理模式。

5、重点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重点企业。以太重煤机等企业为骨干,联合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煤机研发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利用南方重汽重组搬迁的有利时机,抓紧新车型、新功能重卡汽车的研发和年产1.5万台重型汽车生产能力的达产达效;充分发挥太原重工等企业的品牌技术优势,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带动专业配套企业发展,建成国内最大的大型矿用挖掘机、大型和特种起重设备、无缝钢管连轧成套设备等研发制造基地;充分发挥太原现有铁路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体优势,以太原轨道为龙头,以晋西集团、太重集团等企业为支撑,建设综合实力强大、技术先进的铁路货车、铁道工程机械制造与出口基地。

6、培育和树立一批装备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典型。全行业都要积极采用绿色制造技术、节能降耗新技术、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重点企业要率先垂范,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绿色转型。

四、保障措施

1、加大专利、标准和品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加强对我市装备制造企业专利、技术标准和品牌的宣传;市知识产权局要对装备制造企业专利申报和保护等工作给予指导帮助,对专利申请及专利权维持费给予补助;市科技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局要对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发并得到有效转化的重大专利技术,主持或主要参与制订的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的产品,给予重奖。

2、多渠道培养和吸引高端创新人才。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北京、上海等人才智力密集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吸引高端人才加盟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在装备制造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共建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3、大力发展企业股权交易、产权交易、技术服务、物流配送等为装备制造企业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建立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产品快速成型设计中心、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产品和技术展览中心等服务平台,延伸产业服务链。

4、积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引导同行业企业向专业园区集聚。充分利用经济区、高新区、民营区、不锈钢工业园区的有利条件,鼓励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关联进驻,并通过对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的投资参股、技术入股以及提供技术、标准、管理等方式与配套企业开展合作。零部件企业要通过与核心企业的产品配套加快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5、加大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资金支持力度。在市本级财政安排的企业自主创新资金中增设“太原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引进中的消化吸收和装备国产化以及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研发,用于扶持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产品检测中心、中试基地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和企业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补贴。

6、用足用好税收、金融扶持政策。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改善对装备制造产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大对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的金融支持;风险投资公司可通过贷款贴息或担保,积极引导创业投资公司关注和支持装备制造企业的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和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

7、各部门要大力支持装备制造企业的振兴和发展,根据各自职责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市科技局要在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并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市国资委要对企业急需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以及家属随迁、子女上学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市发改委、市经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要对企业搬迁、技术改造、基本建设中涉及的立项、规划、用地等问题,给予优先安排;市国资委要建立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考核指标及配套奖惩制度,并严格考核兑现;市经委、市统计局要加强对我市装备制造业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建立统计监测制度,为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及重大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8、认真执行和落实关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政府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扶持装备制造业的各项政策。尤其对涉及重点装备制造企业“退二进三"、整体搬迂改造的补偿应与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安排,城市中心地带置换土地的溢价部分除用于城市新规划占用和本企业离退休职工安置等问题外,应主要返还企业用于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要做好中心城区企业的迁出和西山化工企业的搬迁的衔接,盘活现有工业用地,整合各方面资源,统筹规划和落实企业新入工业园区用地等问题。市委、市政府督查部门要对有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经督查仍不落实的部门及相关领导实行问责。

9、组织企业开展交流学习,拓宽视野。市组织、人事部门要组织我市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负责人到国内发展好的同类企业,围绕企业专利工作和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进行交流学习、挂职锻炼。

10、充分发挥太原市自主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和已有的科技顾问的作用,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的联系制度,协调政府部门指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 沈阳坚持自主创新振兴装备制造业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2月13日 国发[2006]8号) 深圳明镜网---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党政正职监督的暂行规 中共乐山市委 乐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 【法规标题】中共宿迁市委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经济社会制度创新工作的实施办法 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 中共三亚市委 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定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黑龙江装备制造业如何自主创新::全景财经新闻频道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2)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3) 法意::法律法规 -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 中共浙江省淳安县委淳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落实若干意见,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 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中共钟祥市委钟祥市人民政府关于发挥长寿品牌效应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州市机关工作人员效能告诫暂行规定》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