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感动社会的“草根英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2 05:57:30
今年春夏,江西省相继出现了9位因见义勇为、无私奉献而感动社会的“草根英雄”。这一群体引起了社会强烈关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撰写长篇手记向他们致敬。他们的故事告诉世人,英雄主义从未远离。

蔡明飞父子在事发地讲述救人经过 图片来源:大江网
城市之光
45岁的蔡明飞和18岁的儿子蔡杜怡大概没有想到,不及多想的“纵身一跃”让他们成为名人。蔡氏父子是江西丰城人,在海南省东方市打工。5月9日,父子二人勇救两名落水少年,不留姓名悄然离去。
老蔡回忆,目睹3名游泳学生被风浪卷入海中,他立即游过去奋力营救,期间风浪过大,他连呛几口海水。即便如此,他还想,离岸几步之遥,再坚持一下人就能得救,决不能轻言放弃,继续划水游向岸边。气力不支之时,儿子积极配合,协助他将两名学生营救上岸。
获救学生家长唐先生事后说,蔡氏父子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他们会教育孩子一辈子记住救命恩人。唐先生感慨地说,救人靠的是良知,可能有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无动于衷,但他坚信,“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
老蔡说,做人的本质就是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在别人最需要帮助时帮人一把。“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天下很快乐的事!”这对农民工父子用最质朴的语言诠释了当代农民工的社会责任感。

曾庆香生前在北京的留影。
同为农民工,在北京打工的信丰县农民曾庆香路见危难,积极援救受困女司机不幸遇难,感动世人。
3月9日晚,曾庆香与家人驾车回家途经北京六环路小汤山路段,目睹一辆运煤车侧翻,致使附近一辆小轿车失控翻车。曾庆香帮助打开轿车车门,救出车主。当第三辆车驶入事故地带翻车后,两人携手救人,不幸被第四辆车撞飞遇难。事故发生后,曾庆香家属未公开他的事迹。直至遗体回到家乡,媒体追踪而至时,公众才了解他的故事。
蔡氏父子和曾庆香是典型的农民工,他们平凡得让人记不住面孔,却以纯朴的本真,为日益“混凝土化”的城市注入温暖和光亮。

蒋国珍老人   师魂大爱
“我每天的伙食费不到一块钱,但过得很快乐,身体也很健康。”80岁的蒋国珍老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
一张破旧老床、两床旧棉被,一个老式灶台,这几乎是全部家当。灶台上的碗里放着几块牛下水。“3毛钱一斤,补充蛋白质最好不过了。”蒋国珍说,平日最常吃红薯和大米煮成的混合饭,买点牛下水已属“营养餐”。
30年来,这名新余市罗坊镇蒋家村离休教师将节省的20余万元资助2万多名困难学生。每月拿着2300多元离休工资,生活方式几近“自虐”,不少村里人不理解。他只是笑着说,“虽然我没有儿女,但把所有孩子当成自己的子女”。

蒋老师的书房 对知识的渴求胜于物质
对于受助学生,蒋国珍从来不图回报。得到过帮助的学生带礼物看望老师,常被他批评:“你们不要来看我,如果有这个能力,就该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吃一点,喝一点,对他来说并不是享受,捐资助学、帮助他人,才是他最大的快乐。”罗家坊下山桥小学教务处主任欧阳旭感慨地说。
不是所有人都能“虐己助人”,不图回报,蒋国珍这么做了。几十年乡村教师艰难生活不足为外人道,蒋国珍却能够苦中作乐,以瘦弱肩膀扛住生命重量,托起无数学生的未来。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道德讲堂中,蒋国珍是最合格的人民教师。

徐钢:做敢于担当的一代
真正的骄子
徐刚,一个面带微笑,温和有礼的年轻人。在华东交通大学的同学印象中,徐刚是个热心开朗的大忙人,走路一路小跑,跟他打个招呼都很匆忙。
徐刚家境贫寒,父母在2003年和2006年相继遭遇车祸。2006年,他带着乡亲凑出的800元钱走入大学校园。苦难和困境并未让徐刚消沉自卑,反而把他磨砺成一块好钢。
2007年6月,迎来第一个大学暑假的徐钢看到,一些同学毕业离校时,把很多衣服、鞋子、被子等生活用品丢弃在宿舍。“有些衣服,贫困山区的孩子连过年都穿不上。”经校团委批准,徐钢创办了利用旧物品捐助贫困群体的“爱心超市”。现在,“爱心超市”已有30多名成员,累计为3700多名贫困学生、农民工等送去了上万件物品。
2008年初,南方遭遇雨雪冰冻灾害。担任学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部部长的徐钢组织同学在南昌火车站做志愿者。“一个多星期,每天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11点,每2天轮换一次,唯独徐钢没有轮换。”同学回忆说。
身为特困生,他多次将奖学金和勤工俭学的钱捐给更需要帮助的人。2008年夏,华东交大教工何忠义女儿何礼佳身患白血病,急需40万元骨髓移植费。徐钢发起爱心行动,带头捐献1500元奖学金,7天共募捐到31万元。那段时间,每天与他一起打饭的同学无意中发现,徐钢饭卡里只有20元,竟坚持了4天。
汶川地震后,徐钢与100多名志愿者连续工作20多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为灾区募集127万元善款。当年暑假,他只身一人赴四川甘孜理塘县支教1个月。
徐刚用内心的阳光照亮了许多青春的心灵。他依托校园网,建立了一个“自强源于自立”QQ群,先后帮助96名同学走出心理困境。
  李天平       生命礼让
江西铜鼓县双红村党总支书记李天平,百姓是他内心的天平上最重的砝码。在临危受命挑起治村重担254天后,他在前往邻县考察学习垃圾处理工程途中突发脑溢血身亡。邻居知道,他是在最后一段人生里程的加速跑中累垮的。

熊斌。(袁征 摄)
在江西省新建县,一名“80后”干部危急时刻的“生命礼让”感动一方。他就是新建县西山镇副镇长熊斌。5月18日晚,由于连降暴雨,新建县西山镇港田村出现山体滑坡,熊斌带领水保站技术员程家趣一同驱车赶往现场处置。由于天黑路滑,车辆在一个上坡路段发生侧翻坠入河中。生死瞬间,他全力推出同车的同事。同事安然无恙而他自己却不幸牺牲……

王茂华的生活图片(资料照片)
同样,在大火吞噬生命之际,与自己的生命安全相比,一位年轻教师把救助他人放在了优先位置。
3月21日,江西省宜春市伯塘街一处民房起火,6名幼童被困火海。住在附近的27岁教师王茂华闻讯赶来,冲进火海,双手各抱一个孩子。岳父谭良才接着冲进火海抱出两个孩子。翁婿两人再度冲进火海时,屋内煤气罐和两辆摩托车爆炸,火浪将两人推出房屋。
数名孩子脱险生还,翁婿二人严重烧伤。王茂华全身95%皮肤为深二度以上烧伤,数十日后不幸离世。
李天平、熊斌、王茂华。他们用生命铸就社会的道德基石。(记者 韩梁 林艳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