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会来事”者来不了事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6:13:07

让“会来事”者来不了事

梁煜

 

  日前,笔者读了几篇针对“会来事”现象的时评文章,比如《人民日报》刊发湖北十堰肖华同志的文章《警惕“会来事”者》、《中国人事报》刊发辽宁省阜新市人事局张成同志的文章《让“会干事的”比“会来事的”更吃香》、《安徽日报》刊发高立海同志的文章《“会来事”不如“干实事”》。这些文章,批评很深刻,出手很及时,导向很正确。这对于匡正用人导向、取信于民,无疑是一场让人清醒的“及时雨”,是一种让人觉悟的“点金石”。


  当然,对于“会来事”者,除了警惕,更重要的是防范,让那种人来不了事,不能得逞、得利。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看实际的用人情形。组织上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多起来;组织上不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就会少下去。用人导向也就是这样逐渐形成和深入人心的。


  诚如肖华同志讲的那样,“会来事”的人第一大特点是势利。他们的眼睛只盯“长官”,心里琢磨着领导的喜好,“能吹、善拍、会跑、敢送”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不做实事,只有虚功;不在乎群众是否认可,只在乎领导是否赏识。所以,防范“会来事”者,重点和关键在领导。对于领导而言,识人是一种智慧,用人是一种胸怀,说到底识对人、用好人是一种当领导的艺术,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否则,就是无能的表现,一旦有失更是难辞其咎。


  现实中,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比如潜规则大行其道的氛围中,“会来事”与“会干事”是被混为一谈的。那些“会来事”的人往往是被领导或什么人认为是“会干事”的人才得以重用的。这样一来,严格的用人程序,成了不折不扣的走过场。若是追根溯源,还是那些见不得人的潜规则让现行的好制度失了效。


  潜规则的盛行,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很深厚,市场很广阔,人人痛恨却又无不小心谨慎地遵从。而要破除旧传统、旧势力的迷误和影响,还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政治文明,最重要、最有效的有这样两条:一条是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推行阳光政务,防止个别人的暗箱操作。这里的阳光政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公开地晒政绩,凭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只有这样才能让“会来事”者来不了事,做不了假,作不了秀。另一条是走群众路线。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会来事”者也最怕见群众。不过,现在最需要注意的是雇佣来的“群众演员”,打着群众代表的名义,实际上是绑架和扭曲民意,这是所有用人程序中最薄弱的环节。


  除此之外,更重要也是更可靠的办法就是经过实践的检验。正所谓“会来事”者抑或包括个别领导的私心,纵然骗过了一时,也绝不能骗过一世。没有好思想、没有真本事,迟早也是会露馅儿的、露出马脚。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健全能下、能出的机制。现实中,那些“会来事”能够得逞,愿意一试行骗,就是利用了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用人弊病。一旦他们进来或上位,人们纵然一百个不满意,也对他们无可奈何了。用人是社稷大事,切不可做成一锤子买卖。

让“会来事”者来不了事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温总理给农家留饭钱与“特殊食堂”让领导满意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温总理道破产生腐败的深层原因让谁清醒?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温总理道破产生腐败的深层原因让谁清醒?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蒋介石咋细数共产党的优点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温总理为稳定“把脉”切中要害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李瑞环的讲话稿谁写的?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朱镕基为何提携徐匡迪?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为啥信赖“四有”干部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三看”党员的“政治生日”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毛泽东的超级外国“粉丝”团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干部切莫成“疲官”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品味李源潮提出的“三个作风”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品味李源潮提出的“三个作风”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退休后,江泽民在做什么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退休后,江泽民在做什么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退休后,江泽民在做什么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李源潮的“战斗论”很震撼人心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三笔账”今天仍震聋发聩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三笔账”今天仍震聋发聩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看河南省委诊脉领导干部八大问题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七一锐语]第9期:“官德”,缺不得!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时评 “四贪干部”下马给我们的警示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所误”?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