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为何提携徐匡迪?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5:06:53
徐匡迪将从中国工程院院长职位上卸任。这位曾历任上海市计委主任、副市长、市长等职,尔后又当了8年之久的院长,原本是大学里的一个“教书匠”——任教于上海机械学院、上海工业大学。
一个“教书匠”何以担当如此大任?个人的才干无疑是主要的,但也离不开提携他的“伯乐”——朱镕基。
朱镕基识人、用人颇有一套:重德重才,大胆使用。用前不久习近平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讲的话来说,就是“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
据人民网报道,1990年,当时任上海市教卫办主任德徐匡迪陪时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到欧洲访问。在参观巴黎证交所时,法国人不大愿意说英语介绍情况,而选用母语。代表团一名翻译虽然法语精通,但不懂期指等经济名词。陪同的徐匡迪插话,解释了相关经济名词。
“你懂这个?”朱镕基问徐匡迪,徐告知曾在海外学习经济的经历。在回上海的飞机上,朱镕基决定,把徐匡迪从教卫办主任调到计委工作。
徐匡迪直言,自己不喜欢计划经济,喜欢市场经济,到计委工作,“有没有搞错”。朱镕基大笑说,“我终于找到一个不喜欢计划经济的人去做计委的主任。”
这就是当年朱镕基发现、提携徐匡迪的部分故事情节。
后来的实践证明,徐匡迪不负大家所望,在哪一个岗位上都干得不错。
这里有两条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第一,自己确有真本事。徐匡迪本人有丰富的知识,担任过大学领导工作;出国留学、在瑞典一家大公司里工作3年多,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加深了了解,包括如何发股票、发债券、转换债券等,丰富了他的市场经济知识。不少上海市民回想起徐匡迪市长时,都会竖起大拇指,“外语顶呱呱”,经济“老懂行啦”。同时,徐匡迪严于律己,在任上海市长期间,要求家属一律不进公司。他说,无论是工作的问题,还是参与经济活动,都不要来找他,否则将“六亲不认”。
第二,“伯乐”的及时发现提携。朱镕基善于识人、大胆用人,对徐匡迪真正做到了“重在使用,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干部工作中有句老话:“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了解干部的才干,这需要认真的调查研究。同时还要善任,敢于把那些有德有才的人放到关键岗位上去,冲破思想上束缚。这是搞好人才强国的主要之点。
“江山代有才人出”,为使我们的宏伟大业后继有人,选好才、用好才,是关键。在这方面,朱镕基的作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作者简介:刘国昌,现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迄今已在人民日报社工作33年,前期在人民日报社评论部工作,1985年从海外版创刊至今在海外版工作,历任版面主编、教科文部主任等职务。已出版的著作有:《飞絮朦朦——短论随笔集》(1992年)、《人海浪花——专访特写集》(1993年)、《报纸编辑学讲义》(1997年)等。编辑的书目有:《社会家庭大观》(1993年)、《龙吟——中华文化之光》(1996年)、《走进新西部》(2007年)、《走进名人世界》(2007年) 等。
朱镕基为何提携徐匡迪?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总理为何纠正村官“希望”一词?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总书记三年四论“干净做事”,“干净做事”为何年年讲?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调研为何强调推动跨越式发展?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做好“宣讲工作”,李长春为何强调“六个下功夫”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为何特别要选“三优秀”干部?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为何要选拔一批“三优干部”?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蒋介石咋细数共产党的优点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温总理为稳定“把脉”切中要害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李瑞环的讲话稿谁写的?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让“会来事”者来不了事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为啥信赖“四有”干部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三看”党员的“政治生日”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毛泽东的超级外国“粉丝”团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干部切莫成“疲官”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品味李源潮提出的“三个作风”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品味李源潮提出的“三个作风”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退休后,江泽民在做什么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退休后,江泽民在做什么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退休后,江泽民在做什么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李源潮的“战斗论”很震撼人心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三笔账”今天仍震聋发聩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习近平“三笔账”今天仍震聋发聩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 看河南省委诊脉领导干部八大问题 - 党政时评 - 七一社区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