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开弊案”看马英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3:47:09
      最近在台湾炒得沸沸扬扬的陈水扁女婿“赵建铭”的家庭弊案,在台湾岛上已经造成了“乌云压城城欲摧”的局面。通过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的一些做法,使我对马英九这个人有了新的认识。
     在去年,马英九当选中国国民党的党主席的时候,人们普遍对马英九的政治能力表示怀疑。就连他的父亲马鹤凌也说马英九在政治上“很幼稚”,恐怕难以扛起国民党的大旗。但是,马英九当上国民党党主席后的一连串动作,不由得人们对他的深藏不露而感到这个人很有心计。首先,在他出访欧美国家时的表现,就让人觉得他不可捉摸。议会提出“台独也是台湾人民的选项之一”,在美国又提出“削减后的军购案”......就连国民党内部都对他的能力提出疑问。其实,这是马英九政治手腕的表现。此次陈水扁家族的弊案,更让人们看清了马英九的政治智慧,觉得这个人确实不能小看。
      陈水扁家族的弊案,从国民党的“立法委员”邱毅暴料开始,直到泛滥阵营酝酿提出“罢免陈水扁”,马英九都没有公开表示自己的观点,甚至一开始还不主张提出“罢免案”。他的这些言行不仅引起泛滥阵营的不满,甚至连国民党内部都有人说“为什么叫邱毅一个人单枪匹马,主席干什么去了?”直到上个星期在国民党的中常会上,马英九才同意并表态支持提出“罢免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正说明了马英九摆正了自己的位置。试想,一个国民党的主席天天陪伴邱毅“暴料”,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只会给人造成“党争”的形象,再加上马英九不是“立法委员”,没有言论免责权,所以马英九是不能出面的。马英九也知道“罢免总统”的门槛很高,不会轻易达到目的的,他深知“罢免总统”只有一颗子弹,打出去就没有第二次了。因此他主张不要轻易提出“罢免案”。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行动,当陈水扁提出“权力下放”的时候,马英九九明确表态:宪法赋予的权力,是不能下放的;如果下放的权力不是宪法所赋予的,“总统”本不该享有,那么就等于承认过去陈水扁自己是违宪,滥权。难道这不是马英九的反击吗?那么为什么马英九由不同意提出罢免,来了个180度的转弯呢?因为事情发展到现在的局势,整个台湾岛等于都“燃烧”起来了,“罢免”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一些浅绿的人也倾向于“罢免”。此时马英九若还一味阻挠,他本人必将失去人心和国民党内部的支持,他的党主席的位子恐怕都是摇摇欲坠,还谈得上2008年竞逐台湾的领导人吗?因此权衡利弊,明知罢免的门槛很高,为了党主席的位子,为了2008年台湾的“大选”他选择了支持提出“罢免案”。
      马英九上面的言行说明了什么呢?归纳起来主要说明以下几点:(一)马英九是一个坚定的“反共”者。这在他出访欧美国家时的言论以及平时的言行中自我表述的很明确。(二)马英九的潜意识里,并不是坚定的“一个中国”论者。这也在他出访欧美国家时表露过“台独也是台湾人民的选项之一”,虽然国民党曾为此进行辩解,但是反映了马英九的思想意识里包括“台独”。(三)马英九有很高的政治智慧。这在陈水扁家族弊案中表现得很充分,千万不能以为他真的在政治上很“幼稚”。(四)他的行政能力也是很强的,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最恰当。因此,在“统一”这个根本问题上,即使马英九在2008年当上了台湾地区的领导人,也不要寄托太大的希望。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把握“底线”,着眼于“和平统一”,同时也要准备“不放弃使用武力”的统一(当然这是万不得已的做法)。加强台海两岸的经济联系,用经济“粘”住他;加强我们的国防建设,用武力“震慑”他,最后达到最完美的“统一”。这是全中国人民之所愿也。

                                                                                                                                        转载自:中国历史网   作者:山东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