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文化创新是消除“中国威胁论”必由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9:29:46
北大教授:文化创新是消除“中国威胁论”必由之路
2010年07月29日 14:14:50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演讲人:王岳川
演讲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王岳川,四川省安岳县人,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等十所大学的客座教授。
主要著作:《发现东方》、《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后东方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艺术本体论》、《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后殖民与新历史主义文论》、《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王岳川文集》(韩国4卷本)、《西方艺术精神》、《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丛书》(主编9卷本)和《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约400余篇。
开场白
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个体无法脱离文化,个体总是需要认同某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个体人生是不可能的。大到国家、民族,小至每一个历史时空中的个体,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环抱着人迈向自己的未来,个体通过自己的作用承担起所属文化圈的职责,并将自己所属文化发扬光大;任何文化选择并非轻松随意的,文化链条的断裂总是会带来形形色色的文化失语。
搜索更多文化误读 的新闻
文化创新要有世界眼光
文化创新源于大众又归于大众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安全
2010年07月29日 10:37:28  来源: 光明日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没有文化的人类历史是无法想象的,任何民族都离不开文化;任何个体无法脱离文化,个体总是需要认同某种文化,没有文化的个体人生是不可能的。大到国家、民族,小至每一个历史时空中的个体,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文化的存在,文化环抱着人迈向自己的未来,个体通过自己的作用承担起所属文化圈的职责,并将自己所属文化发扬光大;任何文化选择并非轻松随意的,文化链条的断裂总是会带来形形色色的文化失语。

孔子像
对今天的中国而言,大国文化战略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可忽略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正视和重视的重大文化战略问题。
从文化冷战到文化热战
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文化软实力是美国前国防部官员约瑟夫·奈提出的。
他认为,软实力的来源有四个方面,即制度、价值观、文化和政策,实际上四者都可以归属于广义的文化。约瑟夫·奈强调中国软实力的上升不是威胁,他不认为多数美国人会将中国不断上升的软实力视为一种威胁,“存在着中国软实力和美国软实力共同增长的可能性,它们不一定是对抗的”。
中国在寻求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吸引力的过程中,积极开展以中国语言、文化和思想等的推广活动为代表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这样的外交活动有助于展现中国文化魅力,激发外国公众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文化,消除他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忧与戒备以及树立一个文明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中国形象。
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当代中国文化与发达国家经济的关系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形态。
搜索更多文化 的新闻
正视“提笔忘字”的汉字文化危机
新华观察:广东建设文化强省 欲以新文化催生新广东
文化“化蝶”不能靠外力破蛹
怎样才能正确引导和发展大众文化
寻找文化产业样本:杜拉拉“升值”记
究竟什么是腐朽的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