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华事件”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20:40:37
“歧华事件”之我见
见自 http://forum.comment-cn.net/viewthread.php?tid=8124
济南市历城四中历史组王峰(250104)
“歧华事件”之我见
华夫脱
欧美国家歧视侮辱华人、排挤打压华商的历史,真可称得上是源远流长了。1740年10月,荷兰人欲将爪哇华人迁往锡兰遭拒,下令对华人格杀勿论。1882年,美国种族主义者掀起了排斥华工的浪潮,当地政府以华侨居住场所卫生条件不合格为由逮捕了许多华侨,满满地关在监狱里。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去欧美,往往被询问是不是日本人?惹得吉鸿昌上街都挂着个大牌子,上书5个大字:我是中国人!那时候的中国不是君主专制,就是空有民国之名,国家贫弱,被人瞧不起那不是很正常?新中国成立之初,欧美许多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掀起排华浪潮也不难理解。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倒是改革了,开放了,中国既富且强了,歧华事件竟然还屡屡发生——
米兰女华侨被警察殴打,警察辱骂“华人就像狗一样”;美国一家餐馆散发广告,强化“人力车夫和中国佬”概念;来自中国乡间的新移民被握有公权力的人当成“软柿子”捏弄,白领阶层华人隐形歧视升职困难;华商经营成功受到排斥,西班牙人焚烧中国鞋店,马德里警察殴打华人时说:“我们就这样。你们嫌不好,就滚回中国去!”
外国人对华人的歧视确实让人很生气,但相当一部分海外华人自己做得怎么样呢?不敢恭维。一家商场搞促销,平时2.5美元一瓶的食用油,只要花5美元就能买4瓶,但每人只能买4瓶。活动当天,不少当地的华人不仅自己赶来抢购,还把其他地方的亲朋好友都叫来了。这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杀进商场,有些人买了4瓶后,再返回商场继续购买。活动刚开始半天,所有促销的食用油就被“浩劫一空”,晚来的美国人什么也买不到。在一个复活节,一个小城举办了两个活动,一项是为慈善机构筹款,一项是组织孩子在野地里寻找事先藏好的彩蛋。华人没一个参加第一个活动,对第二个活动却踊跃非常。家长早早把孩子带到现场,不等白人孩子到齐就投入战斗。华人家长一边观看,一边现场指挥,有的甚至亲自披挂上阵。几乎所有的彩蛋都落入华人孩子的筐里,孤军奋战且反映迟钝的白人孩子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华人孩子兴高采烈地离开。就这副德行,还想让人瞧得起,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吗?
澳洲的警察乐意为世界各国的人服务,就是不乐意为中国人服务。为何?生活在澳洲的中国人发现,如果自己装作不太懂英文,去向警察打听地方,显出茫然的样子,警察就会开车把他送到目的地去。于是很多中国人为了省钱就这么干了。次数多了,澳洲警察就感到被愚弄了,再也不乐意为中国人服务了。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手机是可以免费领取的,但中国人只能领取一只手机。人家为何出台这么一个专门针对中国人的规定?因为我们某些同胞的所作所为太那个。欧洲人一般是确有需要才去领,可中国人却一次次地领,多的领了十几个。长此以往,谁瞧得起你中国人?在美国,顾客是上帝,退货的时候是销售商自己开车把货物拉回去,不仅不询问退货理由,甚至还因为给你造成不便向你道歉。某美籍华人就利用人家的诚信,常换常新,电脑退了2次,电视退了3次,微波炉退了4次。另一个美籍华人在留学期间用批发价花9台的价钱买了10台录音机,而后逐一把9台录音机退回商店,这样他就免费拥有了一台录音机。一个在英国的中国人先买了一份保险,保险范围中有一台子虚乌有的电脑。然后他对警察谎称自己的手提电脑被盗,结果成功地骗到了保险金。他逢人便吹嘘:“英国人真蠢,没派人来查,就把钱陪了。”人家是蠢吗?人家那是把你当人看,而我们这位同胞却自轻自贱,委实让人无地自容。连未出国门半步的我都忍不住要歧视他们,何况那些深受其扰的老外?
这样看来,中国富强了竟然还会发生歧华事件,其实一点也不匪夷所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无缘无故的尊敬,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歧视。要想让外国人拿我们当人看,我们还是先做得像个人样吧。如若一如既往,我行我素,歧华事件恐怕还会层出不穷,您就受着点吧您呢!
2007年6月29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