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桂英:我们女生连在牛田洋的经历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4 02:30:38

我们女生连在牛田洋的经历

——纪念“728”四十一周年

川外  杨桂英

7月28日即将来临之际,使我情不自禁地想起41年前7.28发生在汕头牛田洋的强台风大海潮,忆起当年我们女生连在牛田洋的不平常经历。41年前(1968年12月底),我们法德系(法语德语专业)68届约60多名学生从四川外语学院毕业,响应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满怀激情地奔赴汕头牛田洋军垦农场劳动锻炼,接受解放军再教育。我们全系20多名女学生全被安排在西牛田洋0492部队女生连(男生分别被编在同一部队校三连和校一连),连长叫刘长辉(两年一直未变动过)。女生连除川外的学生外,还有分别来自北京和广东的大学生,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贸学院(今北京外语外贸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学院(今华南农业大学)、汕头音专等学校的大学生,共100多人。我们川外的学生在那里劳动锻炼整整两年,于1970年底被分配到工作岗位(因当时说我们是由外交部分配,所以晚几个月于北京和广东的学生离开)。

两年的劳动锻炼,使我们经历了无数意想不到的艰辛和磨难,遭遇到69年7月28日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和大海潮,我们死里逃生,永生难忘。

初到牛田洋时,我们的生活异常艰苦,农场无住房,就暂住在莲塘小坑,到第二道海堤须步行40分钟左右。我们的住宿条件非常简陋,以排为单位,一个排一间房,没有床,只能搭地铺,每个地铺紧紧相连。冬天劳动归来洗澡无热水,外省学生怕冷,只能洗洗脸,几天洗一次澡。每天天刚亮就列队步行去农场搭建我们的住房,途中常能见到红彤彤的太阳从海里突然冒出的景象(这一般要在旅游点才能见到的)。经受的第一个考验是去几公里远的地方挑砂石筑地基,一些从未挑过担的学生挑起扁担歪歪斜斜,不能掌握重心,走起路来十分吃力,不得不走走歇歇,到收工时肩膀已开始红肿,晚上躺在床上周身酸痛,第二天扁担再一压上红肿的肩膀,真是疼痛难忍。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动,房屋建好了,我们便搬入新居,新居的四壁采用竹条编制;屋顶采用稻草,用竹竿固定;床是用四根木柱与一块木板固定而成,与非洲某些落后部落的住房无多大差异。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感到满足,因为无须每日早晚在路途奔波了。我们女生连的营房与所有营房一样,在第二道大堤边,靠近团部(中间仅隔一个操场),与其它营房成一直线,简易厕所建在营房的对面,隔一道大堤,紧靠河边,离营房须走几分钟,晚上上厕所感到恐惧(周围漆黑)。记得一次我由于挑担过重,跳小沟时扭伤关节,当时不能行走,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起初由连队的战友给我送饭,背我上厕所(上到堤上),稍恢复后,我就一瘤一拐自己去,很是不便。平时我们是用厕所旁那条河的浑浊的河水做饭。

以后我们就投入到紧张而繁重的插秧、割稻、拉犁拉耙、从河里捞泥筑堤等劳动中。插秧时为了不插歪,就牵一条绳,大家都站在绳边插。水田里有许多牡蛎,很容易划伤手脚,插久了,靠近指甲的皮也会翻裂出血。盛夏时抢收抢种,常半夜起身摸黑去稻田割稻,中午则顶着烈日在晒谷场(实际是我们全团集中开会的场地,也是篮球场)晒谷、翻谷,由于晒谷场地面是三合土,热气一蒸发,犹如在蒸笼一般,常有体力较弱的同学中暑晕倒。对我们女生来说,拉犁拉耙更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劳动。西牛田洋是一大遍低洼地,刚围起的涂滩全是含有不少牡蛎壳的烂泥,由于不能牛耕,只能以人代替。我们七、八人拉一个犁(耙),因烂泥深(齐腿),当费力地从烂泥中提起一只腿时,另一只腿又深陷其中,真所谓“寸步难行”,并且还有被锋利的牡蛎壳划伤脚的危险,大家都有多次被划伤的经历,但即使划伤出血仍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我们一边拉着一边高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或高唱着革命歌曲,以此来激励我们的斗志和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另一项艰苦的劳动是筑海堤,冬天农闲时在齐腰深的河里用手挖泥,将挖出的烂泥放入船里,然后大家齐心合力地将装满泥的船推到大堤,再将泥卸到堤上。这烂泥里同样混有很多牡蛎,稍不小心就会把手划伤。最使我们难以忍受的是因为天冷海风大,我们不得不穿着棉衣下水,但下水片刻棉衣就湿透了,上岸后被冷风一吹,冻得直打颤,所以一收工我们就飞奔回营房(离营房约1至2公里),迫不及待地脱下棉衣点燃稻草烘烤(当时仅有一件棉衣,无替换的),然而棉衣烤干谈何容易,晚上我们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第二天又穿着冰凉的湿棉衣下水了。记得有一天,我们从河里上岸休息,正穿着湿衣服跳忠字舞时(中间休息一般都抓紧时间跳忠字舞),我校的一位女同学由于寒冷加劳累,突然晕倒了,面色苍白,马上急救才转危为安。我们常常早出晚归,有时一天劳动十多个小时,中午通常是在田间午餐(由炊事班送饭)。往往在劳动中间休息的十分钟,也倒在田埂上就梦见周公了。晚上还经常安排政治学习或讲用等,每天夜晚还要轮流站岗(通宵有人站岗,两人一岗,每岗两小时)。不少女生来例假仍坚持下水,常年如此,不少人患上难治的关节炎或妇科病(我本人就如此)。

虽然苦,但苦中也有乐。我们女生连是机动连,没有分配固定的田地,一般在农忙抢收抢种时,哪个连队需要就到哪个连队去。我们常与解放军一起劳动,并受到解放军的关照,他们将轻活让给我们,把重活留给自己,比如插秧时我们负责插,解放军负责运和抛秧(将捆扎好的秧苗抛到田头);收割稻子时,我们女生负责割稻,解放军则负责打谷、捆草、运谷。我们边干活边拉歌,边干活边说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劳动,也就不感到太劳累,时间也过得快了。在长期的劳动中我们与解放军建立起了深厚的阶级感情,最典型地体现在7.28强台风中的互救精神。在以后我们离开牛田洋后还保持与解放军有书信往来,因我被分配在广州,解放军探亲路过时还常来看望我们。

除了以上劳动外,我们连还自己挖地(汕头地区的土质非常坚硬,俗话说的“天晴一把刀”,挖地是非常费力的),种菜,养猪等,从远处挑水挑粪浇菜、施肥,下到水塘里捞水浮莲喂猪等等,基本自给自足。在当时物质非常匮乏的年代,我们养的猪不但肥,而且数量多,到后期,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几乎每周能杀一头猪。我们的业绩得到了解放军的称赞,我因工作需要每天去团部,时常听团首长夸奖:女生连干得很不错啊,伙食也开得比其他连队好。

在牛田洋无处不突出政治,从到牛田洋的那天起,我们就坚持“早请示、晚汇报”,每天早餐之前每人都会自觉端正地站在毛主席像前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然后才进餐厅,晚上睡觉前也是如此。中午、晚上就餐时,餐厅总有人争先恐后地出来自由讲话,提出当天的好人好事,或对某件事进行评论。几乎每天连里都要评选出先进人物进行嘉奖(只是精神奖励,无任何物质表示)。连里还坚持出黑板报,板报内容一般是宣传毛主席思想,登载时事和表扬先进等,有次全团各连比赛黑板报,每个连队都将各自的板报抬去团部评选,我连还荣获了第一名,在连部的墙壁上也设立了宣传拦。在田间劳动,通常是边劳动边背诵毛主席语录或高唱革命歌曲。去团里开会,会议开始之前,各连队之间总是相互拉歌,政治气氛非常浓厚。我们连还常抽出人(我本人属其中)留在连队写毛主席语录牌,然后将这些语录牌插入稻田里,凡靠路边的稻田几乎都有语录牌。隔三差五连里要举行一次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思想)的讲用会,一般学得好的或表现好的就作为先进或典型,被推举到上一级单位讲用。讲用内容通常是围绕“斗私批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忠于毛主席”,“树立阶级斗争观念”等等,重点是讲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有时也讲国内国际形势。

在劳动之余,我们还搞军训。与解放军无二致,手拿带刺刀的步枪,头带卷有树枝的军帽练刺杀,一般由我们连长刘长辉和副连长任兆瑞带领我们训练,偶尔还进行夜行军或抓特务演习等。

我们在牛田洋也曾悲观失望过,1970年3月,当我连队大部分学生都被分配离开了牛田洋时,我们不免感到迷茫,连队领导对我们川外的同学说,你们属于外交部分配,还要再等等。以后,我们就日日期盼着分配的消息,可是遥遥无期,难道真的要把尸骨埋在牛田洋(刚到牛田洋时连首长就曾如是说过)?当时我们绝大多数同学均未解决个人问题,且部队规定不准谈恋爱,更不能与解放军谈恋爱,难道就要这样单身下去?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劳动不再有过去的热情和干劲。连首长了解此情况之后,在大会小会做工作,还分头找个别人谈话,并鼓励我们申请入党。以后大家转变了认识,又重新乐观振作起来,并有三位同学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

在罕见的“7.28”台风中,我们连女生虽未上海堤,但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坚强,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因此所有人都能安全到达目的地(我连一位解放军排长上海堤牺牲了)。在撤退途中,出现不少解放军与大学生之间相互救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仅我所了解发生在我们连队的就有几例:

例1,这是我本人的经历。撤退当初我们以排为单位,大家拉着一条粗绳从第二道大堤向安全地点—连塘师部转移,但走不多远(大约一百多米),台风就把我吹到稻田里(稻田离公路路面有一米多高,且与公路垂直,很难爬上去),正在着急时,恰逢我们团的团长王甲雨经过,王团长立即走过来俯身将我拉上路,然后把我交给身边的一位解放军(不知姓名),并嘱咐这位解放军战士带着我走,我紧紧抓住这位解放军腰间的皮带一直走到安全地点(除我外,还有两人也抓住这位解放军的双臂)。沿途遇到不少被风吹倒、带电线的电线竿,横七竖八枝繁叶茂的树子以及桥被冲跨的水沟等障碍,但这位解放军始终未扔下我们。最使我感动的是,由于风太大,为了轻装前行,半途我将自己的解放鞋脱下连同挎包里的手电筒一起扔掉了(挎包里仅剩一小本毛主席语录及毛巾和牙刷),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刚一到达安全地点,一位解放军立刻走过来,将我扔掉的这两样并不重要的东西递给我,没有说一句话,我十分吃惊,但遗憾的是当时因惊魂未定,未想到询问这位解放军的姓名。

例2,我们连的罗观林同学(四川外语学院),拉着绳子与大家共同前行不久(大约几百米),就因体力不支而昏倒,这时解放军毫不犹豫地将她背起,一直到安全地,当她醒来时已平安地躺在医院里,裤子已被磨破,途中发生的事她全然不知,至今仍不清楚她的救命恩人是谁。可以想象当时背负几十公斤在强台风夹着暴雨的逆风中前行,有多么的艰难!在生死关头这位解放军首先想到的是救人而不是顾自己逃命,更感人的是这位解放军一直隐姓埋名,无人知晓,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品质是多么的高尚!

例3,我们连的另一位女同学罗涓娟(四川外语学院),在刚开始撤离时,她的腿就被一个大石头紧紧压住,无法动弹,加之当时她的脚在几天前被牡蛎划伤化浓,行走非常困难,见到洪水汹涌而来,她当时准备躺在原地等死了。可不久我连司务长(广西人)经过,帮其搬此大石,无效之后,便立刻找来两位解放军,并嘱咐这两位解放军“你们两负责把这个大学生架出去,一定要把她护送到安全地带哦!”,这两位解放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压在她腿上的石头搬开,并一直架着她到达目的地。

例4,在撤离至安全地点的途中,我连的向副指导员因体弱,无力继续行走,我们班的付佩生(四川外语学院)和张瑞珍(北京外贸学院)两人见状不顾个人的安危,立即勇敢地搀扶着向副指导员走到目的地。两位女学生在艰难险阻中救助一位解放军,可以想象是多么的不易。

杨桂英:我们女生连在牛田洋的经历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赵悦胜:牛田洋经历记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雷真礼:刻骨铭心的经历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在牛田洋抗击台风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方兆杰:李肇星在牛田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川外牛友罗观林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载】YJ:牛田洋纪实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难忘牛田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桂英:重返牛田洋的见闻与感想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揭开谜底:在牛田洋时的李肇星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张秀荣:刻骨铭心的一天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遇罗克:出身论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结缘外交 挚爱一生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彭栋荣:牛友填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缅怀刘富谋(诗)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四十年祭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熊良銋:七绝一首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杨桂英:永生难忘的日子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解方闻文:牛田洋——终生难忘的地方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支铁坡:东斗与《红彤彤的牛田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牛田洋灾难亲历记》的“序言”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东斗:红彤彤的牛田洋——红牛歌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广州电视台电视片《风雨牛田洋》导视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载】“牛田洋”老兵:逢年过节怀念战友 - zhny728@126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