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政府浪费(南方都市报 2007-6-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03:30:39
关键词:政府浪费
2007-06-12 10:03:07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完成的一项读者调查(3602人参与)显示,90.3%的人认为政府的浪费现象比个人更严重。“改变浪费现象必须先从政府部门开始。”不止一位读者在来信中发出这样的呼吁。调查显示,81.9%的受访者明确赞同“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当从政府做起”。     (6月11日《中国青年报》)
遏制政府浪费,纳税人权利是关键
对政府机构来说,花公家的钱,虽然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得到实惠的是自己,而承担者则是所有纳税人,这种受益者与承担者的分离,就是政府浪费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所在。
中国某一个城市的官员到美国访问,美国市长表示非常想访问中国,但苦于这笔开支不在政府预算之内,无法成行。没想到中国官员随口就解决了美国市长的难题,这中间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和议会之间存在着权力制衡,政府必须接受议会的严格监督。
德国是世界上最廉价的政府之一,除了议会的严格监督之外,还有一个叫做纳税人联盟的民间组织对促使廉价政府建设很有作用。因为纳税人联盟拥有超过40万的会员,他们不仅每年专门列出政府的浪费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左右德国选举的格局。
从美国和德国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缩小受益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分离,是遏制政府浪费的关键。在我国,落实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政府的权利,把政府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是政府最应该做的。       □叶雷
“隐形浪费”比“显性浪费”更严重
政府浪费现象严重,应是一种“共识”。我注意到,这种“共识”,是建立在政府显性浪费上,其实,比这些显而易见的政府浪费更严重的,更惊人的,是那些普通民众看不见、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隐形浪费”。
在我看来,政府“隐形浪费”,主要是指由于政策、审批、决策等原因,对人才、社会资源等所造成的浪费。比如说“审批浪费”。市场经济下,时间就是金钱。但由于有关部门不作为或慢作为,纳税人的要求迟迟得不到正确答复。
再说“决策浪费”。中国最大的浪费理应是盲目决策造成的损失。李金华审计长曾介绍,10户中央企业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高达145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隐形浪费”是“显性浪费”的源头。“隐形浪费”不除,“显性浪费”难止。 □文馨
应将公费开支“指标化”
就我看来,导致行政浪费现象屡禁不止甚至不断升温的根源,就在于行政经费管理的无序化,就在于公共资金使用数额的“宽松化”,没有制定出一个相对科学而具体的公共资金使用指标进行制约。这样一来,掌控着公共资金使用决定大权的各级人民政府,对公共资金想怎么开支就能怎么开支,想开支多少就能开支多少,从而导致行政浪费现象的泛滥成灾。
既然,在公共建筑节能降耗方面,国务院就发文要求把节能降耗指标纳入到各地官员的考核体系之中,那么对于办公楼、广场、公车消费、公款接待、公费出国、办公设施及用品等公费开支,也就理当在厉行节约、勤俭办公的原则下,制定出一个科学而严格的“使用指标”,并纳入到各级官员的考核体系中去。对凡是突破开支了公费指标者,就必须追究其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同时,对公共资金的管理必须进入法制化轨道,让浪费行为无机可乘。  □马樵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6120374.asp
政府浪费,屡禁难止
2007-6-12 3:55:22
一项读者调查显示,90.3%的人认为政府的浪费现象比个人更严重。“改变浪费现象必须先从政府部门开始”,不止一位读者发出这种呼吁。调查还显示,81.9%的受访者明确赞同“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当从政府做起”。(6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变相占有公共利益
政府浪费的事例举不胜举,而其浪费的巨资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其次便是形形色色的“小金库”或挪用来的其他资金等。造成这种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政府官员认为“只要不把钱装进个人腰包就没事”,这种理念的形成,关键在于对政府浪费的制约与打击力度不够,没有人因浪费而“锒铛入狱”。
其实,政府浪费是变相占有公共利益。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纯粹意义上的公共财政,将是完全从理财的角度来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谋求公共利益。事实上,公共财政的使用中铺张浪费掉的那部分,相当多的是偏离了公共事务与公共利益,更是远离民众、民生,如果将之用于谋求公共利益,解决民生问题,或许一直困扰的民生难题可望破题。因为很多民生问题的“瓶颈”是资金不足。    安徽省巢湖市王旭东
集体不理性
政府浪费是典型的“公地悲剧”现象,虽然明知这种浪费于国于民都不利,但为了一己私利,大家都选择了趋迎集体不理性。而且即使某个部门或某个人愿意节省,但其他人照样挥霍浪费,自己也会感到不公平。于是,无论是政府部门的集体采购,还是或公或私的吃喝玩乐,在公款使用上都是舍小取大。即只要贵的,不要对的;只要进口的,不要国产的。
无法用清晰的数据来说明政府浪费究竟有多严重,无法了解谁在浪费、谁浪费了多少、何时何地因何事产生浪费。关于浪费的审判不可能每人打一板子,但由于不知道谁在浪费,这就使得谁该挨板子、该挨几板,这些都难以说清。信息的混沌导致监督缺乏目标,失去准心。最后给人以假相,似乎错不在人,而在无法追究责任的政府部门这块牌子,这也在加剧着政府浪费现象。福建省福州市杨绍福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3/userobject1ai9823.shtml
关键词:政府浪费(南方都市报 2007-6-12) 关键词:政府浪费(南方都市报 2007-6-12) 刘以宾:政府浪费已成“公地悲剧”(中国经济时报 2007-6-12) 关键词:不收费就封桥(南方都市报 2007-11-6) 关键词:越位·缺位(南方都市报 2007-12-5) 关键词:反腐成绩单(南方都市报 2008-12-4) 关键词:天价香烟(南方都市报 2008-12-17) 关键词:不懂规矩(南方都市报 2010-3-12) 曹林:政府浪费加剧根源在纳税人监督缺位(中国青年报 2007-6-14) 政府投资大量浪费 汪永晨:浪费与节约(南方都市报 2007-10-2) 关键词:签字·悲剧(南方都市报 2007-11-27) 熊培云:政府劈叉,百姓散步(南方都市报 2007-6-4) 杨涛:要谨防政府的脚左门出右门入(南方都市报 2007-6-26) 杨涛:要谨防政府的脚左门出右门入(南方都市报 2007-6-26) 秋风:只有政府掌握华南虎真相?(南方都市报 2007-12-9) 民调显示90.3%的人认为政府浪费现象比个人更严重(中国青年报 2007-6-11) 我国政府浪费现象严重 公款支出缺乏有效监督  2007年06月12日06:20   中国经济时报 深圳:告政府无信被法院驳回 质疑:“政府没有诚信无法管?”(南方都市报 2007-12-13) 深圳:告政府无信被法院驳回 质疑:“政府没有诚信无法管?”(南方都市报 2007-12-13) 中纪委严查"浪费奢侈"政府建筑 中国民众指政府浪费超过个人 关键词:道歉(南方都市报 2008-1-8) 关键词:杨帆门(南方都市报 20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