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开缘-菩提缘-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13 11:36:28
什么是开缘?
    一切众生第一念就是保护自己,如果说这句话可能会对自己不利,就不敢说真话。但是一定 要想到对我不利、于我有害,这个伤害到何种程度,当中有善巧方便。如果伤害的幅度不大 ,还是要说实话;重大的伤害,从自己牵涉到社会、群众,就可以不说实话。这是“开缘” ,不是破戒,不但没有罪过,还有功德。
    释迦牟尼佛举例说,一个受持五戒十善的人,在三岔路口遇到一个猎人正在追杀一只兔子。 这个持戒的人看见兔子往左边跑了,猎人问他:“你看到兔子吗?”他说:“我看到了。” 猎人问:“往哪里去了?”他说:“从右边去了。”他指相反方向,虽然这是妄语,但是这 个妄语救了兔子的命,这是善心;也救了猎人,猎人如果杀生将来要受果报。两边都救了, 这是“开缘”。修学五戒十善一定要懂得“开遮持犯”,什么状况下要用什么方法,它是活 活泼泼的。
    讲到偷盗戒。永明延寿禅师是净土宗第六代祖师,他在没有出家之前在税务司管出纳,他常 常把国家税收的钱偷偷拿去放生。以后被人发现,他老实回答,没有一句妄语。这是要杀头 的,他也不逃避,愿意接受刑罚。绑到法场去执行死刑时,皇帝吩咐监斩官,“如果他的态 度很从容,不惊慌,就把他带回来见我。如果他很恐惧,杀掉算了。”结果永明延寿大师到 法场,态度从容,很欢喜。监斩官就问他:“你为什么会这样?”他说:“我一条命救活了 千千万万的生命,值得!”监斩官就报告皇帝,皇帝召见他。后来皇帝问他的志愿,他愿意 出家。皇帝成就他出家,并做他的护法。因此,偷盗不是为自己,是为救护一切众生,准备 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众生的生命,发的是菩萨心,这属于开缘。如果偷盗是为了利益自己, 这是大罪。所以,仔细观察佛家的戒条,确实是合情合理合法,非常完善。
    对于一些事情我们也不能僵直理解、机械照搬,比方说“君子不妄语”,当我们到人家 家里去拜访,过了吃饭时间,主人问:“吃了饭吗?”你明明未吃,为了不打扰对方,却回 答说;“吃过了”。纵然欺骗了对方,其出发点却是好的。又如医生安慰患了绝症的病人, 虽然打了妄语,但其动机是善良的。重要的是应该保证在正知、正见、正行的基础上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