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说庄子--达生?第四讲?通达于方内方外的修为(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23 19:01:43
禅说庄子--达生第四讲  通达于方内方外的修为(二)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若履犹其车却也。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忘水操舟,如履平地
这一节也是对我们修为很有帮助的,我们经常说“什么叫道法?什么叫佛法”?实际上这些法也没有什么花招的,就是一个心法,也就是如何把我们的念头转过来。这都是念头功夫,“心地法门”,像这个驼背老头粘蝉也是一个“心地法门”。但是我们把佛教里的“法门”说得很隆重、很神圣、很神秘,似乎离我们太远。而在《庄子》里,这些“法门”摆在这里,二千多年前的书,大家只是把它当寓言故事来看了,没有认真地去感受其中的东西。
这里借颜渊来问孔夫子,“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觞深之渊”,古时宋国有条深渊,其状似杯,因以得名。水深不可测,风急浪高,但是“津人操舟若神”。你看摆渡的人驾着一条小船,简直像腾云驾雾一样,风浪之中如履平地。于是颜渊就问他,“操舟可学邪”?你这个驾船的技术可以学吗?“曰:‘可。善游者数能”,驾舟人说,可以学,如果你善于游泳,那么就能很快学会驾船的技巧。
“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如果你敢于潜水,敢于在水里闭气,闭上个三、五分钟至十多分钟可以不出水,那么就是从来没有摸过船的人,都可以把船驾驶走。“吾问焉而不吾告”,颜渊就问驾船人“为什么呢”?驾船人笑了笑没有具体说。于是乎颜渊就向孔夫子请教说 “敢问何谓也?”——请问你老人家这其中的道理,因为这个话很白,重点在孔夫子的解答上。
“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若履,犹其车却也’”——这类事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确实很多很多,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但是我们只是把它放在一边,没有把它扩而充之。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活经验扩充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以应用,那么我们在生活、工作之中就会无往而不利。
孔夫子说,善于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学会驾船,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水的感觉了,等于在平地上驾船一样,他把水和陆地的感觉当成一回事。他熟知水性嘛!就像我们在陆地上开汽车也好,骑自行车也好,骑自行车也不会觉得有陆有地。为什么呢?他“忘地”了嘛!我们走路时,什么时候又看到地了呢?我们“忘地”了嘛!而且忘脚了嘛!平常我们上楼梯,如果像机器人一样计算一下,左脚抬多少厘米?发功多少?身体前倾多少度?左脚蹬实了以后,右脚又举多高?身体又前倾多少度?手如何摆?机器人对每一个动作都要计算的。如果我们这样用心去走路,结果反而走不好。我们平常走路时,何尝在考虑自己的脚如何迈?手如何摆?眼又如何看呢?没有嘛!只有在爬山,爬得非常疲劳,力不从心的时候,唉呀!才会觉得我们的脚步不要跨大了,要跨小一点,手要抓住栏杆。气喘心累,脚发软的时候,你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平常我们又何时计算过这些呢?没去计算过。那么这个道理是一样的,我们一层层推理,驾船的人也是这样的,他把船驾熟以后,哪里又曾想到过有什么水不水?刚学开汽车时,油门怎样踩?档怎么换?方向盘如何打?都要想一下师傅是如何教的?交通规则是如何规定的?你开车开熟以后,哪里又想到过左转弯,右转弯、方向盘该如何打?油门该如何踩?想都不用想,手脚自然而然地就动了,所以这个就是“忘水”也。
“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如果一个善于潜水的人,他在水里就像“浪里白条”一样,他哪里还需要去学驾船嘛!为什么呢?他“视渊若陵”,他把这个深渊看作是在山上散步一样的轻便。我们在生活之中是否能够“视渊若陵”?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举重若轻,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打不开的锁。为什么呢?我们有“万能钥匙”,我们的心就是一把“万能钥匙”,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怕你的心还没有那么明。如果我们在生活之中有了这样的本事,把深渊看作平地,看作丘陵那样去散步,那么“视舟若履,犹其车却也”——哪怕船翻了一个身,就像我们在陆地上开倒车一样,车翻了,或者自行车落地了。知道了,把车扶起来,再骑上去又跑就是了。这里已经没有什么生死安危的感觉了,没有这些恐惧,没有这些钻心的东西,所以他就达到了平等心、平常心。
“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就是说,你把船开翻了,就像我们骑自行车,车一下翻了一样,有什么不得了的呢?当然翻车的情况有多种,倒车的情况有种种,但是都不会有什么危害,就像我们走路一样,撞一下,碰一下,跌一跤,爬起来就是了。不会有什么不得了的事情。而且心不动,不乱,不会因一点事情就犯疑惧或紧张。看到一个蟑螂就紧张,看到一个老鼠就更紧张,这样的人就太脆弱了。不要看到一点麻烦就紧张,看到一点困难就紧张,我们就应该有一往无前的精神,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挑战,而且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就像我们做饭、吃饭、散步这样简单。如果我们把一切困难都不当成困难,就像毛老人家说的一样,“不管风吹浪起,胜似闲庭信步”。我们就要有这样的火候,你才有大的作为。
“恶往而不暇”,既然你都不动心了,心不乱了,那么你还会把什么事情放在心上呢?你还会把什么麻烦放在心上呢?所以其他人不能进,他都能进;别人不能往的地方,他都可以往。这个就是境界。我们“神游八极”,哪个地方不能去呢?地狱可以去,天堂也可以去,极乐世界也可以去,为什么呢?你自己身怀绝技,有盖世武功,你还怕什么呢?。
从赌注大小看心态起伏
接着这里又举了一个例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熟悉、明白的。“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殙”——在赌场上,如果拿瓦片上下赌注,大家的脑袋都精灵的很,很机灵的。如果是用钩做赌注,古时衣袋钩都是用铜钩或者玉钩做的,这个就有点值钱了,说不定是一、二个月的伙食费,拿来作赌注,那就有点慎重了。这个赌注下得下不得?这个麻将糊得糊不得?如果以黄金做赌注,要倾家荡产,拿生命做赌注,头脑绝对就会犯晕。
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类似事例,某人有一百万,拿一、二万出来投资问题不大,你让他拿个十万、八万,他可能就会慎重些了,你让他一百万全部押出去,噢!他就可能几天几夜都睡不好觉。如果超过一百万,你又怎么办呢?平常小孩做作业可能漫不经心,做作业还没有什么问题,遇到期末考试,唉呀!可能就有点紧张了,不能正常发挥了。如果遇到中考、高考,平常是小菜一碟的作业,就因为紧张而做不好。所以每年高考时候,有很多学生不能发挥正常水平。遇到奥运会比赛,绝大多数的运动员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为什么呢?这也是以“黄金注者”嘛!如果得了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那还得了啊!你平常的训练,如“瓦注”嘛!他没有精神压力嘛!所以今天还是回到牛头禅师的那几句话,“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我们常常处于事不关己,关己则乱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众生相,众生的常态。
我们如果能够有“粪土当年万户候”,“视黄金为瓦砾” 气概,那么你就不得了。你把富、贵、贫、贱能够处之为一。还是回到《通书》里:“颜渊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至大、至贵者可求。“至尊者道,至贵者德”,你有了这个,那么就能把“富贵贫贱处之一也”。所以必须有一个境界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提高。如果我们的价值观念还是在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上,或者在事业得失的小打小闹上,那么我们要提高起来,哪里有可能呢。《红楼梦》里王熙凤有句话,让毛老人家大为赞赏,“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为什么呢?因为她就放得下,敢把这些生死利害彻底放下,她怕什么呢?把皇帝拉下马又怎样呢?死猪不怕开水烫。所以这个的确是“以瓦注者巧”,做事情能够举重若轻,把我们要做的事情都放平,都当作用拿瓦片来做赌注。我们某学员今天又有点郁闷了,因为主管他的领导给他下任务,硬要割他十万、八万,一个星期不见,脸就要小些了,因为还是要为亡操心劳神。为什么呢?对他而言,那可是以“黄金注者”,他把强加给他时一个业务收了,到底是赚还是赔?赚的可能性基本是零,赔的可能性却相当大,所以他心里当然放不下。
但是“其巧一也”,不管你是以“瓦注”也好,还是以“钩注”也好,还是以“黄金注”也好,都是赌嘛!赌有赌的规则,赌的技巧,都是一回事,没有二法,只要没人在赌场去弄虚作假,都是一回事。但是你自己因为赌注的不同,而引起你判断的差别,赌得小不明显,事不关己,那么你的智商就显得很高,灵感也就来了。赌注越是下得大,那时脑袋都发木,脑血管就严重供血不足,为什么呢?肾上腺极高,人就紧张,心跳加快,脑袋一片模糊,所以这个就是麻烦事。
“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我们生活之中,内外到底哪个重?心重还是物重?你把外物看得过重,那么我们的心就轻了;如果你把心看得重,那么外物自然就轻了。我经常说要“应于物,而无累于物”。但是作为人呢,往往为事所拖累,经常被我们的工程所拖累,被我们的计划、目标所拖累,为挣钱所拖累,那么就不得“一”呀!如果真正横下一条心,管他的,无论怎么倒霉,总有一碗稀饭吃,乞丐都有一碗馊稀饭。何况我们现在已走入了光辉灿烂的二十一世纪,已经奔小康了,一个月最低社保还有百十元钱,所以还是能够有碗饭吃,能够把精力腾出来,投入到品尝大道之中,或者与大道同呼吸,共命运。这需要有一种舍得的功夫,你舍不得物累,要想在道上走,那当然不可能。要在道上走,就是要把那些放得下,所以“外重者内拙”,物欲过重的人,肯定要影响你的灵感,你的灵性要飘浮起来,灵动起来,就不可能。我们也看到有些书法家当官了,发财了,画就画不好了,写的字都俗气。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粘染的那些气太多了,他表现出来的,是胡悠不到人的。一个真正一尘不染的人,他的感觉就不一样,谈吐的感觉就不一样,这也是我们用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