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涨价幕后黑手被揪出 带头涨价企业被罚百万元--新闻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14:35:22
绿豆涨价幕后黑手被揪出 带头涨价企业被罚百万元2010-07-02 07:14:07 中国经济网

    带头串通涨价企业被处最高罚款100万 3家协办企业罚30万~50万 109家经销企业被提醒告诫

    据新华社电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昨日介绍,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因去年10月召集国内16个省区市上百家绿豆经销企业开会,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被价格主管处以3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处罚。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司司长许昆林介绍,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被主管部门按照法定最高处罚额度处以最高100万元罚款,协办会议的3家企业被罚款30万~50万元不等,参加会议并相互串通的其他109家绿豆经销企业也被提醒告诫。

    他说,去年10月17日,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召集16个省区市109家绿豆经销企业在吉林洮南市召开“第一届全国绿豆市场产销行情研讨会”。会后,该公司将会议纪要及其撰写的《2009年产区绿豆种植情况调研报告》印发与会企业,宣称“2009年绿豆主产区产量同比下降64.05%”,与《中国粮食年鉴》中国内绿豆产量下降14.9%的统计数据相差悬殊。

    许昆林说,吉林省洮南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绿豆的主要生产地和集散地,与会的绿豆经销企业遍布国内绿豆主产、主销区,其中许多是当地绿豆经销大户。这些企业相互串通,捏造散布绿豆大幅减产等涨价信息,统一价格上涨共识,对全国绿豆价格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违反了《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的有关规定。

    对于100万元罚款,许昆林说,被查处企业认为罚得太多,我们认为罚得太少。目前,发改委正加紧构建价格异常波动快速反应机制,研究制定《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加大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处罚力度,预防农产品价格被恶意哄抬等问题的发生。

    囤积居奇炒大蒜被罚10万

    此外,山东省物价局查处了某大蒜经销商囤积居奇囤积大蒜,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按照法定最高处罚额度处以最高10万元罚款。

    河南省中牟县发展改革委查处了当地冷藏保鲜协会组织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大蒜冷藏收费标准行为,处以8万元罚款。

    涨幅较大农产品价格快速回落

    按照5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有关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农产品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农产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近期,绿豆、大蒜等前期涨幅较大品种价格快速回落,蔬菜等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目前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绿豆、大蒜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3.5元和9.2元,比前期最高点下跌30.8%和12.3%。发改委:将查处曝光炒作大蒜绿豆等价格行为2010-05-30 19:53:47 刘铮、江国成 新华网

部分农产品出现价格异动 资料图片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刘铮、江国成

    通胀预期下,近来一些农产品价格“你方唱罢我登场”般节节大幅上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甚至大蒜、绿豆这些平日不起眼的农产品,一时间仿佛突然成为通胀预期的“风向标”,令许多人费解。

    哪些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什么原因?为什么会有人囤积居奇?是否会加重通胀压力?怎样稳定农产品价格……带着百姓关心的一连串问题,新华社记者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进行了专访。

    一问:哪些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

    问:眼下绿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涨幅很高,“豆你玩”“蒜你狠”甚至成了社会流行语,可见各界关注度之高。那么到底哪些农产品出现了价格异动,地域范围有多广,涨幅有多大?

    答:你说得很对,近期大蒜、绿豆等农副产品价格确实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尽管有的媒体说涨幅达一百倍的说法并不准确,但涨幅还是很大的。

    去年底以来,我国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既有粳米、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也有蔬菜、大蒜、绿豆等农副产品。

    第一个阶段是由于干旱和低温,引发大米(特别是粳米)和蔬菜价格上涨。

    第二个阶段,三四月份炒作中药材,主要是三七和薏仁。三七最贵的时候每公斤660元,4月份广东省和云南省物价局组织了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和干预,现在回落到460元,但前几年收购价只有几十元,2009年收购季为120元,涨了三四倍。

    第三阶段,四月底五月初炒作大蒜和绿豆。干蒜的零售价格到了每斤8元,但5月份新蒜上市后,大蒜价格已经开始回落,现在新蒜价格已经回落到每斤2元多。绿豆的价格涨得很明显,有的超市每斤已经超过10元,这个离谱了。

    二问:什么原因造成此轮价格大幅上涨

    问:农产品价格每年都会有一些波动,但这一轮波动更大、影响更大,受到的关注更多。这是为什么?

    答:我们分析,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减少了城市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进而影响供应;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也增加了。此外,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但这些长期因素只会促使农产品价格缓慢上涨,而不是短期内大幅上涨。今年部分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特殊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现在资金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一些资金利用天气等短期因素炒作农产品价格,炒作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因此社会反响强烈。

    三问:为什么会出现部分农产品囤积居奇

    问:囤积居奇是这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因。为什么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炒作农产品为什么选择这些品种?

    答:尽管我们有充足的物质保障和宏观经济基础,但在资金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投机资本很容易抓住一些突发事件、极端气候进行炒作。

    大家都知道,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投放了大量货币,我国去年银行贷款投放了9万多亿元。资金流动性充裕后要寻找出路,为什么2009年没出现类似问题,而在今年出现了呢当时房价节节攀升,股市表现也很好,大量资金被房地产、股市等资本市场吸收。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股市也在下行。楼市降温,股市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大量资金退出股市和楼市后,就开始选新的目标。

    分析一下价格明显上涨的品种,虽然都是必需品,但除了粳米和蔬菜外,都是小的农副产品品种。这些产品都是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供应量、需求量都是一定的,都不是特别大,便于储存,游资更容易炒作。而稻谷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国家储备量大,游资炒不起来。 炒作后,通过媒体的放大效应,使得社会消费心理预期变化,导致目前看见的结果——价格异常波动,社会反映强烈。

    四问:对通胀预期产生怎样的影响

    问:农产品处于价格链条的“终端”,其传导性强。这一轮价格上涨对中央“管理好通胀预期”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哪些挑战带来哪些影响?

    答: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居民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农民也不一定能够从涨价中得到好处。因此,要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既不至于过多增加消费者负担,也有利于农业均衡生产,稳定通胀预期。

    目前价格异动的农产品,虽然属于必需品,但消费量相对较小,需求量有较大的弹性,大蒜和绿豆的情况都是这样。这些小品种的价格上涨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对CPI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

    问题在于,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异动会有一种“示范”作用,会增强社会的通胀预期。特别是极少数人不断囤积居奇,而且不断释放价格猛涨的信息,对通胀预期起到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作用。任其发展,必将对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价格总水平,安定群众生活等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中央最近一段时间反复强调,要妥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应该看到,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关键在于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经济增长与货币投放的合理关系。价格主管部门的任务,主要是采取切实措施,稳定和引导通胀预期。

    五问:怎样稳定农产品价格

    问: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标本兼治应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尤其是要严厉打击投机炒作。如何确保政策措施的迅速落实全年物价调控目标能否实现?

    答:国务院常务会议全面地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决定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方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组织开展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炒作农产品行为的专项行动,查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垄断货源、阻断流通渠道等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派出了十几个调研组到各地进行调研,拟从支持建设蔬菜生产基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高效物流体系等入手,研究稳定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和价格的长效机制。

    国务院常务会议还强调,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主要责任在地方。要继续认真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要求,完善经济发达省份与粮食主产区、大城市与蔬菜生产基地的产销对接机制,确保供应,为价格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价格部门最近部署了一系列市场巡查检查,在主产省主销省都发现一些炒作大蒜、绿豆等农副产品的线索,我们将在核实相关证据后严肃查处、给予曝光。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价格运行的监测分析预测,加强价格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从长远角度看,则要重点抓好生产,增加供应,建立统一、规范、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的势头更加巩固。在社会供求格局总体宽松情况下,实现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目标是有基础的,我们会全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 三部委说法各异2010-05-28 21:46:14 常昕 千龙网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常昕):针对近期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的现象,农业部官员28日表示,游资炒作不是这些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这是近日继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之后,第三个政府部门官员的表态。

    中国市场上大蒜、绿豆等小宗农产品价格近期出现了快速上涨的现象。有媒体报道,在江西南昌,去年5月份才6.6元1公斤的绿豆,到今年5月份,最高已涨到了26元1公斤,绿豆经销商存在囤货现象。人们怀疑农产品市场存在游资炒作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本月22日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是天气原因造成的,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游资进入到农副产品领域。随后的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目前情况下,能够较长时间保存的农产品很可能成为“游资”炒作对象。大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较多,与极少数经营者捏造散布不实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密切相关,将出重拳打击农产品炒作行为。

    今天,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巡视员隋鹏飞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游资炒作不是大蒜等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尽管大蒜、绿豆等产品较易成为市场炒作的对象,但大部分农产品都不具备市场炒作的特点。同时,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市场调控体系和监管能力,因此不必担心个别小宗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传递给其它农产品。统计局否认游资炒农产品 专家称应建预警机制2010-05-24 14:04:05 新华报业网

    新华报业网电 大蒜8元一斤,绿豆12元一斤,南京市民吴大妈说,活到60岁也没想到,平时不起眼的大蒜、绿豆会贵到这种程度。除此之外,还有干辣椒以及三七等中药材,多种农副产品价格轮番大涨,让人目瞪口呆。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很多千万富翁,但是农民们并没有因此致富。这些暴富者是怎样“炒蒜”、“炒豆”、“炒药”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人士昨天表示,尚无证据表明大量游资炒作农副产品。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炒作农产品将成为常态,政府应建立相关预警机制。

    炒蒜头

    每斤蒜头一度涨破10元

    [涨价史]

    江苏跟山东金乡一样,也是大蒜产地,主要在邳州。去年以来,邳州的大蒜价格上演了一轮“梦幻行情”。在“中国大蒜网”上,2009年1月份,邳州中等的白蒜(5.5cm)批发价0.25元/斤,3月份涨到了0.4元/斤,五六月份开始节节高升,6月份已经高达1.5元/斤左右,这时正是新蒜上市的时候。到12月份又上了一个台阶,涨到了4元/斤,而市场上的零售价卖到6元一斤,高的地方甚至突破了10元。

    经过了一轮疯涨,今年初,邳州产地的蒜价稍有回落,但也都保持在3.5元/斤以上。3月底以来,又开始了新一波的“涨潮”,4月初,中等白蒜的批发价升到了4.5元/斤, 运到南京更高,南京菜场里的大蒜头则卖到了七八元一斤,短短一个月价格又再次上涨一两成。直到5月份,本地的新蒜头陆续上市,价格才有所回落。

    [炒家故事]

    家有冷库的发大财了

    地处江宁的众彩批发市场是华东首屈一指的农副产品“大码头”,南来北往的瓜果蔬菜在此聚集。来自苏北邳州的曹师傅在蒜头交易区有固定摊位,昨天,他坐在堆成小山似的蒜头旁边,向记者讲述大半年来他亲历的蒜头身价神奇上涨的经过。

    此次蒜价疯涨,应溯源至2008年,那一年蒜贱伤农,全国蒜头大丰收,严重供过于求,蒜头多得卖不掉,大量积压。以邳州为例,从2008年5月至8月,蒜头大规模上市,但无人问津。眼看一天天地掉价,最后跌到每斤两毛钱左右,小商贩们都很寒心。蒜头必须储藏在冷库里,才能保鲜,而租用冷库费用每斤4毛钱。经营户们一算账,亏!他们不干了:“卖蒜头的钱还抵不上租金,算了,不要了。”大量蒜头都三文不值两文地贱卖给了冷库主人,或折价冲抵了租金。

    曹师傅就认识一个家有冷库的邳州蒜商,他家的冷库可以容纳2000多吨的蒜头,“刚开始,他也没想到蒜头会涨这么高。”只是因为蒜头价格很低,他就大量收购,直到把冷库都装满了。到了下半年,蒜头价格一天天涨上来了,到8月份涨到2.5元/斤时,他只是出了很小的一部分货;到去年底4块多一斤时,又出了一批。今年上半年,眼看着蒜头价格又涨了,他不急不慢地出了最后一批,腾出冷库准备继续“倒腾”,因为新蒜又上市了。经过一番疯狂的上涨,今年的新蒜比去年贵不少,但蒜商预计,这蒜头还可以像去年“炒一炒”。曹师傅掰着指头给这位蒜商算了一笔账,“这个冷库一年至少帮他赚了500万以上。”而在邳州,这样的“暴发户”并不鲜见,“半年多时间,邳州就冒出一大批千万富翁。”众彩批发市场蒜头交易区的几名商贩常常掰着指头排座次,某某囤积了几千吨蒜头,赚了多少;谁谁冷库有多大,半年资产上千万……商贩们总结,这轮蒜头涨价,有冷库的都发财了。冷库容量越大,赚得越多。

    炒绿豆

    绿豆零售价比猪肉高出一截

    [涨价史]

    绿豆的上涨起始于去年3月底,刚开始还是“不瘟不火”的,去年底到现在,简直就跟装上了“风火轮”一般,价格变动很快。记者从南京下关粮油批发市场得到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8年,绿豆的批发价一直在两三元/斤左右,从2009年3月底开始“爬坡”。3月底的批发价还是2.5元/斤,到了4月中旬涨到3元/斤,平稳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到9月开始新一轮上涨,9月初批发价3.5元/斤,10月下旬4元/斤,到12月底涨到5.5元/斤。

    今年一二月份,很多东西在涨价,恰恰绿豆没什么“动静”了。但是3月中旬后,又开始“发疯”了。3月12日的批发价为6.1元/斤,到4月5日涨到6.8元/斤。4月底已经高达8元/斤。5月份以来,还是没有“降火”,一直在9.5元/斤左右徘徊。南京市场上的零售价则高达12元/斤,比猪肉高出一截。[炒家故事]

    女商贩囤了200吨绿豆慢慢出货

    南京下关粮油批发交易市场是南京最大的“粮袋子”,走进杂粮交易区,高大的库房里,黄豆、小米、黑米等堆积如山,但绿豆不多。“今年绿豆价格简直疯了,一个劲往上蹿,很难卖。”一家杂粮店老板许先生说,南京的杂粮都是从东北进的货,如今绿豆在东北的地头价每斤都要9块钱了,“价格再高,我们也赚不到钱,都让那些囤绿豆的赚去了。”

    “南京炒绿豆的没听说,东北有不少。”许先生去东北进货就听说了一个哈尔滨女商贩“炒豆”的事。此人在去年以3元/斤不到的价格一下买进了200吨绿豆,到春节前才开始初步出货。“至少赚100万。”而据许先生了解,现在一些广东的商户也开始参与进来,部分大商户甚至囤货达几百吨,仅以目前价格抛售,即可获得上百万元。

    炒药材

    三七批发价接近去年1月的8倍

    [涨价史]

    去年以来,三七、板蓝根、虫草等中药材的价格也翻了几番。记者在安徽亳州药通网上查询到,去年以来,产自云南的三七(120头)批发价涨了好几倍,2009年1月份还是65元/公斤,到年底12月份已经涨到了230元/公斤,今年三四月份涨得更夸张,从3月份的330元/公斤,4月份一下涨到了510元/公斤,接近去年1月份的8倍之多。

    [炒家故事]

    中间商去原产地大量收购

    老范是一名虫草经销商,他告诉记者,2002年虫草采购价平均才8000元-12000元/公斤,现在已经是6万-12万元/公斤了,比黄金还要值钱。虽然虫草涨价与产量减少而需求量增大有不小的关系,但仅因供求关系,绝对涨不到现在这个份儿上,这中间有投资客在里面“捣鬼”。

    老范最近刚去过西南地区,那里是三七的产地,“已经有人在地头大量收购三七。”老范说,由于西南干旱,三七减产,价格也涨了好几倍,“你看着吧,今年下半年,三七还要涨。”如果说前面涨价是因为供求关系,那么后面就是这些炒家在抬高价格了。“上半年,很多人还在吃存货,忍住没有涨价。下半年存货用完了,大量的三七又在少数人手上,只能由他们说了算,肯定有人要赚大了。”

    分析

    供求关系失衡,炒家就可能下手

    有谁会想到,大蒜、绿豆这些原本不起眼的东西会让人一下暴富?人们也想不明白,这些炒家“眼光”怎么就这么好,知道炒这些东西比股票、楼市还能赚钱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葛守昆认为,炒家选择农产品进行炒作,首先是因为这些东西供求关系出现了失衡的局面,供小于求了。

    在“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当地农业局负责人4月份时曾表示,新蒜要到6月份才能上市,现在市场上流通的都是在冷库储存的蒜,“现在金乡大蒜的库存量在10万吨左右,去年这个时候的库存量在40多万吨。”而今年新蒜的产量也不乐观,今年金乡县大蒜种植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是去年末寒潮来得早,今年初,又遭遇了倒春寒,会对大蒜造成一定的减产。除此之外,今年大蒜的出口量也在不断上升。以金乡为例,今年一季度,他们共出口大蒜5.7万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出口量的骤增无疑让原本就紧张的大蒜供需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绿豆、三七等也都存在因减产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