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涨价“推手门”调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6 19:38:44

洮南市是中国最大的绿豆集散地(左图),当地农民说,今年绿豆种得多、长得好,但收成会怎样,目前还不好说(右图)。 南都记者 左志英 摄

大蒜、辣椒、绿豆……这些以前不太起眼的农副产品,在一轮接一轮的价格跟斗中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星,贵比猪肉,利超房价。7月中旬,国家发改委首次公布了一段录音,将绿豆价格暴涨的幕后元凶“锁定”为经销企业开会“串通涨价”推波助澜,然而对于“串通涨价”的指责乃至处罚,涉事的企业人士却表示“冤枉”、不服“炒豆联盟”是否存在,真相到底如何?

南都记者 左志英

被处罚的企业均表示不服

7月26日,吉林省白城洮南市吉豆公司经理宋亚军等数十名农产品经销商,到市司法局5楼参加了一个特殊的会议———绿豆价格管理提醒告诫会,中央电视台记者也在场。

会议很简单,白城市工商局副局长王明华宣读了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两个月前下发的《关于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维护正常市场秩序的紧急通知》;白城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局长张一松讲话,重复《紧急通知》的要点;中间,洮南市金城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城粮油”)经理马长林宣读倡议书:绝不参与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绝不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绝不恶意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散会后,中央电视台记者特别提出,想到吉豆公司看看,宋亚军一口应下。他很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被选中。

6月30日,宋亚军收到一张50万元的罚单,同时受罚的还有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和内蒙古扎鲁特旗正达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达粮油),理由是去年组织全国16个省区市109家绿豆经销企业召开“第一届全国绿豆市场产销行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串通涨价,哄抬绿豆价格,宣称“2009年绿豆主产区产量同比下降64.05%”,而《中国粮食年鉴》的统计是同比下降14.9%.

3家被罚企业均表示不服,计划提起行政复议,宋亚军从白城市请了律师。

马长林之所以被指定宣读倡议书,也与那次研讨会有关。他参加了,还发言了。

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将研讨会的一段录音公之于众。“你不要卖,我建议不要卖,只要出产地高于你的卖货价钱你不要卖。”“物以稀为贵,少就会涨,会涨到多少呢,八千,九千,一万,都可以,只要少,只要市场没有,它就会涨,今年的绿豆肯定一直往上涨。”一名与会者的这番言论给“哄抬绿豆价格”的定性增添有力证据。

宋亚军仍不服气,“谁说这话找谁去,我是没说。”

国家发改委价检司价格监督处副处长陈达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这次研讨会客观上对全国绿豆涨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会后,绿豆价格一路上扬。

会上只有2人提到绿豆涨价

陷入舆论漩涡后,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对媒体一直保持沉默,既不承认,也不辩驳。该市场负责外宣的徐扬说,等事情结束后,会给一个结论,到时候可能在媒体上公布。

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成立于2000年,2002年推出玉米电子交易,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玉米远期现货交易平台。2008年,该公司与吉林省白城科研所合作开展绿豆中远期交易合同。

去年10月17日,研讨会在吉林省洮南市的金塔大酒店举行,主办方是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此时召开会议并非偶然。每年10月份,正是绿豆秋收上市之际,全国各地采购商会云集“绿豆集散之乡”洮南,摸查绿豆的收成、价格等情况。所以,109家与会企业中,有40来家是采购单位。

会议纪要显示,该市场的本意是向参会者推销远期现货运作模式。该纪要开篇点明开会目的:不受政策干预且规模甚小的绿豆,经常受到耕种习惯、气候土壤变化、替代品价格波动及生产者价格预期等因素影响,产量有较大变幅,使得国内现货市场供求关系扭曲,最终使市场参与者蒙受经济损失,举办此次会议,是给产销两地市场参与者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并讨论远期现货市场与国内绿豆现行流通体系的关系。

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两名负责人的发言重点均在远期现货。该市场副总裁夏为民致欢迎词时,重点介绍了该市场绿豆中远期合同交易从失败走向成熟的历程;该市场研发部总监袁强压轴发言时称,绿豆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剧烈,给市场经营者带来较大风险,建议现货市场参与者改变企业经营方式,采用远期现货方式对经营品种进行套期保值,以求锁定利润化解风险,随后详尽讲解了远期现货的运作原理。

“研讨会”期间,另有十人发言,会议纪要显示,其中有两人表示绿豆要涨价。云南省胡氏兄弟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胡斌说,价格上扬已成必然;正达粮油总经理郝国良说,今年内蒙古绿豆产量大幅下滑,天山等主产区仅为常年的15%-20%,供求差距悬殊,必然给采购工作带来困难。最后,他话锋一转,“绿豆远期盘面能给市场参与者提供较好的交易平台,是现货商套期保值、锁定风险利润的有效方式”。

包括马长林在内的另外7人的发言落点在远期现货,如“建议市场参与者关注国内外绿豆现货市场价格走势及各种影响因素,远期现货应提高保证金,以确保交易商的利益,”“绿豆远期现货盘面对产区现货经营者有很大帮助”,“参与远期盘面尝到了甜头”,“现货经营者更应突破思维,打破传统经营观念,参与到远期现货交易中来”。

马长林告诉南方都市报记者,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召开研讨会,主要想听听绿豆经销商的意见,绿豆远期现货交易怎么做才好。

新湖期货首席策略分析师叶燕武分析认为,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应该没有推高绿豆价格的动机。他说,如果与会者认同该市场搭建的远期现货交易平台并参与其中,需向该市场缴纳会员费、管理费、手续费、系统维护费等,这些才是该市场的获利点,绿豆价格涨跌与它没有直接关系。

绿豆价格一路飘红,不久后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绿豆远期现货交易却“黄了”。宋亚军说,“绿豆现货涨价太快,交易量少。另外,它为控制风险,不让价格大涨。”

心不在焉的参会者

如果确有串通涨价之事,主办方和协办方,即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和吉豆公司、正达粮油应最先勾兑、密谋。宋亚军称,会议是由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一手举办,串通之说无从谈起。

宋亚军说,去年10月初得知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要筹办这次会议,对方要给他的公司挂个协办单位,他未置可否,来了句“挂那玩意有鸡毛用”。对方让他在会上发言,他推掉,觉得没什么可讲。“会议筹办过程中,我没做过任何事情,没发过一封邀请函,没打电话邀一个人,没拿一把椅子一瓶水。”(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研讨会当天,宋亚军对会议心不在焉。他说,本来陪客户下乡去了,在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电话催促下,10点半左右赶到现场。他座位左边是正达粮油总经理郝国良,右边是郑州粮油经销商刘成恩,和两个人打过招呼,闲聊几句,并没仔细听发言。11点散会后,因为家里有事,他没和大家一起吃饭便走掉。

“直到5月底国家发改委和吉林省物价局的人来调查,我才知道自己是协办单位。”宋亚军说,“协办单位”几个字写在会议邀请函上,会前会后他都没见过邀请函,他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之所以被列为协办单位,只因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交割库在吉豆公司,存放绿豆一吨一天8角钱。

正达粮油与吉豆公司情形类似,但郝国良不想就此事多说什么。(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引起轩然大波的研讨会当初并不惹眼。洮南市100来家绿豆现货商,基本都收到了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邀请函,相当一部分没参加。

广州大埌市场经销商刘仁当时正好在洮南出差,听说有这样一个会,本着交朋结友的目的去了。他进去时,会议已经开始,跟别人聊不上几句,于是,小坐五六分钟便离开。今年,广东省物价局曾找他了解会议情况。

“早知道这样,当时就不去了。”刘仁说,他主要经营大豆,绿豆只占一小部分,现在手上一点绿豆都没有,暂时也不打算进绿豆,怕发生不必要的影响。

唐山市丰润购销公司王经理参加研讨会同样偶然。王经理说,他主要做玉米生意,偶尔卖点绿豆,当时有朋友接到邀请函,他遂一道前往。

马长林说,结交朋友也是他去参加研讨会的目的之一,“别人发言,我都没仔细听。”

6月中旬,宋亚军已得知罚款消息。6月29日,他和律师前往吉林省物价局参加听证会时竭力辩白:实际上并未协办研讨会,会前没和任何一个经销商谈绿豆涨价的事,会上没发言,没散布涨价信息。

同一天上午,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也来参加听证会。

国家发改委认为去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绿豆市场产销行情研讨会”客观上对全国绿豆涨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会后,绿豆价格一路上扬。但根据中国绿豆网的数据记录,绿豆价格的异动,在研讨会之前已经开始。 资料图片

减产数据:64.05%还是14.9%?

研讨会后,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公布了《2009年绿豆产区种植情况调研报告》。报告称,2009年7月29日到8月27日,该市场组织人员前往绿豆主产区———白城市和内蒙古兴安盟和通辽,对村屯农户抽样调查,采集样本1236个。经数据处理及分析得到,产区重点区域绿豆种植面积较上年同期下降29 .03%,单产下降49.34%,最终加权得出产区绿豆总产量较上年同期下降64.05%.

国家发改委认为,这个数据严重失实,按照《中国粮食年鉴》,2009年全国绿豆产量同比下降14.9%.

洮南市出产绿豆不算最多,却是中国最大的绿豆集散地,吞吐量达三四十万吨,100多家收购点云集于城东和城西的大马路旁。南都记者走访了七八家收购点,老板异口同声“去年减产很厉害”,有的说减少四成,有的说减少五成,均称不可能只有14.9%.

马长林也认为至少减产五成。他说,以前,一个年度可走货4000吨左右,去年10月到现在,只有2000吨左右,目前已无绿豆存货。

农民和粮贩子的估算出入较大,也都认为绿豆减产不止14.9%.

粮贩子是农民和洮南市收购点间的纽带。每年9-10月份秋收后,他们开着货车到村里收绿豆,有数据称,这种货车多达1.5万辆。粮贩子再卖给吉豆公司、金城粮油之类的收购点。经过筛选、去石、比重、包装等,收购点将货发往海内外,外销以日本、印巴为主,内销以广东、四川、河南等地为主。南都记者随机调查了一些村民和粮贩,他们认为的减产幅度都在20%以上。

大通乡双榆村村民张勇:去年种了一垧(注:即一公顷)绿豆,出豆1600多斤,比往年大概少20%,天旱,临收时又遇到雹子,

大通乡惠清村村民杨文军:旱灾加雹子,绿豆减产约40%,原先一垧地能打2000斤,去年只有1200来斤。

车力乡粮贩子李文全:最少减产一半。

那金镇粮贩子康立彪:减产百分之二三十。

洮南市粮贩子李国臣:洮南这边情况稍好,减产20%到30%,听说内蒙古天山那边厉害,有的地方几乎绝收,村民用盆端着绿豆来卖。

郝国良在研讨会上曾表示,天山等主产区仅为常年的15%-20%,内蒙古绿豆产量大幅下滑。

会议之前:绿豆价格已攀升(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绿豆价格的异动,在研讨会之前已经开始。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主办的中国绿豆网去年记录下洮南市场的一组数据:

9月7日-9月13日:陈豆收购价在6400元/吨左右,陈豆出货报价6900元/吨。新豆刚刚上市,现货收购价格较为混乱,从6000元-7000元/吨不等;

9月14日-9月20日:现货收购价从6600元/吨涨至6800元/吨,出货价在7100元/吨以上;

9月21日-9月27日:现货收购价基本是6800元/吨,出货价在7300元/吨以上;

9月28日-10月11日:绿豆收割工作结束,受十一长假影响,现货行情节前平静,基本是6900元/吨,节后略有波澜,微涨至7000元/吨。

10月12日-10月18日:现货收购价涨到7200元/吨。

一般而言,新豆上市时,绿豆价格走低,去年却一反常态,一开盘便节节攀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交量一直低迷。中国绿豆网分析认为,主要因为种植面积减少,又逢严重伏旱,绿豆大量减产,农民惜售心理较强,而粮贩子和现货商,特别是出口现货商,看好后市,不断抬价收购新豆,而国内销区贸易商一时无法接受这个价格,以至于出现产销两地价格倒挂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有很多陈绿豆出仓,却未能平抑暴涨之风。2007年和2008年,绿豆收购价低迷,最低时1.65元/斤,一些有经济实力待价而沽的村民存下不少绿豆。去年的三块三四乃至四块多的单价,已经超出他们的历史经验。车力乡村宏图村的董信称之为“祖宗价”,他以3.3元1斤的价格,把2007年留下的3000来斤绿豆全部卖光。

粮贩子李文全、康立彪、李国臣也称,村民们手里的陈绿豆,去年基本清空。

陈绿豆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欠收的缺口,不得而知。马长林认为,“差老远了。”

集体看涨:一天一个价

研讨会后,洮南市绿豆价格继续飙升:11月2日-11月8日,收购价在8000-8200元/吨之间,出货价8600元/吨左右;11月30日-12月6日,收购价8500元/吨;今年1月4日-1月10日,出货价升至9800元/吨左右。

洮南市现货商人和粮贩子对绿豆后市的期望值也一路攀升,中国绿豆网的绿豆行情综述里不时出现以下表述:“部分现货商看好后市,手中的低价豆继续囤留不愿出货”,“现货商惜售心理比较严重”,“产区人士囤货成为焦点,囤积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后期市场的绿豆流通量,大量持货的贸易商不多”,“绿豆产区市场看涨氛围浓厚,贸易商受诸多利好消息影响,惜售现象明显”,“在资金充裕和货源偏紧的形势下,投机炒作的成分不少。”

在和发春农产品购销站经理牛淑霞看来,对绿豆集体看涨的心态与研讨会毫无关系,“经商的人都特别精明,对市场都有预测。大势已定,就是傻子也知道会涨价。”

对于百年不遇的绿豆高价,销区采购商非常谨慎,每次少量进货,或者等待观望,希望来年春节后,缅甸绿豆能逼低东北绿豆的价格。

缅甸绿豆是中国进口绿豆的绝对主力,质量稍差,价格稍低,是东北绿豆的竞争对手。去年8月份,因为毗邻云南的果敢突起战火,中缅边境贸易基本中断,这被洮南现货商看成利好消息。今年春节前,为避免与缅甸绿豆撞车,洮南部分中小现货商纷纷出货,东北绿豆价格由此小幅下跌。

今年春节后,缅甸绿豆如期而至,但未如预想中低廉,出货价为在9800元/吨,与优质东北绿豆的价格不相上下。受此刺激,东北绿豆的出货价格再次暴涨,现货商的惜售心理变得更浓。牛淑霞说,一天一个价,谁都想多等等。

5月6日前后,洮南的绿豆出货价一度冲到2万元/吨。几天后,国家发改委等连出重拳,抑制绿豆、大蒜、辣椒等异常涨价。5月底到6月底,国家发改委、吉林省物价局先后5次到洮南调查,其间约见过宋亚军、马长林等多名现货商,了解绿豆为何涨价、有无囤积居奇、有无游资介入等。

在此期间,洮南市工商局市场科科长张鹏文亲自带队,调查了20来家规模较大的公司。他说,并未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查处的原则是,存货多少没关系,因为法律上对囤积居奇并无明确的数量界定,主要看有没有串通涨价。”他认为,绿豆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绿豆太少,但与人为炒作有关。

大刚农产品收购部负责人薛德刚曾面对电视镜头说,现货商普遍囤积绿豆,加上一些粮贩子也压货,直接导致绿豆价格暴涨。

国家发改委等强力介入后,绿豆市场迅速降温,现货商纷纷不计成本清仓出货,绿豆价格应声而跌,6月初降到11000元/吨。宋亚军说,有南方客户下单,说要400吨绿豆,每吨愿出价1.8万元。以1.7万元/吨的高价如数收够绿豆时,正碰上国家严打,他赶紧1.2万元1吨卖掉,损失200万。薛德刚也是高价入市,最后忍痛割肉,8元多一斤买,6元多一斤卖。

到6月底7月初,绿豆价格随着天气升温而升温,洮南绿豆出货价再次回升,不过,基本是有价无货。宋亚军以为,这证明绿豆价格还是由市场决定的。

暴利蛋糕:没有农民的份

绿豆成就了多个一夜暴富的故事,但没有一个主人公是农民。粮贩子康立彪说,多数农民是在三四元一斤时卖掉绿豆,很少有人家等到八九元的高价,他所在的益泉村,最好的卖价是6.15元/斤。许多农民还不富裕,从开春浇水、种地、施肥、打药到雇人收割,一直在花钱,就盼着秋收变现,赶紧还银行贷款。

绿豆价格暴涨的后半程,是不同层级中间商在分割蛋糕。

“苦就苦了农民,”李文全说,农民们不清楚市场行情,不知道东西到底值多少,缺钱就卖。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猪肉、大蒜、绿豆等农产品轮番出现价格异动,原因很多,根本问题在于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不规范,尤其是流通领域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导致消费者多花了钱,农民却难以得到实惠。《紧急通知》也提出,要推进产销衔接,加强农产品产销信息发布,减少中间流通环节。

秋收在即,大通乡农民张勇、杨文军都说,今年绿豆种得多、长得好,但收成会怎样,目前还不好说。万一遇到雹子或病虫害,一夜之间就能从天堂掉到地狱。他们对新绿豆的预期价比较一致,“低于四五块,不卖。”这与宋亚军和马长林等现货商的估计不谋而合。

从农民、粮贩子到现货商,都认为国家不会放松调控,10元/斤的天价很难重演。

叶燕武分析说,社会游资很充裕,题材越小越容易炒起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如果任其非理性上涨,会误导消费者,让人感觉通胀很严重。通胀预期一旦形成,将给国家宏观调控造成很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