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职业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6/03 08:57:21
新闻记者“职业病”/文 2008-09-04

                      客观、全面、有主见

  有人问:记者搞调研,最容易犯什么毛病?我的体会是:最易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草率开药方的“职业病”。谓之“职业病”,在于因主额观条件使然,记者这一职业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导致这一“病症”的病因甚多,笔者在此试探之。

  记者不是专门家,而是杂家。记者搞调研,离不开请教专家这一环。专家就是记者藉以“传道、解惑”的“师”。但须知,专家的见解是深刻的,却往往也是片面了。若不明白这一点,尽信“师”“言听计从”将是有悖于记者调研之道,最终会吃亏的。

  去年夏天,我同新华社辽宁分社青年记者夏阳搞《中国走势采访录》 的调研,曾访问过国内不少名家。这一实践 ,使我的上述认识列为强烈。我们采访刚从英国牛津大学研修回来的青年经济学家华生。他是著名的中国物价改革“双轨制”方案设计者之一。

  两年前,这位搞数学出身的经济学家设计“双轨制”方案曾以论证缜密,有科学过硬的定量分析作论据而力挫群芳。被中央所采纳,成为中国物价改革的总战略。他亦成了名震海内外的学术明星。两年后,当他从英伦载誉归国,却风云突变,国内迎候他的却是一片责骂之声。

  "我播下的是龙种,没料到收获的竟是跳蚤。"华生苦笑着为自己辩解。

  确实,物价改革寄望一步到位,是愚蠢的冲动;任由违背价值规律的物价体系冻结,中国的经济改革之车也别想启动。权衡利弊,中国物价改革方案的最佳选择自然应该是双轨并行,逐步过渡。谁曾想这一科学的方案竟催生了"倒爷"这一怪物,导致国内经济秩序大乱……

  问题出在哪里呢?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华生"双轨制"的设想在诸种价改方案中,无疑是较为科学可行的。但是,改革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中的系统工程,纵是经济改革方案自身亦得考虑非经济的诸种可变因素。不然,纯经济学的思考一旦进入多因素构成的动态社会,"龙种变成跳蚤"的悲剧的出现则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双轨制一出台,久禁不绝的以权谋私者们由此找到了滋生的土壤。结果,党风、社会风气遭到败坏。伴随风气败坏,民怨沸腾,一些群众对改革,进而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任也发生了动摇……

  这是一个极而言之的例子,但诸如此类"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专家是无罪的,因他的专业特点决定了他深刻的见解客观上存在着片面性,对社会进行综合治理、全面规划设计是政治家的事。但是,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记者若缺乏主见,人云亦云,仅满足于当传声筒则是不能宽恕的。

  因为,记者的职业特长不在长而在广,不在精深而在博大,不在独创而在鉴别。合纵联横,职业的分工要求记者搞调研应在汲取专家精华之时,克服他片面的毛病。其调研成果应做到浅则能将各种菜希作为一个拼盘端上餐桌;深则能如蜜蜂那样遍采百花消化吸收后酿成精密奉献于世。

   客观、全面、有主见,是对记者从事调研从而克服浅尝辄止的"职业病"的基本要求。

                     尽信"师",不如无 "师"

  现实生活中,纵使是同样的选题,观点也都没错,但因调研方法的不同,其效果也会大相径庭的。

  搞调研,光带耳朵,不带脑子,有闻必录,是为1+1=1。尽管不算采访失败,起码也是效益低下,失却了调研的意义。

  搞调研,除带耳朵,带脑子,还带"嘴巴"。同采访对象,不光是你说我听的关系,还是相互争论共同探讨的关系。通过撞击反射,击出思想火花,产生新的共识,是为1+1﹥2,不论采访者自身,就是被采访者,采访结束后,对共同话题,都觉得有了新的收获,有了长进,这才算进入记者调研的佳境。

  不过,要进入这一佳境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一桶水的获得同专家的获取方式不一样,如果说专家靠的是闭门攻书、长期修炼,记者靠的则是集思广益。

  去年秋季。新华社擅长调研的记者杨继绳,匹马单枪大江南北搞"东西部关系"调研。我们在大西北不期而遇,共同搞了几次采访,领略了他迸入佳境的采访风范。

  在甘肃省社科院,我们采访了几位专门从事东西部关系研究的学者,谈及我国东西部关系、沿海和内地关系的历史、现状及未来,他所了解的情况比对方还全面,透彻,竟致采访成了共同探讨。

  原来,从北京出发前,他就广泛采访过首都理论界和国家机关的有关权威,对这个问题在宏观上已有一个抽象的把握。自己有了一桶水,才去同别人换取一碗水,故而颇受欢迎。

  事后我打趣说,你的调研犹如在滚一个雪球,从北京滚到沿海,再滚到大西北,每到一个新地方,你就把手中的雪球抛给对方,待把人家的雪末吸纳完后,到下一处你又把雪球抛给了另一个被采访者。集腋成袭。雪球越滚越大,专家权威,三教九流之见解观点尽入你囊中,到最后你则成了把握这一问题的最大权威。

  事实果然是这样。3个月下来,当杨继绳把这一组调研报告写出来,不仅对高层决策者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东西部关系大有裨益,颇得好评,而且连专家们也喷喷称奇,引为知己。不久,中国东西部关系研究会在上海召开,杨继绳成了特邀专家之一。

  这样的事例在新华社记者中不胜枚举。这些人成功就成功在他们调研追求的结果是1+1=2,他们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有效克服了传统记者满足于蜻蜒点水、浮光掠影的"职业病",将记者能博采众长的职业优势给予了充分发挥!

                     明确自己的方位

  长江三峡大坝该不该上?这是一个科学界争论末果的世纪题。

  适度通货膨胀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国际金融界围绕这一话题的争论已长达一个多世纪。

  ……

  现实生活中,到处存在着这类专而深,极富挑战色彩的热门课题。记者应该怎样对待之呢?

  有记者纵身跳进这深不见底的大海,同专家一样,去研究去争论。

  有记者热心于挤入圈内,去评判,去裁定。

  如此壮举,未尝不可。但若把握不好自己的职业优势,将有可能犯以短击长的毛病。借用新华社一位十分有成就的老前辈的话来说,这类实践如同一个不足球门道的篮球运动员闯迸一个激战正酣的足球场参赛或措手划脚那般唐突。似其昏昏,使人昭昭",到头来,不是帮倒忙,就是出尽洋相大败而回 。

  记者不是万能的!搞调查研究,最先涉及到的就是记者应如何把握自身,得以扬长避短的问题。把握不住自己的方位,就选不准题、选不好切入口,那样是搞不好调查研究的。

  如何把握记者的方位呢?我的体会是:

  记者的职业优势是多层次的。如果说写消息如苍鹰搏兔,要求记者的是快速、敏捷;写通讯如春蚕吐丝,考验记者的是吃进材料,吐出精品的能力;那么,搞调查研究,就如蜜蜂酿蜜,它不仅需要晴蜒的敏捷,还需要春蚕的持重,更需要蜜蜂采众长的才能。

  记者如蜜蜂,你的本领不在于越俎代疱,生长出花粉,去同百花争奇斗艳,而在辨别良萎,遍采百花酿精蜜。蜜蜂采制的蜂蜜,没有百花那般芬芳馥郁,各呈异彩,但它却集中了百花的精髓,给予升华后再造出新型的结晶。所以说,记者调研的最佳切入口,是在各门学科的边缘地带而非学科本身;记者的优势只能产生于各门知识的嫁接碰撞里。

  故而,记者要切忌以短击长,去同专家角力,去研讨那些长而深的难题,千费力不讨好的份外事。

  尽量涉足自己熟悉的领域,开拓同自己职业有关的选题,发挥自己博采众长的职业专长。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自己因职业限制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中国记者》1989年11月)